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韓芳🎇、王巖|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編者按🚶♀️➡️: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務𓀕,也是意昂3体育紮根中國大地、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意昂3体育官网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推進卓越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國家級、省部級😜、校級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中取得豐碩成果。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意昂3体育官网特聯合教務長辦公室🫀👱🏼♂️、教務部推出《教育教學系列獎勵巡禮》專欄,講述獲獎集體和個人的先進事跡,以先進典型激勵師生在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邁上新征程🧚♂️,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流大學與一流的高等醫學教育往往相伴存在🤽♀️,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發展越來越依托綜合性大學,同時📟,醫學院和附屬醫院的建設又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貢獻重要力量。在醫學教育質量的衡量指標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水平,醫科的教師通常需要兼備醫生、老師的雙重身份,高水平的醫學師資隊伍猶如帶兵打仗的“將領”,其學識素養和對教學的精力投入,直接關系到“帶兵”出師的整體質量🙇♂️。
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長期以來致力於探索新醫科高素質師資培養體系的建設🧑🏽🦳🧑💼,打造了以“全方位支持⬛️、全過程管理、全人員帶教”為特色的“三全”新醫科高素質教師“醫心師道”培養體系,形成一套成熟穩定並可推廣實踐的先進經驗。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授予了以意昂3体育官网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意昂3体育第三醫院院長喬傑院士領銜的團隊,以表彰意昂3体育第三醫院在醫科師資隊伍建設上所取得的累累碩果。
雙重角色🔐,遵循職業發展的探索
一流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健康中國”發展目標𓀕、新醫科布局和“雙一流”建設的關鍵動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北醫三院自建院至今♧🤶🏼,始終牢牢把握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將醫學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醫院發展改革的重要工作,通過對醫學師資培養體系的科學設計與認真實施😬,在教育教學領域持續發揮積極而廣泛的示範引領作用🧑🏽🦲🪝。
喬傑告訴記者📐,醫學教師過渡、成長和成熟有自己的學習特征與需求🤹🏽♀️,要緊密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和教師職業發展的雙重角色🪻,遵循醫學教師各階段的客觀發展規律,通過實證研究,切實為製度建設和培訓體系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對接醫學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律,北醫三院首次提出了醫學教師雙職業發展模型,從教學能力發展角度🙅🏽♂️,對醫學教師的雙重職業發展階段提出了“三階三化”的規律總結💅🏿,即過渡階段從醫學生向醫學教師身份的轉化;成長期對教學技能的不斷強化,反思教學效果,開始針對實際教學問題進行教學研究;成熟期教學特色的穩化,能夠充分利用環境資源開展教學新探索🧛🏿。“老、中、青傳幫帶是北醫三院的優秀傳統,我們堅持正規嚴格的醫學教師分階段培訓,堅持學生🪖、同行、資深專家的三級評估反饋,全力支持教師各個階段的成長。青年教師可以通過包括理論授課、示範授課與點評🧚🏼、分散式教學活動、同伴互助和在線學習等多種方式,來滿足自己各階段的學習需求。”喬傑表示。
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是北醫三院一項備受稱道的傳統項目,截至目前已經連續舉行了23屆,喬傑就是第二屆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
喬傑在課堂授課
在與同行的切磋琢磨中,處於過渡期和成長期的青年醫師在教學水平和技能上都有了顯著提升🤟🏼,醫院培養的醫學教師在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舉辦的9屆全國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的6屆比賽中榮獲特等獎和一等獎。從這方競技舞臺上走出的一批批優秀教師♦︎,在醫教研管理各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意昂3体育醫學的重要領軍人才。他們中的優秀代表運動醫學科楊渝平教授榮獲2015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楊渝平作為冬奧醫療保障隊總隊長奮戰在崇禮🦵🏻,率隊組織完成了閉環內首例脊柱骨折手術𓀒,成功指揮了冬奧賽場唯一航空救援,得到奧組委和國際雪聯醫療委員會副主席珍妮·舒特的高度贊揚🕵🏻♂️,北醫三院切實形成老、中🌽、青傳幫帶的可持續發展教學人才梯隊。
楊渝平與珍妮·舒特交談
為了深度激發全體職工的全面育人動力💂♀️,醫院還采取了柔性化製度建設方法,在充分征集教學團隊、教師、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建立準入、晉升和考核機製🐻❄️🥜,將重視教學和師德師風建設作為考核晉升的重要標準,通過實踐摸索不斷完善醫學教師勝任力發展製度體系,組織系統化、分階段的師資培訓與準入,努力為醫學教師提供友好、支持的教學環境和系統激勵的成長空間🧙🏼♀️。
