• 第一屆“人工智能與中國國際關系學”實驗室聯合論壇舉行

    2024年6月18日,第一屆“人工智能與中國國際關系學”實驗室聯合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舉行。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全球風險政治分析實驗室、清華大學國際關系數據與計算實驗室、外交學院外交談判模擬與數據分析實驗室聯合發起,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清華大學、外交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美利堅大學等國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20多名專家學者參會發言。來自國家部委、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社、學術期刊、智庫等單位的40多位官員、研究人員和師生出席論壇。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唐士其代表學院致辭,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康濤出席開幕式。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張海濱主持開幕式。

    唐士其在致辭中強調,在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發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資源和強大的研究方法。過去,數學和統計工具是主要的研究工具,但由於其嚴格的規則和對抽象或平均的關註,引發了很多爭議。如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為研究“可能性”的人及其組成的“可能性”的社會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他希望通過此次論壇,逐漸形成一個學術共同體,共同努力在人工智能賦能國際關系研究和教學方面取得突破。他強調,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將匯集多方力量推動數智國際關系學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開幕式後,論壇進入學術主旨報告環節,由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全球風險政治分析實驗室主任龐珣擔任主持。本次論壇的主旨演講嘉賓為政治學方法研究領域標誌性期刊Political Analysis主編、政治學方法國際學會會士和前主席、美利堅大學傑出教授Jeff Gill。Jeff Gill在報告中回顧了社會科學領域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的3次“範式”沖擊,分析了算法、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應用如何對社會科學研究者學術思維和研究方式產生深刻改變。他指出,當前人工智能對社會科學學術既有規範帶來了挑戰,社會科學將在應對這些挑戰中發生範式性變化。

    fe7da827adc64672a9ecd0b9446d82ca.jpg

    主旨演講環節結束後,論壇進入題為“人工智能國際關系新議題”的主題學術研討,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謝韜教授擔任主持人,共7位發言嘉賓針對這一主題進行了多角度深入討論。外交學院特聘教授、聯合國全面禁核試條約組織原司長李根信結合外交實務工作需要,探討了人工智能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應用,尤其是在提升全球治理外交談判方面的潛力。他期待意昂3体育、清華和外交學院等實驗室在這一方向上緊密合作,通過充分利用AI技術為全球性挑戰和多邊合作提供智力支撐。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陳濟冬以中國在人工智能賦能社會治理領域中的積極探索為例,介紹了其研究團隊的實地調研成果,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提升和擴展治理能力方面的中國經驗及其為全球治理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何晴倩聚焦人工智能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強調AI在提高數據精確性和公眾參與方面的優勢,分析了人工智能幫助監測和分析全球環境變化的能力,展望了AI將對治理參與者之間關系和合作模式的改變。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意昂3体育全球風險政治分析實驗室項目主管祁昊天展示了其團隊正在進行的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的影響和挑戰研究項目,討論了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戰爭性質和各方關系,分析了AI技術的軍事運用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及其管控思路。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唐新華研究員以廣島人工智能倡議為切入點,分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發展和挑戰,強調了國際合作在標準製訂和基礎設施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蘇若林進一步討論了人工智能在國際安全和政治中的風險和挑戰,著重分析了在數據管理和技術應用方面的挑戰,呼籲對人工智能安全問題進行深入理解和有效管理。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後吳限研究員對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合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集中探討了兩國在全球治理和標準製訂中的沖突和分歧,提出了“去風險化”的緩解方案建議。

    image4.png

    第二場學術研討的主題為“人工智能與國際關系研究‘新方法論’”,由《國際政治研究》期刊編輯部主任莊俊舉主持,共5位專家學者進行了研究報告。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的顧超助理教授和劉燚飛博士介紹了其團隊正在進行的主權人工智能研究項目,從科技政治學角度剖析了主權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在全球技術政治中的地位,比較了不同國家在AI發展中的自主性和控製權問題,探討了AI技術如何影響國際政治和社會結構。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長聘副教授漆海霞以人工智能工具應用於國際戰爭模擬和預測的研究為例,探討了人工智能模型在國際安全研究中的工具性潛力,展示了AI技術如何改變了國際安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視角。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助理教授王熙的報告對機器學習的不同階段和路徑進行了系統性比較,解析了不同技術對社會科學問題的賦能方式,認為仿真和預測並非AI賦能社會科學研究的全部,指出社會科學家需要對貝葉斯網絡等結構因果模型的重要性加強認識。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楊峰介紹了研究中心在探索AI賦能學術研究方面的工作,特別是與國際關系研究相關的問卷調查、文本數據和實驗數據的獲取問題,指出大語言模型等AI工具在數據生成、數據合成和數據增廣方面的潛力。來自同一中心的長聘副教授周羿進一步探討了AI在測量民眾對外國主觀態度方面的應用,展示了利用AI技術對民調和社交媒體數據進行的系統性分析,提取、測量和預測了公眾態度,展示了AI和自然語言處理在社會學和國際關系研究中的廣闊前景。

    image5.png

    第三場研討的主題為“智能時代的創新人才培養與學科發展路徑”,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長聘副教授、《世界經濟與政治》期刊編輯部副主任李雋旸主持,5位發言人進行了相關主題的分享。哈佛大學政府系博士生劉琪結合自身學習經歷分享了AI快速發展對國際關系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影響,介紹了生成模型等新技術在數據收集、清理、分析以及學術閱讀和寫作方面如何提升了學術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效率,但AI對博士生學術成長的中長期影響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漆海霞指出,AI的發展顯著改變了國際關系學領域各種所需能力的權重,她呼籲未來學者註重培養深度思考和價值判斷能力,以適應技術發展的變化。論壇特邀了外交學院的兩位本科生崔奇凡和孫一平,分享了他們在全國大學生外交談判大賽中使用AI來設計外交談判模擬場景的經驗,介紹了AI在提高模擬談判專業性和仿真度方面發揮的作用,認識到提升人機交互技能在新的教學模式中的重要性。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學系教授、外交談判實驗室主任熊煒分享了在“外交談判”課程中引入AI的經驗,指出AI技術助力了角色扮演和模擬演練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實操能力和戰略思維。

    在每場主題研討中,與會專家學者就發言人的觀點和論據進行了熱烈又富有建設性的評論和討論。

    在論壇閉幕式環節,張海濱總結了會議研討成果,充分肯定與會嘉賓的貢獻,並分享了他本人在意昂3体育官网從事大數據和AI研究的經歷和合作經驗,強調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國際關系和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巨大潛力,認為跨學科研究對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康濤代表學院致閉幕辭,對與會者的支持和參與表示感謝,從國家戰略高度肯定了會議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思想成果,展望了AI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廣闊應用前景,他希望國際關系實驗室在推進AI賦能學術科研、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中發揮創新性學術機構的作用,通過推進跨學科合作和人機協作迎接數智時代的到來。

    與會嘉賓合影

    e308105773af410bb937b7be2bd22c21.pn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