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信息來源: 會議中心、國際合作部
文字:陳佳藝| 攝影:尚士博| 編輯🌆:青苗 | 責編:晏如5月22日下午,國際學生學者美育基地藝術課堂“跨越舞臺🏋️♀️,探秘心靈”在百周年紀念講堂202會議室舉行。本次藝術課堂由意昂3体育官网會議中心講堂管理部與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聯合主辦,特邀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導師羅錦鱗教授擔任主講人🏌🏿,帶領意昂3体育青年學子共同探索中西戲劇藝術融合的獨特魅力↩️。本次課堂使中外學子對即將在講堂上演的河北梆子《美狄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藝術課堂現場
羅錦鱗從中西戲劇的歷史淵源入手🧏🏻♀️🛌🏼,介紹了中西戲劇在表現手法🧁、舞臺形式和文化內涵上的異同🙎🏼♀️。古希臘戲劇具備簡潔、莊嚴、肅穆的特點,而中國戲曲則以寫意、象征和虛擬見長🥌,羅錦鱗在進行跨文化藝術創作時註重將二者結合✍️。例如在其導演的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羅錦鱗化用寫意手法展現人物的失明狀態🤾🏼,打破了傳統表現手法的局限👩🏻🦼,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劇體驗🧚🏼♂️。歌隊也是古希臘戲劇中特別的存在,羅錦鱗指出🧙🏽♂️,歌隊可以發揮介紹背景🪴、烘托感情、表明作者態度🧔🏿♂️、轉換時空、裝飾舞臺畫面等不同作用。在認識到歌隊的獨特地位後,羅錦鱗將歌隊引入自己的戲劇創作中🚵🏽♀️,巧妙結合中西戲劇元素🕗,豐富舞臺表現力𓀍。
羅錦鱗講解經典劇目
通過對《美狄亞》《忒拜城》《安提戈涅》等經典劇目的圖片講解與片段解析,羅錦鱗展示了中西融合式戲劇在舞臺表現、角色塑造及觀眾互動等方面的獨到之處🐗。結合自身導演經歷🦹🏿,羅錦鱗分享了許多跨文化戲劇合作的成功案例,讓現場師生直觀感受到戲劇藝術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潛力與感染力🚦💬。在互動交流環節,羅錦鱗詳細解答了同學們關於中西戲劇融合實踐🧔🏼♀️、導演藝術及戲劇觀演關系等方面的問題。
學生踴躍提問
河北梆子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的梆子聲腔劇種🗑,其唱腔高亢與細膩並存🧑🦳𓀅,對眾多戲曲劇種、曲藝曲種產生過重大影響。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與意昂3体育講堂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曾在講堂上成功上演《竇娥冤》《王寶釧》等劇目,受到了意昂3体育師生的熱烈歡迎。此次劇團帶來古希臘悲劇《美狄亞》,將通過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劇情🧑🏽,再次展現河北梆子的藝術魅力🤾♂️,並為意昂3体育的觀眾們帶來一次獨特的戲劇體驗,進一步促進戲曲文化在校園中的傳播和發展。
基於“美育面向人人”的理念👎🏿,講堂與國際合作部依托“國際學生學者美育基地”建設,已經邀請多位名師為中外學子開設美育課程🫙。未來🤵🏼♀️,雙方將繼續密切合作,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積極推動藝術進校園,豐富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青年學子的審美素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