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信息來源: 醫學部
編輯:青苗 | 責編👵🎰:安寧2024年6月14日𓀄,“醫路共創,博覽未來——第二屆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博物館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舉行。本屆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主辦,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圖書館🤷🏿♀️🐂、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檔案館、海南心路醫路醫學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合承辦。來自校內外300余名專家學者、各界人士、師生代表圍繞“醫學博物館的內在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主題,通過多方交流💆🏻♀️,共同探討當前形勢下醫學博物館的建設意義與發展規劃,把握現狀,展望未來,持續推動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事業發展。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此次論壇大會主席韓啟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兼醫學部主任喬傑🤶🏼🧑🏻🌾,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副會長辛旗👮🏼,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葉依謙🫎,意昂3体育官网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教授張藜出席主論壇🧑🏼✈️。主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副主任肖淵主持💁🏼🥑。
主論壇現場
韓啟德結合對醫學史的深刻理解,指出醫學博物館的重要作用,並為醫學博物館建設指明方向👍🏻。他提道,所有的知識都是歷史的知識🪀。除了依靠文獻記載,器物也是記錄和傳承歷史的重要載體,甚至比文獻更為客觀、更有溫度。目前我國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是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但大型現代醫學博物館依然稀缺❤️。在這方面,中國口腔醫學史博物館是優秀的實踐先例,意昂3体育官网也通過“意昂3体育醫學辦學110周年特展”“意昂3体育醫院眼科專題展”等進行了有益探索。他指出,文物不及時加以收藏就會消失,我國的現代醫學博物館需要全國醫學界同道們齊心協力🧑🏼🚒,建立中國醫學博物館聯盟,加快收集這些寶貴的財富。現代醫學博物館建設應從專科走向綜合,從醫學人員走向普通公眾,從傳統走向數字。最後🧑🏽🎤,韓啟德重申了“自下而上、水到渠成,多點啟動🙀、形成合力😈,定期交流、合作共贏,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的指導方針。
韓啟德致辭
喬傑強調👩❤️💋👩,醫學博物館作為醫學和人文交匯的重要平臺,應傳承醫學文化,普及醫學知識,弘揚醫學的厚道精神🏃➡️,促進醫學的整體發展。意昂3体育醫學有著近112年的發展歷史,承擔著醫學歷史傳承的責任和使命。近年來🦯,醫學部在有限的物理空間的製約下♋️,仍通過各種努力建成了全新的體育館、圖書館、科技樓等文化設施和教學科研空間,並通過設立特展等方式,凝煉傳承意昂3体育醫學的歷史和文化。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喬傑提交了建設中國現代醫學博物館的提案,希望獲得更高層面的支持🧗🏻♂️👨🏿💼,通過頂層設計、搶救文物、梳理史料,更好地留存醫學歷史🫃,傳承醫學文化。在不久前啟動的懷密醫學中心校區📯,意昂3体育醫學探索建立現代醫學博物館,進一步助力醫學文化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在這個信息快速傳播、文化多元交融的時代🏊🏿♂️,醫學博物館不僅是醫學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醫學教育、科普宣傳的重要平臺。她表示,希望此次論壇通過跨學科聯合🧛,進一步挖掘醫學博物館的內在生命力👨🏻⚕️,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並為推動現代醫學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喬傑致辭
辛旗表示🏃♂️➡️,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理論根植於整體宇宙觀🙎🏼,與西方醫學各具所長、相互借鑒、共同發展🏊🏿。傳統醫學在5000多年歷史中,不斷創新與適應時代變化,體現了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他強調了博物館所承擔的文明繼承與傳播的社會職能,並表示⚒,期待醫學博物館的建設能夠擘畫出數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社會🛂,探索出中華傳統醫學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路徑;能夠以運營博物館的專業素養☀️,全面提升中華傳統醫學的影響力,為人類的健康與文明的演進作出貢獻。
