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今年的工作重點將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在全面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發生大規模返貧,並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國家發展戰略角度來看,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也是整合城鄉二元結構、打通內循環的關鍵一步。
在全面脫貧攻堅階段,保險發揮了其獨特的功能。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製度化的風險保障工具,保險天然地與損失共濟、災害兜底、防損減損聯系在一起。而進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階段,保險可以持續在財產保障、人身保障、融資增信等方面發揮功能,長效支持“三農”穩健發展。
在財產保障方面,支持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發展多層次的農業保險。農業是農村產業的根基,也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保障。目前,政策性農業保險是農險中的主導險種,具有費率低、廣覆蓋的特點。但是其涵蓋的作物種類較少、保障層次較低;作為一種“保基本”的險種,難以滿足不同類型農戶的具體需求,以及鄉村振興中發展多元化產業的需要。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探索開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和再保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中央和地方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礎上,商業型險種和創新型農業保險需要積極跟上,在保障內容和保障程度方面為農業保障提供有力支撐。具體而言,兩類形式的保險格外需要重點發展。一是承保價格波動、防止“谷賤傷農”的農業收入保險、價格保險。對於分散化經營的農民、農戶而言,這一類保險產品可以提供基礎的收入保障,防範市場風險。二是承保自然災害的農業天氣指數保險。這一險種依托於某一個(組)固定天氣指數的變化,可以有效降低保險公司在承保環節和理賠環節的查勘成本,在技術條件上簡易可行,適用於大規模地承保大片農戶,從而實現規模效應。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展特色農業是主要渠道之一。如果能夠通過農業收入保險和天氣指數保險承保價格波動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大部分風險,將有力助推農業經濟的發展。商業型和創新型農險產品具有更高的靈活度,也有利於提高農險的有效保障程度。
在人身保障方面,支持鄉村振興需要有針對性地開發和推廣普惠性人身保險。在精準扶貧階段,政策性的扶貧健康保險、意外保險提供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2021年,部分地區針對臨貧、易貧人群推出防貧保險,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家庭納入防貧預警監測,重點防止因病返貧。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的致貧原因——家庭成員的重大健康風險不僅影響個人的勞動能力,帶來巨大甚至是長期的財務負擔,同時減少家人和照護者的生產能力和工作機會,可能使家庭陷入持續性貧困。因此,涵蓋健康保障和意外傷殘身故保障的普惠性人身保險應該優先發展,並針對農村地區進行重點宣傳和投放。
在融資增信方面,支持鄉村振興可以進一步推動農民小額信貸保險的發展。農民小額信貸保險承保農民作為貸款人在貸款未清償階段遭遇意外或疾病,導致失去還款能力時的債務責任,保險賠款可以用於償還貸款,以減輕家庭的財務負擔。農民在信貸過程中缺乏抵押物,小額信貸保險可以有效地降低貸款機構和貸款人的風險。實踐中常常通過貸款機構代為銷售,並在償還貸款時一並收取保費,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從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來看,針對低收入人群的小額信貸人身保險推廣很快,且運營較為穩健,是人身險中的優質險種。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產業發展離不開融資需求,而小額信貸人身保險可以增加農村個體貸款人的授信資質,提高貸款機構的財務穩健性,預防和化解風險。
“三農”領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保險應用場景。從特定保險產品發展方面,我國大致歷經了“三農”保險、小額保險、扶貧保險和普惠保險幾個階段。國際上,一般將針對低收入人群的商業保險產品稱之為小額保險,對其提供一定的產業扶持和較為寬松的監管政策。以2007年我國原保監會加入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與貧困人口服務小組聯合成立的小額保險工作組為分水嶺,我國開始探索以小額保險的形式撬動商業保險的力量共同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原保監會於2008年6月出臺了《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試點方案》,並在試點成熟的基礎上,於2012年發布了《全面推廣小額人身保險方案》。這一階段主要調動保險公司進行各地試點,有針對性地開發普通定期壽險、意外傷害保險,以及醫療保險和疾病保險等小額人身保險產品,保險金額限定在10萬元以內。2015年以後,隨著全面脫貧攻堅的時間線推進,針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險主要以政府繳費、商業公司承保的扶貧保險為主要形式,小額保險日漸減少。扶貧保險針對建檔立卡戶提供一攬子的財產和人身保障,在攻堅階段有力有效地提供了兜底保障。
隨著扶貧攻堅階段完滿收官,扶貧保險也完成了其歷史使命。雖然各地零星出臺了防貧保險,用於防止返貧的兜底保障,但從整體布局而言,防貧保險只是階段性的產物。筆者認為下一步針對農村地區完善保障,應大力發展普惠保險。它可以類似於普惠健康險,是單獨的險種,也可以是針對農民開發的包含普惠型農業保險、人身保險和信貸保險的一攬子保障。
借鑒小額保險在國際的發展經驗,普惠型險種需要可持續發展,才能充分調動保險機構的積極性,高質量地長線開發中低收入人群市場。南美地區小額保險之所以能夠較為蓬勃地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因為覆蓋人群對象的擴大化。當地發展了特色化的大眾保險,覆蓋了中等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從而實現了產品推廣和財務上的成功。而我國近幾年現象級的保險產品——普惠健康保,也是通過政府背書宣傳、商業公司大規模承保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人群而實現的多方共贏。普惠型農業保險在客觀上具備和普惠健康保類似的多層次構建、商業機構運營的基礎,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在監管方面,需要政府對普惠保險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宣傳,吸引保險機構積極參與,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發展。
作者簡介
姚奕,風險管理與保險學博士,意昂3体育官网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副秘書長、意昂3体育官网精算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擔任亞太風險管理與保險學會理事。2005年和2007年相繼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並於2012年獲得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商學院精算、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授予的博士學位。2012年9月開始在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任教,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包括健康保險、小額保險。曾獲得美國國際保險學會(IIS)第48屆年會最佳論文獎、意昂3体育官网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人文社科類一等獎、意昂3体育官网曹鳳岐金融發展基金第四屆金融教學優秀獎、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第六屆(2017年度)科研優秀獎。在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Geneva Risk and Insurance Review、Health Economics、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Issues and Practice、《經濟研究》、《財貿研究》等國內外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