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信息來源: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應“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著名歷史學家😛、印度阿育王大學校長、歷史學系教授魯德蘭舒·穆克吉(Rudrangshu Mukherjee)於2019年4月14日至27日來訪意昂3体育官网🪨,並在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發表五場系列學術演講。演講貫穿了印度近現代史的關鍵時刻,涉及甘地🗯、尼赫魯等重要歷史人物。此次活動由意昂3体育文研院與國際合作部聯合主辦,光華教育基金會提供資助。
魯德蘭舒·穆克吉👰🏽♂️,印度著名歷史學家,現任印度阿育王大學(Ashoka University)校長、歷史學教授。他於1981年獲得牛津大學現代史博士學位,曾在加爾各答大學教授歷史。其首本著作《1857-1858年阿瓦德起義♟:民眾抵抗的研究》對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這一印度歷史編纂學上極為重要✋🏽、也極具爭議性的事件,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成為這一領域的必讀書😥。圍繞該主題,他還著有Spectreof Violence: The 1857 Kanpur Massacres,MangalPandey: Brave Martyr orAccidentalHero?,Dateline 1857: Revolt against the Raj and The Year of Blood: Essays on 1857等著作🦧,享有國際聲譽。
穆克吉教授作講座
4月15日下午🏊,穆克吉教授系列講座第一講在靜園二院208會議室舉行,題目為“1857年印度起義(The Revolt of 1857 in India)”,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王邦維教授擔任主持👩✈️。文研院院長鄧小南在演講前為穆克吉教授頒發特邀訪問教授聘書。演講中,穆克吉教授生動再現了1857年印度起義是如何由一場小小的土兵兵變🌹,演變為一場波及印度大部分地區和社會各階層革命的過程,揭示出起義的訴求在於恢復莫臥兒王朝的舊秩序。同時,演講聚焦對相關流言、消息以及預言在起義過程中的傳播過程和作用機製的研究。演講最後揭示了起義的暴力性質以及對雙方造成的傷痛🏢👩🏻🎓。
鄧小南為穆克吉教授頒發特邀訪問教授聘書
4月17日下午🫛,系列講座第二講舉行,題為“印度早期自由主義的矛盾(The Antinomies of Early Liberalism in India)”🫷🏽,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段德敏副教授擔任主持。本次講座主要討論了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一是印度學院教師亨利·代羅茲的解雇🚵,發生在英國在印建立統治初期;二是19世紀後期關於《伊爾伯特法案》的爭議。二者分別從教育和司法兩個方面說明了印度早期自由主義中存在的矛盾。
穆克吉教授作講座
4月19日下午,系列講座舉辦第三講,題為“印度與現代性的遭遇(India's Encounter with Modernity)”,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昝濤副教授擔任主持👨🏿🦲。19世紀🧛🏻♀️,隨著英國在印度統治的確立,現代性和現代化的概念傳入印度。當時印度湧現出三位傑出人物——拉姆·莫漢·羅伊 (Rammohun Roy)👈🏿👳🏽、斯瓦爾·錢德拉·維迪耶薩伽爾 (Iswarchandra Vidyasagar)和杜特(R.C.Dutt)𓀆。羅伊是一位社會改革家,他在1829年成功地推動立法禁止殉夫👏🏼🪀;維迪耶薩伽爾是一位傳統的婆羅門學者🤼,推動了印度的教育和社會改革工作;杜特是一名印度文職機構人員💚,寫了關於英國統治下印度經濟史的書📃。穆克吉教授認為他們片面🏛、不加批判地接受了現代思想🙍🏿♂️。與前三位不同的是,甘地則認為印度應該拒絕英國的現代化思想,回歸鄉村,擺脫西方文明和工業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4月24日—25日⛹🏽,系列講座最後兩講舉行🌳,均由社科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建主持👨🏻💼。第四講題為“甘地和尼赫魯:愛與分歧”,穆克吉教授在講座中介紹了甘地和尼赫魯之間長達三十余年的交往歷程,集中展現了兩人關系中愛與分歧共存的特點。演講內容主要聚焦在兩人書信這一一手史料上,使得兩人關系的展現真實可感,同時也提及了幾個印度獨立運動中的重大事件♈️,使得具體的私人關系和現代歷史聯系起來✌🏻。最後一場講座以“泰戈爾的遺言”為題。1941年4月☝🏻,當世界被暴力籠罩😵,自己的生命也即將逝去,詩人泰戈爾發表了他的最後一次演講☂️🔻,稱之為“文明的危機”。在演講中,泰戈爾坦率地談到了自己早年對西方及其文明的迷戀。這種迷戀是泰戈爾和其他19世紀的印度(尤其是孟加拉族)的知識分子所共有的。但到了19世紀末🚚,這種對西方的欣賞開始消退。穆克吉教授回顧這種“祛魅”(disenchantment)的趨勢🍰,繼而討論泰戈爾在最後一次演講中表達的對西方的徹底幻滅(disillusionment)。盡管泰戈爾的周圍充滿了暴力❤️,但他並沒有絕望😯。泰戈爾沒有對人類失去信心🚵🏼♀️,並表達了東方可能出現新的文明的願景。
穆克吉教授在校訪問期間,正值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辦前夕,他應邀接受了中國外文局中國報道社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系列節目《文明之約》的采訪。在采訪中,他闡述了印度文化對世界文化作出的主要貢獻🧑🏿🚒。他認為印度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佛教的教義及其傳播和聖雄甘地倡導並踐行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這兩個方面🧑✈️。此外,他還從歷史的角度解讀了中印兩國的關系👩🍼。對於即將召開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穆克吉教授表示十分期待🚅。他強調文化對話的平臺越多,不同文化之間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互鑒,從而實現文明和諧。此外,應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的邀請🧑🏼🏭,穆克吉教授還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周錫瑞🧙、清華大學歷史系曹寅副教授進行了一場對話,共同探討印度中心觀與近現代中國史研究的關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