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實踐課 | 城市與環境學院赴廣西百色開展“聚焦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思政實踐課程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2020年7月28日至30日❣️🧎‍♂️‍➡️,城市與環境學院赴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淩雲縣開展“聚焦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思政實踐課程。課程團隊通過實地參觀🕤、入戶訪談、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調研淩雲縣“紅色為基,綠色為憑👩🏼‍🎨,古色為底,特色為擎⚾️,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脫貧攻堅實況。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模式👨🏿‍🦱,城市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耕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城市與環境學院研究員朱晟君、城市與環境學院團務常委副書記周偉🧗🏼‍♂️、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李艷提供線上指導,城市與環境學院2018級碩士生楊樂擔任線下帶隊助教🎩。本次思政實踐課程特別邀請到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校友🪓、城市與環境學院2014屆博士畢業生😌、基層選調生謝旦杏擔任校友導師👨‍🦰。全院27位本科生參加課程,4位研究生全程提供調研指導。

課程總結視頻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黨建領航鄉村振興

在淩雲縣⚧,課程團隊成員先後參訪了淩雲縣民族歷史博物館🙎🏽、烈士紀念碑以及彩架村紅八軍突圍戰鬥紀念館。在民族歷史博物館革命烽火展廳🧿,同學們認真聆聽了淩雲縣的革命歷史和先烈事跡,回顧了革命鬥爭的那段崢嶸歲月。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同學們莊重肅立📗,默哀3分鐘🧒🏽,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在下甲鎮彩架村紅八軍突圍戰鬥紀念館🚵🏼‍♀️,黨校老師動情地講述了戰鬥經過,在場同學無不動容🙎🏼。在百色起義紀念館🧞‍♂️,同學們重溫革命歷史,牢記初心使命。革命成功之後👷🏻,無數幹部群眾在淩雲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戰天鬥地,為建設家鄉而奮鬥🪀,這其中便湧現出了“豬籠洞”精神🙅。豬籠洞在2003年以前是浩坤村7個自然屯千余名群眾通往外界的唯一通路。2003年🛐,當地幹部群眾夜以繼日🪜、投工投勞🚟,終於鑿通了巖流隧道🖖🏼,步入了奔小康的快車道。同學們親身攀爬了豬籠洞,體會了當地群眾過去生產生活條件的艱難困苦;在浩坤村史館感受了黨建引領下浩坤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其黨員宣誓廣場齊聲唱起《我和我的祖國》💆🏼‍♂️🧮,接受艱苦奮鬥崇高精神的洗禮。

在淩雲縣烈士紀念碑默哀.jpg

在淩雲縣烈士紀念碑默哀

壯誌淩雲創新篇⛈,青山綠水致富經

淩雲縣位於滇桂黔邊的喀斯特地貌石山地區👩🏻‍🦰,早年石漠化問題突出。近年來⇢🎴,淩雲縣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全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旺縣”發展戰略🧔🏽‍♀️,將綠色生態與旅遊巧妙結合,形成了寶貴的綠色生態旅遊資源🎄,對於該縣的脫貧攻堅工作貢獻巨大🏈。本次實踐,同學們主要參訪了茶山金字塔與浩坤湖兩個“生態+旅遊”示範點。茶山金字塔現已成為集采茶、製茶👩‍🎤😬、品茶🤺、生態農業觀光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浩坤湖在打通進村隧道之前僅有豬籠洞與外界相通,如今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課程團隊師生了解了淩雲縣堅持黨建引領帶動的旅遊扶貧模式✫🙋‍♀️,學習了鄉村綜合治理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先進模式🕤,加深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認識。

在下甲鎮平懷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_副本.jpg

在下甲鎮平懷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泗水濱千年古府👩‍👩‍👧,雲深處底蘊悠長

淩雲建製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州、府、縣治歷史,又地處百越,漢、壯、瑤等民族雜居,民族歷史文化底蘊悠長。課程團隊師生參訪了淩雲縣民族歷史博物館、水源洞🍅、泗城文廟👨🏿‍🎓、茶山金字塔、浩坤村史館。在淩雲縣民族歷史博物館👂🏼,同學們對淩雲縣的歷史沿革、民族風情🤵🏽、民俗文化有了總體認識;在水源洞,同學們參觀了當地的石刻文化🚣🏿;在泗城文廟,同學們了解了當地尊師重教的文化傳統;在茶山金字塔,同學們觀摩了具有上千年歷史的非遺傳統白毫茶製茶工藝。在參訪中,課程團隊師生深入探討了如何以前矚性的眼光打造傳統和民族文化名片,通過弘揚民族及歷史文化凝聚民心,不斷以文化影響力帶動經濟發展。