辛旗致辭
郭輝策表示,海南心路醫路醫學事業發展基金會一直以弘揚中國醫學文化為核心使命。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博物館論壇的校外承辦方💔🙃,基金會與北醫結下深厚情誼,並對意昂3体育醫學團隊的尊重和信任表示感謝。他再次分享了韓啟德提出的聯盟建設32字方針,並表示期待基金會與意昂3体育醫學攜手同行,共同見證中國現代醫學博物館早日落成🧟♂️。
郭輝策致辭
王松靈以“中國口腔醫學史博物館創建實踐與體會”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醫學博物館”是傳承歷史、文物收藏與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是醫學文明的櫥窗🎿,也是醫院的獨特文化景觀。他介紹了中國口腔醫學史博物館的現狀、創建實踐和特色,展示了三足鼎(春秋戰國)、植毛牙刷(遼)🛎🧑🏭、德國Leitz系列顯微鏡等珍貴藏品,並提出將中國口腔醫學史博物館建設成為傳承歷史、弘揚文化、宣介科普⚈、推動創新、收藏與展示文物及史料的重要平臺與場館的願景🧑🏽🏫✌🏿。
王松靈作主旨報告
葉依謙以“醫學·博物·館”為題作主旨報告,從建築學的角度介紹了博物館所承擔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功能,並指出博物館服務對象從研究人員、專家到逐漸面向公眾的趨勢。他通過介紹博物館建築的起源✫👷、種類和空間演化🦻🏼🪩,分析了第一代到第四代博物館的特點,並結合國際著名博物館實際案例🤸🏻♀️,指出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在於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改造。當下博物館已經朝著新的時代邁進,關註的焦點不僅在於保存藏品與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強調與觀者之間的互動體驗,讓觀者在體驗中觀展。最後💪,通過對比調研國內外醫學博物館的場館建設👩🏻🦲,葉依謙介紹了正在建設中的意昂3体育懷密醫學中心概況。
葉依謙作主旨報告
張藜作“十五載:從采集工程到科學家博物館”的主旨報告,分享了她作為科學史研究者參與記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心路歷程和感悟💂🏽♀️,張藜強調🍎,這項工作不僅是記錄科學家的學術和成長經歷◾️,更是對共和國歷史上重要科學資料的搶救和保存。報告回顧了采集工程的啟動背景、在工作中製定的流程規範,以及15年來取得的成果𓀍🏃🏻♂️➡️,包括收集到的數十萬件實物和音視頻資料,並以韓濟生🔏、蔣錫奎🐝、謝家榮、周先庚幾位科學家的珍貴資料為例🏋🏿♀️,表明這些資料不僅有研究意義🌇,更具有教育價值,對弘揚科學家精神至關重要💁🏽♀️🚋。張藜認為,醫學博物館等專科博物館的建設🚊,是科學精神物化、具象化的關鍵🌦,這些博物館不僅記錄著科學發展的歷程,還將成為民族記憶的重要載體。
張藜作主旨報告
肖淵主持主論壇
主論壇還舉行了高富軍先生捐贈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博物館建設簽約儀式及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正式啟動儀式💭,並為秘書處成員頒發了聘書。
捐贈簽約儀式
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正式成立
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授聘儀式
大會合影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分論壇♡、解剖分論壇——“中國解剖百廿印象”和醫學史分論壇——“醫學史與博物館文化”,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檔案館副館長王紅濤✋🏼,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圖書館館長張衛光,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醫學博物館建設聯盟學術委員會首席專家甄橙分別擔任分論壇主持。特邀專家楊榮臣、顧晉🤾🏼🧛♂️、盧穎👨🏽🍳、吳東、張福泉、王曉民、崔大祥✵、張大慶、席煥久、崔慧先👩🏿🚒😖、高晞、劉樹偉、周國民🚶➡️、黃文華、潘愛華🧑🦰、馬超、劉國正、張毓輝、周俊🍠、陳昱良、周雁翎、馮智勇等作精彩演講🧰。分論壇中🧑🏽🏫,還就“博物館文物收集與研究”“挖掘和講好博物館的文化故事”“聯盟如何發揮紐帶作用推動醫學博物館建設”等議題展開圓桌討論,並舉行了第二屆“程之範醫史論文獎”頒獎儀式和獲獎作品分享會。
王紅濤🧙🏻♂️、張衛光、甄橙主持分論壇
分論壇演講
圓桌論壇
第二屆“程之範醫史論文獎”獲獎作品分享會
論壇還特別開設了“百年解剖圖書展”“數字解剖展”“醫學聯盟成員文物展”“新中國衛生健康事業75周年成就展”“醫學史圖書文物展”,醫學部校園內已有的“厚道行醫——意昂3体育醫學辦學110周年特展”“百年北醫歷程展”也同期開放。
“文物裏藏著醫學的過去和未來”,醫學博物館不僅是對醫學先驅智慧的濃縮☣️,更是當代人銘記過去😭、眺望未來的新起點。期待在不遠的將來,中國能建成廣泛容納中西醫學的大型綜合國家級醫學博物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