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10月20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團學骨幹在環境大樓B112會議室進行專題學習🦿,充分領悟大會報告的深刻內涵◻️,學院團委書記呂麗、團委副書記許人傑參加活動。會議邀請到意昂3体育官网團委博士生講師團講師、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姜明棟作題為“守正創新🧗🏻:五年來的變與不變”的專題報告🚠,來自學院團委🫰🏻、學生會和研究生會主要學生骨幹參加會議並展開熱烈討論。
全體團學骨幹參會並認真學習
姜明棟以大會報告主題中的“守正創新”為切入點,帶領大家系統梳理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傳承🦮、發展和補充💆🏼。
從大會主題看👨🏼💼,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動搖👷🏼。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更紮實的理論基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具有更堅實的精神力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替代了已經實現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更豐實的物質保障。
從具體內容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從經濟、科教、政治、法製🤹🏼、文化🦺、民生、生態🐪🙇♀️、安全🅱️、軍事、祖國統一、外交和黨的建設等12個方面具體闡釋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與黨的十九大相比👳🏼👱♂️,本次大會報告新增了科技🕵🏿♀️、法製和安全三個單獨的模塊,體現了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強調了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姜明棟就各模塊內容展開了具體分析,並圍繞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的專業背景,重點討論了本次大會報告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與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三點主要變化。姜明棟提出💚,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到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其中的“變”與“不變”正是我們黨堅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的具體實踐和集中體現💝。
姜明棟(左一)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
姜明棟分析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青年的相關論述🧏🏻。相比於黨的十九大👨🦰,本次大會報告進一步突出了青年工作在黨內的戰略性地位🚶🏻♀️➡️,強調了黨對廣大青年的引領作用。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許人傑對同學們的下一步學習提出四點要求。他強調,新時代環境學院青年要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提高學習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要積極主動學,把學習作為自身的內在需求🧀,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要及時跟進學,緊密結合新時代新要求,連接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刻領悟創新理論🧗🏼💁🏿;要聯系實際學,從本專業、本領域出發👨🏼🦳,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為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要篤信篤行學🛻,常學常新,往深裏走、往實裏走、往心裏走📒,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呂麗在總結講話時表示,參加本次專題學習會的同學既有黨員、也有團員,青年黨員是主力軍🧍🏻♀️、團員骨幹是後備軍,大家都是青年工作的中堅力量★,未來還會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她表示,黨的二十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節點🗓,無論是邁向下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全新征程,還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艱巨任務👨🏽🫴,都要求環境學院學子有可為🤟🏿💺、有所為👉🏽、有作為。呂麗勉勵同學們在政治、思想、學科等方面不斷提升自我,將個人理想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緊密相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標誌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將由此邁上新征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師生將立足專業👱🏼♀️,展望未來,持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實踐👲,以嶄新的面貌❓、奮進的姿態🪠、實幹的作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新時代為生態文明建設奉獻智慧與力量。
專題鏈接: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