浩坤村村史館參觀.jpg

浩坤村村史館參觀

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勞模效應助繪小康藍圖

淩雲縣處於大石山區深處,地形崎嶇不平🔕,耕地少🛻,發展空間受限,糧食產量低,曾經使當地農民深陷貧困之中。淩雲縣轉變發展思路,因地製宜發展特色農業,重點扶持茶葉、桑蠶🤽🏽、油茶、烏雞、茶鄉黃金冠雞“三張葉子兩只雞”產業等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大力發展百香果🦹🏼‍♂️、牛心李等種植業,延伸農業產業發展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同時,各村的基層黨組織中🍥,湧現出一大批能人,沖鋒在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下甲鎮平懷村“特色產業-桑蠶繁育基地”,同學們訪談了全國勞動模範郁再儉支書👱🏻,了解了他帶領平懷村翻身致富的事跡😔。團隊成員還在泗城鎮旦村瑞東烏雞養殖場調研了烏雞養殖特色產業、在加尤鎮央裏村大寨屯調研了百香果特色產業、在茶山金字塔調研了白毫茶特色產業🧑‍🦼、在水陸村平裏屯調研了手工紅薯粉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學習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的特色經驗🧸,了解了基層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工作實際。

央裏村大寨屯調研百香果種植特色產業.jpg

央裏村大寨屯調研百香果種植特色產業

扶貧先扶智教育先行👨‍🌾,大病不返貧醫療兜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課程團隊在深圳市鹽田區對口援建的當地小學進行調研🧑🏻‍🦽‍➡️,了解教育扶貧的具體做法,當地老師和家長想盡辦法爭取優質教育資源的思想轉變給課程團隊師生很大觸動👨‍❤️‍👨。在淩雲縣人民醫院,課程團隊師生調研了解決貧困人口因病致貧𓀓、返貧等問題的重要舉措🙇‍♂️,包括全面落實醫療保障政策、開展健康惠民服務🚣🏿‍♀️🤞🏿、推動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等。在訪談住院的貧困戶後🩻,同學們發現政府的報銷力度大且落到實處,不需要擔憂費用問題🧏🏻‍♂️,也不用擔心結算時的奔波,極大地減輕了困難群眾看病就醫的經濟壓力。此外,同學們在入村訪談貧困戶的過程中還了解到政府對於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的安置和後續扶持措施也落實到位,新居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提供了大量公益性崗位並製定了相應的就業創業及職業技能培訓方案。

在浩坤村慰問貧困戶.jpg

在浩坤村慰問貧困戶

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同步聯動

在開展全面的實地調研之外,思政實踐團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行前動員會、主題團日活動👨🏼‍💻、評議會、讀書會✣,深化內化實踐成果👍🏽🏍,堅持理論引領,將思政教育貫穿始終🤸🏽‍♂️、覆蓋全程🤞🏽。在“勇擔時代之責,綻放青春之花”主題團日上🔟,劉耕年🕯、陳培永、朱晟君、謝旦杏與學生代表分別結合自身經歷和在廣西百色淩雲縣的調研,分享了對總書記給青年回信精神的感悟🦂。在每日評議會上,課程團隊在陳培永的帶領下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以來給青年的四封回信精神,分享了基層實踐心得🤼、作總結匯報👩‍👩‍👦。讀書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助教李艷博士帶領選課學生研讀了《反對本本主義》等👰🏿‍♀️,結合在淩雲縣的實踐經歷,加深對實地調查方法的理解。團隊成員還就《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等作讀書報告交流🦂。同學們表示😵,這次深入到淩雲縣來實地考察更加深刻地領會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相結合的寬廣視角。

主題團日上重溫入團誓詞.jpg

主題團日上重溫入團誓詞

每日評議會.jpg

每日評議會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尤其在疫情形勢好轉後的復工復產階段開展思政實踐,具有特殊意義🧑🏼‍🏫。思政實踐課程師生以思政理論為引領👩🏻‍🚒,以專業知識為基礎,走進廣西百色淩雲縣基層🧑🏼‍🦱,用實踐的腳步丈量基層,觀察、體悟並投入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實踐之中👨‍💼,切實感受到了在鄉土中國之上跳動的時代脈搏。接下來,課程團隊同學將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在廣西百色的實地調研🎙🚷,加強思政理論學習😘,認真撰寫調研報告,學習如何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基層工作實踐🤵🏼‍♀️,思考如何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將青春書寫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課程團隊在當地合影_副本.jpg

課程團隊在當地合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