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信息來源: 海外傳播辦公室
攝影👨🔬:呂宸😵💫、黎瀟逸、受訪者提供| 編輯:張矣可、呂成敏🙎🏼♂️、悠然 | 責編:白楊在日前推出的“意昂3体育學者書房”推送中
有這樣一位“生活在書中”的教授
他的藏書布滿整個居所
對書的癡迷貫穿了他生活
《資治通鑒》讓他堅定地愛上史學
專業研究必讀的《元史》更是韋編三絕
陪伴了他在史學領域多年的深耕
紮根意昂3体育近四十年
從學生到教授
讓我們一同走進
張帆教授的“書城”
與史結緣
高中時👨🦱,張帆朦朧地有一種要當作家的理想,以考上意昂3体育中文系為目標。但中文系1982年在他的家鄉不招生,他只好改報歷史學系🤶🏿👋🏻。
但入學後🩺,漸漸地🤲🏼,他在歷史學領域也找到了一些感覺🙅👼🏻。
1983年4月,張帆在意昂3体育南門
打算認真學歷史💆🏽♂️,並且以後從事歷史研究,其實就發端於入學的第一個學期。作為初入燕園的新生🏄🏽♀️,張帆和幾位同學與班主任李孝聰聊天✯。當聊到《資治通鑒》時🤖,李老師建議大家讀一下這部書🔩。聽從老師建議,張帆便開始讀《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每天讀一卷,到二年級開學後讀完。
“說是讀🥑✶,其實只是翻閱。很多地方看不懂就跳過去,揀能看懂的地方看。就這樣翻下來🙋🏼,對中國古代歷史有了和閱讀教科書不一樣的感覺,真切地感到歷史很有意思⚔️🕥。甚至對司馬光產生了崇拜之情,一度打算找人刻一枚圖章‘溫公門下走狗’👩🏿🦲,沒找到人,只好作罷。“回憶起這段與史書初遇的日子🫑,張帆至今記憶猶新。
二年級讀完《資治通鑒》後,張帆再接再厲🤾🏼♂️🍽,繼續讀《續資治通鑒》和《明通鑒》,照樣每天一卷👨🏻🚀。如今回憶起來,張帆認為自己後來選定中國古代史為專業,與從第一學期開始翻閱《通鑒》的經歷大有關系。“李孝聰老師當年那番話或許只是隨口一提,但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
嗜書如命
讀書,也愛書👨🚒🙎🏻♂️。
張帆對書的喜愛從學生時代便在心中生根🔫,當時並不富裕的他🌡,課余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如今學校附近的圖書城🤘🏻🏋️♀️。那時這裏還不叫“圖書城”,只有一家新華書店✳️,和一家賣舊書的中國書店。閑暇時到這裏淘書👨🔬🦹♀️,成了張帆精神上最大的富足。大量的書讀過後便放在宿舍裏,最後連床上都堆滿了書✏️🤷♂️。
張帆曾經的住所,書籍俯仰皆拾
工作後,張帆擁有了頗具規模的藏書,但嚴格意義來說,他藏書的區域並不能稱作是一間“書房”,因為這三萬冊藏書並不是集中於某一個房間🥛,而是布滿整個居所👩🏽🎤🙋♀️。
步入張帆家中🏝,幾乎看不見一般家庭常見的櫥櫃、壁紙等裝飾。從玄關到墻壁,從隔斷到桌案☀️,全部都是由書架組成。種類各樣、大小不一的書籍被整整齊齊地碼放在書架上,從地板到天花板,像是一面斑駁卻意外和諧的背景墻。
微博網友對張帆“坐擁書城”的評論
一面面頗具歷史感的書架,藏著的不僅僅是舊書🙋🏿✋🏼,更是某種回憶。介紹到一些小時候看過的舊書,張帆總結為“懷舊報復性買書”。
“小時候書少看不到,長大了就要把小時候看過👶🏻🏋️♀️、包括看不懂只翻過幾頁以及聽說過但看不到的書都買回來,現在其實也沒什麽用,但買回來放著就是安心🗓。我買書就像集郵一樣🧋,如果我買了其中一本🧑🏽🎓,那我一定想辦法把這一套全部買齊。”
張帆成套收集的書籍
大抵讀書人對書都是有一點“癡心”在的,做學術的人更是如此。
談到購書藏書的往事,張帆饒有興致地分享了一段“淘書”的故事🗝。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書店出版過上下兩冊明代法律史料——《刑臺法律》,這部當時只印了600冊的書讓張帆心生向往🧑🦯➡️。偶然間🪨,他在瀏覽舊書網時,發現有一本名為《邢臺法律》的二手書在售賣。雖然商家沒有附圖🧚♀️,但通過書名、上下兩冊和出版社信息,張帆斷定這本書實為《刑臺法律》,收到後果然不錯👏🏿。將這本書收入囊中,張帆很得意✔️:“如果賣書者沒有把書名打錯,這本書早就被搶走了。”
把家變成“微型圖書館”🪀👙,當然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張帆回憶,十多年前⛩,網上有人拍賣上個世紀出版的《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全套65本)中的53本,起拍價100元。張帆和夫人商量👉🏼,夫人說,買吧,就100塊錢。張帆有些不好意思,是一本100元🧖🏿♂️,想買的是全部53本,一共5300元。
雖然是筆不小的花費,但張帆的夫人熟知張帆的“書癡”特性👶🏽,不僅支持他將買下這53本書🧑🏼💻,更陪著他將剩下的12本配齊。現在🥯,這一套書滿滿當當地占據了張帆書架的一整行👮🏼♀️,見證著張帆和家人對書籍的熱愛。
談及自己最有紀念意義的一本藏書,張帆指向了櫃子中的一本線裝的《元史氏族表》。這是張帆的博士生導師許大齡先生送給張帆的一本珍貴史料。這類珍貴的線裝書,張帆珍而重之地收到了櫃子裏。
書架上碼放得整整齊齊的二十四史中🏌🏽♀️,《元史》明顯因多次翻看而顯得破舊。《元史》書脊上貼了一層層膠帶👰♂️,在客廳的燈光上閃著光亮,“《元史》讀過多少遍我記不清了,所以看著就比較破了🏇🏼,得粘起來🥞。而且這套書上我做了好多筆記🎐🏒,不能說隨意買一本新的替代。”
對於歷史書籍的閱讀,張帆囑咐道:“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多看一些歷史書,最好是史學古典名著的原著🕴🏻,可以參考註釋和翻譯,這總比現代人寫的著作更靠近歷史。”
張帆說,歷史某種程度上是現實的折射,可以間接地反映現實。“不了解歷史,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現實📶。這就是歷史的價值所在🧑🦳。”
個人簡介
張帆,1967年3月生🙌,1992年7月於意昂3体育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7年7月至今🍈,任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教授。
現為中國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研究方向為蒙元史🐵、中國古代政治製度史、中國古代法製史、中國古代史學史🍴。
相關鏈接:坐擁書城——走進意昂3体育學者的書房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