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信息來源🏄🏼♀️: “統戰新語”公眾號
編輯:燕元 | 責編:安寧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委員進行大會發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石泰峰同誌,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同誌,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誌,出席今天會議,聽取委員發言。在第一場發言中👭,民盟中央副主席🔬,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作了題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發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是中共二十大明確提出的重要任務。國之命脈🤾🏼♀️,重在人才。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但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無論從規模上🪴、結構上🧕,還是質量上仍不適應新發展階段的總體要求。尤其是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人口和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等背景下,國家對拔尖創新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對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要求前所未有的迫切🧎♀️。調研發現,我國高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在體系結構𓀁、評價機製和辦學自主權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推進新一輪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為此,建議:一🧛♂️、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和貫通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現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合理銜接🔣、不同層次學校貫通培養、教育領域內外協同育人,構建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特別是貫通培養具有連貫性和周期長等特征🛕,更符合拔尖創新人才成長規律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規律。應註重發揮本科與研究生貫通培養的優勢,探索在部分學科實行本碩、本碩博一體化貫通培養🆕,在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等方面加強系統研究和頂層設計,優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二、發揮高校在基礎研究和拔尖創新人才引育中的主體作用。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引導高校與國家級科研機構、頭部科技企業合作,或者獨立建立若幹基礎學科、前沿科學研究中心,科教融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支持高校在全球人才市場上配置優質人才資源,著力引進享有盛譽的戰略科學家和極具創新潛力的青年才俊🥻。相關部門打破壁壘、共享資源🤵🏽♂️,建立健全海外高層次人才數據庫,降低申請“中國綠卡”年齡🐿、居住時長等門檻,逐步擴大申請人類型。三、建立與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相符合的高校分類評價體系。長期以來,一些國外大學排行榜成為我國高校競逐的“標桿”,很多高校為追求更高排名,註重“生產論文”而忽視實際貢獻。應盡快組建跨部門專家團隊,建立中國特色大學權威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應體現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導向,既為國家決定資源投入、評估辦學效益提供依據🙅🏿🫲,也能滿足社會在評聘人才、崗位招聘😙、高考擇校等方面的需求。應按不同大學的辦學定位設計分類評價體系,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以引導高校形成自身的特色優勢🍤。比如研究型高校🔩,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成效為主;應用型高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為主👨🏻;職業技能型高校🔷,以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開發的成效為主◻️。四⛄️、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完善高等教育宏觀管理製度,合理確定政府行政監管與大學自主辦學邊界,明確規定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範圍,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建設,依法依規辦學👩🍳。完善高校招生🧖♂️、教學、評估、投入等相關政策體系,賦權高校自主設置和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布點,自主管理教師編製、調節教師職稱職級比例結構💍,自主決定教師聘任及確定薪酬分配等,以充分釋放高校辦學的生機活力,激發高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來源:新華網文字實錄)
原文鏈接🤾🏽:田剛: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