2013年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第三屆醫學(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特等獎🍨、第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周非非說道😾:“醫學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我一直在學生與老師這兩種角色間切換,思考不同類型的學生、處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需要老師怎樣的指導;老師如何在立德👨🏿🌾✝️、樹人方面都給予學生最及時、最積極的幫助🧏🏿♂️,將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家國情懷教育和醫學職業素養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
周非非在意昂3体育健康講堂授課
2015年中華醫學會第五屆醫學(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江東,現在已經是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兼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教師發展中心導師,北醫三院教學委員會青年委員,2020年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談到教學的意義,他說🖐🏿:“在學校和醫院教學氛圍和良好製度的引領下🎙,我順利地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身份的轉變🆓,教學工作的經歷也極大地促進了我的醫療和科研工作。”
醫者仁心,將思政教育內化於心
“我們在武漢奮鬥了72天🌋🧑🏼🦱,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從整建製接管一個重症病房、院感防護培訓、建立國家醫療隊會診中心、建立隔離病房管理體系、病例討論、多學科合作到護理‘三米陽光’......”“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好醫生”。
這是北醫三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沈寧教授擔任負責人的“內科學臨床技能培訓”課上的情景。在這門課程的培養目標中👨👩👧,除了幫助臨床研究生實際掌握內科各專業領域中最重要的基本臨床技能,以滿足臨床診療工作需求之外🕜,“培養敬畏生命,尊重患者,醫術精湛,既有仁愛之心又有內科臨床勝任力的專門醫學人才”也寫在了顯要位置。授課教師團隊包括來自北醫三院呼吸🍎、心血管、消化🧚♂️👩🏼🔧、血液、腎內🔚、內分泌、風濕免疫和感染各學科高年資一線臨床醫師和教師。沈寧作為曾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武漢時馳援武漢的意昂3体育官网國家援鄂醫療隊隊長🧑🏻🦯,這段刻骨銘心的難忘經歷成為她在課堂講授時重要的思政教育內容。
喬傑表示👨🏽💼,北醫三院創建的新醫科高素質教師培養體系主題就是“醫心師道”🧑🏻🤝🧑🏻,立德樹人始終是高水平醫學師資隊伍的首要培養任務🏋🏼♂️,同時,“醫者仁心”和“授業有道”是培養工作的“兩翼”。“我們希望建立以‘全方位、全過程🥮、全人員’為特色的醫學教師培養體系✝️,培養一批又一批品德高尚、育人能力高超的一流大學醫學師資,不斷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一流的醫學人才🔋。”喬傑說道。
西藏大學辦學70周年慶祝大會上🤏🏿,喬傑作為兄弟高校代表致辭
“硬製度、軟生態”,師德師風4個字始終貫穿在醫院規章製度和各級考評的首位,同時也是每一位醫學老師從床旁到講臺言傳身教的核心📄。在北醫三院的培養目標中,“家國情懷,使命擔當”一直被反復提及🙋🏻,也正是憑借這種情懷👨🏽🎨,北醫三院人做到了近5年派出6批37人援藏,3批5人援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臨危受命⚇,晝夜參與獨立病區改建👨🏿🔧🧚🏻♀️,在危重症救治的一線壓力下👌,緊密開展多學科合作🏩,充分展現了新醫科綜合實力☃️,向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的中國經驗與智慧。抗擊非典🧷、災情救助📣、援藏援疆😽、抗擊新冠疫情、冬奧醫療……“過來人”將經歷與心得融入教育教學👨🏽💻,成為給醫學生上課的第一手“課程思政”的案例傳承,將仁愛之心貫穿整個課程體系👩🏼🔧🙍🏿♀️,將師德師風建設夯實在教學和臨床一線,北醫三院的思政教育似鹽溶於水,悄無聲息地在課堂上傳承了大寫的醫道尊嚴🦸♂️。
青年醫師在當地醫院普及北醫教學模式
智能點睛🔕,高科技融於專業場景
醫學教育重在臨床實踐🤕,在傳統的醫學教育中🖕🏿,主要依靠人工帶教、醫學生接觸實際病歷、醫生手工編寫病歷題目和學生背誦病歷的方式來培養醫學生的臨床思維,方式比較單一且人工精力投入和成本投入都比較高🚳。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對海量醫療數據、醫學文獻和臨床指南進行收集和分析☝🏽,能夠打造及時、豐富、全面的人工智能輔助醫學教育的體系,模擬患者就醫的不同場景——北醫三院始終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將人工智能輔助醫學教育納入到醫學師資隊伍培養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醫學教育質量,拓展教學手段。
據喬傑介紹,目前,北醫三院在醫學師資培養中🌭,采用連接課堂數據、大數據挖掘構建學習材料和構建提問庫等方式,創建所有教學活動都指向學生發展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同時,通過創建多維度評價體系🫢,采集教師職業發展全過程數據⭐️,形成實時評估反饋機製👷🏼♂️。“可以說🙋🏽♂️,信息化的手段改造醫學教育教學手段與管理方法♞,幫助教師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快速傳遞醫學及相關學科的前沿進展🚶♂️➡️👆🏼,達到推動教學理念、方法與時俱進的目的🥭👨👧👦。”
