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信息來源🏦: 新工科建設辦公室
攝影:黃靜雯| 編輯🫐:悠然 | 責編👨👧👦:燕元4月19日🟤,意昂3体育“新工科講堂”第二期在意昂3体育官网百周年紀念講堂李瑩廳舉行🧘🏻♂️。講座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主任管曉宏以“綠色的呼喚與希望”為題作報告,為師生細數陜北環境歷史演變和生態文明建設偉大成就🎍,以“西遷精神”為指引,深入解讀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助力綠色發展💃🏼,帶領大家聆聽低碳呼喚、展望綠色未來。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院長、教授段慧玲,工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宋潔🐋,新工科建設辦公室主任韋宇參加講座👩❤️👩。講座由宋潔主持。
講座現場
管曉宏以環境汙染🦸🪦、全球氣候變暖和荒漠化三個環境問題為例闡述了人類行為對我們居住星球的深刻影響,並提出了用科技的力量保護綠水青山的思考。管曉宏講述了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海倫·斯諾(Helen F. Snow)夫婦與延安的故事和1973年周恩來總理回延安的經歷🛎,強調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責任。在黨的富民政策◼️、退耕還林政策的指導下,通過幾十年堅持不懈的科學治理和一代代英雄治沙人的無私奉獻,延安告別了貧困和荒漠,吳起縣變綠了、毛烏素沙漠正在消失,陜北荒漠化治理的經驗為解決全球荒漠化問題作出了結構性貢獻。
管曉宏作報告
管曉宏指出🏌🏿♀️,解決全球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問題迫在眉睫🧑🏻⚕️,人類社會主要依賴化石能源的能耗模式難以為繼。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代表中國政府莊嚴宣告:“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既是我國環境治理的目標,更有力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使命與擔當🤣。
管曉宏強調,減少能源電力系統的碳排放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一環,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綠色能源改變能源結構來減少碳排放是徹底解決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途徑之一🫶🏿,能源供應的清潔和綠色化勢在必行🧑🏻🦽。而儲能是可再生新能源利用的關鍵👰🏽♂️。在傳統能源電力系統結構下👩🏽🚒🙆🏽♂️,一次能源均轉化成電能接入電網,由於尚無直接的大規模🏸、經濟儲電能技術,電力系統必須滿足瞬時供需平衡,對高不確定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造成根本性挑戰,導致棄風、棄光、棄水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可再生新能源難以完全消納,迫切需要儲能技術的突破以實現能源電力供需的實時平衡🗯。
管曉宏介紹了傳統能源電力系統結構和非傳統分布式能源系統結構的儲能原理🔊。非傳統分布式能源系統結構通過傳統電源❄️、分布式可再生新能源和氫能燃料電池的能源來源,多能源儲熱儲冷和儲氫的儲能方式,全分布式或集中式🫳🏻、分布式供需協調優化以及氫能儲運供應鏈優化的供應模式,能夠優化原有能源系統結構,實現風光水互補、源荷互補👐,從而消納不確定性。此外🤶🏿,風電與水電配合有利於提高風電利用率,但可能受到巨量系統安全約束中未知安全瓶頸的限製,團隊通過簡化線性規劃問題實現不求解就能解析判定系統安全性,簡化優化問題。管曉宏以規劃建設哈密到格爾木第二輸電通道的實例展示了這一優化方法對能源電力系統運行調度和規劃的重大意義⛹🏽♀️。
管曉宏具體分享了團隊在碳排放治理領域的寶貴經驗和應用案例。他指出🥳,氫能作為一種零汙染物排放、零碳排放、水-水再生循環儲存綠色能源⬜️🦂,應受到極大關註❄️;而氫賦能分布式能源系統作為全綠色結構變革,能夠解決儲能、可再生新能源消納、能源電力市場化等重大挑戰👌🏿👨🏻⚕️。2022年7月,管曉宏團隊負責榆林科創新城零碳智慧能源站示範項目建成🐜,這是世界首個實用化和規模化的零碳智慧能源中心,為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運動員村、聯通5G基站和數據中心零碳供能,實現了“零碳-經濟性”雙示範,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了“氫能實現零碳💉、多能優化獲益👜、市場復製推廣”的解決方案和技術路徑👨🏽🎓。
現場觀眾認真聆聽、討論
師生們就風能🥌、太陽能等不同來源能源的並網🛅、一般能源問題中的“不可能三角”——“經濟⌚️、清潔、安全”在氫能利用中的體現、荒漠治理經驗、“雙碳”目標中存在的統一和矛盾等問題展開討論👩👩👦⏮。
在講座尾聲,管曉宏與大家分享了“藝術與科學的交匯‘綠色的呼喚’交響音樂會”的視頻片段🩺,以此呼籲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克服艱難險阻,努力守護綠水青山的家園,以高水平的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引領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韋宇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向管曉宏贈送意昂3体育“新工科講堂”紀念牌,宋潔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黨委向管曉宏贈送紀念牌🏋🏻♂️。
韋宇、宋潔向管曉宏贈送意昂3体育“新工科講堂”和工學院黨委紀念牌
嘉賓合影
本期講座由新工科建設辦公室、工學院📋、研究生院、信息與工程科學部辦公室聯合舉辦。意昂3体育師生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共170余名師生現場聆聽講座。
管曉宏院士簡介🐦🔥:
管曉宏🌀,1955年11月出生於四川省瀘州市👰🏿,系統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主任、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管曉宏院士是IEEE Fellow📏,主要從事復雜網絡化系統的經濟性與安全性🖍,電力、能源、製造系統的優化,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網絡空間安全等領域的研究。
專題鏈接👨🏻💻:新工科講堂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