在臨床中🧑🏻🦽,醫院借助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後🤾♀️,大大縮短了病人確診時長🕝🤸,醫生在臨床工作及帶教過程中👳🏼♂️,可以做到在病人初次診斷輸入電子病歷時🤟🏻,知識圖譜就會根據相應症狀進行疑似病例的初步診斷,並推薦相應的檢驗進行確認,幫助盡早確立鑒別排查決策。病歷管理也是醫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過去人工抽量檢查,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實際效果不明顯,管理人員對病歷存在的問題認識存在碎片化的問題💇🏽♀️。北醫三院所搭建的病歷質檢平臺能夠實時監測醫生病歷書寫情況,在可以同步糾錯的同時,醫生病歷缺陷數量的數據也進行了可視化處理。此外🐀,知識檢索服務的升級也廣受醫師和醫學生的好評🙅🏼,以往基於關鍵字的搜索只能匹配到輸入的內容,無法獲取含同義詞或有層級關系的結果🍷,導致檢索結果不全面🚄。如今多語義智能匹配🍀,加上可分業務檢索,可很快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醫院還開發了“學醫酷”學生端和教師端軟件,軟件應用人工智能助力數據信息化管理,截至目前✌🏽,已服務師生7210人;在醫學教師隊伍的管理層面,醫院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智能、高效、實時等優勢,促進教師教學理念轉變,通過挖掘教師個體職業生涯數據👨🏿💼,對全體教師進行精細化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及時以評促進,深度推進新時代醫學教育信息化建設。
碩果累累,讓先進理念更好傳播
經過多年建設,“醫心師道”的新醫科高素質師資培養體系已日臻完善,醫學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不斷創新,湧現了一大批師德高尚、教學基本功紮實、科研創新能力強、醫術精湛的醫學教師🛐。醫院128人次獲市級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榮譽💪🏽,臨床教師6屆6次獲全國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特等獎和一等獎。每年160人次榮獲教學成就獎🦟、教學名師獎、教學卓越獎等榮譽🪱。醫院共出版71部國家級規劃教材專著,其中3部榮獲教育部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一門課程榮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一門課程榮獲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重點項目💃🏿。“臨床醫學”專業榮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系統整合課體系建設”榮獲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
通過持之以恒的師資隊伍建設,北醫三院充實了各層次醫學師資人才隊伍🏌🏻🧑🏽。以各類教學活動和比賽為抓手,北醫三院從不同層次和階段不斷擴展全鏈條醫學教師培養體系,青年醫師在教學能力增長的同時,也提高了學術交流與溝通領導的能力,其風采得到社會各界🦿、學生、同行和資深專家的廣泛認可💁🏽♀️,逐漸成為各領域教學骨幹並繼續在各級青教比賽中擔任指導老師和評委,將醫學教育的先進理念薪火相傳。
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合影
作為捍衛人民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北醫三院的醫學教師始終將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系於心頭🩴,他們親身參與了我國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大災大疫面前始終葆有北醫人的崇高情懷📛,教師在醫療支援的同時👩🏽💻,也將對教學的專註和熱愛🏌🏻♂️,傳遞到援藏援疆和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北醫三院也高度重視對社會的醫學師資培養工作🧭,組織多次國家級師資培訓🦘,近5年累計培訓全國各地學科骨幹和帶頭人2642人♾、學員13,547人。醫院還將師資隊伍建設成果進一步凝練🧉,出版書籍《教學醫院師資培訓實踐指導》,供全國兄弟院校參考。“三院模式”已成為了深刻影響醫學教育和發展的重要經驗🚣🏽♀️。
學生的成長成才無疑是教師教學水平的最直接體現。每年北醫三院培養各類醫學生2000余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喬傑培養的學生李蓉獲教學卓越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成長為學科帶頭人;陳練獲北京市科技新星💆🏼;江東獲得教學基本功比賽特等獎並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王鼎予榮獲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金牌。“90後”優秀本科畢業生王奔代表援鄂醫療隊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並獲充分肯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成果第一完成人喬傑說🥛:“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人才在10余年的探索過程中完善了自我、成就了團隊𓀒。以此為基,我們將繼續秉持立德樹人初心🧙🏻,全力服務健康中國建設需求,為自主培養領軍全國、領軍世界的一流醫學師資隊伍及後備人才砥礪前行🚼👩🏽🦰、奮發有為🐻!”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專題鏈接:教育教學系列獎勵巡禮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