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第三醫院
編輯:燕元 | 責編:知遠不停奔波、一遍遍掛號、各個科室之間跑,這可能是患者到醫院看病經常會有的感受,要忍受病痛,耗費很多時間,流程讓人身心俱疲。
如何真正為患者解困呢?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是關鍵一招。近年來,北醫三院積極探索多學科診療模式,堅持統籌布局,在前期為住院患者提供MDT規範化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就醫全流程,聯通線上線下提升服務能力,在門診、檢查、住院、不同科室間貫序治療、出院隨訪等過程中提供“一站式”服務。
目前,北醫三院共打造37個MDT團隊,為開展先進醫療技術、高難度手術和疑難復雜疾病診療提供有力支撐,使就醫流程更精簡、診治效果更優化。
一站式服務疑難疾病診治的“加減法”
MDT是由多學科專家圍繞某一種疾病,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患者量身製定最佳治療方案,提供個體化一站式服務。2021年5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中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中第一條就提出了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突出了其重要性。
正如中國古話所言: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多學科診療服務模式形成了患者、醫生、醫院的多贏局面。
對於患者來講,由不同專業背景專家團隊製定適合的個性化連續診療方案,縮短等候與轉診時間,增加治療方案的可選擇性,節約了重復檢查的醫療費用,並獲得最佳的診療效果。尤其針對腫瘤等疾病,往往需要腫瘤外科、腫瘤內科、放射治療、醫學影像、檢驗、病理、臨床藥學和營養等多個專業的綜合意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製定更為適合的診療方案。
“相互碰撞催生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這也是醫學創新的源泉。”北醫三院醫療副院長付衛介紹,醫生團隊在MDT討論過程中,通過不同學科的交流,了解其他領域最新進展、治療方法、規範及發展新趨勢,拓寬診療思路,成為培養年輕醫生臨床思維的一個有效途徑。同時,多學科診療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醫院專業劃分過細的問題,平衡了“專”與“全”的矛盾。通過疑難疾病診治的“加”與“減”,有效提升醫療質量,樹立醫院品牌。
37個MDT團隊“多學科合作”文化深入人心
很早以前,北醫三院不同科室間就開展了“民間”的多學科合作,結直腸癌、婦科腫瘤、泌尿系統腫瘤等疾病診療科室均開展了臨床—影像—病理聯合查房、手術科室與腫瘤放療、化療科室聯合病例討論等。
“2018年開始,醫院開始推動MDT規範化管理,這是一個從自發到規範,從民間到官方的過程。”付衛介紹,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北醫三院學科覆蓋廣而全,凝聚團隊的力量,發揮集體智慧,作用就會更強。通過深入了解患者和臨床需求,醫院醫療管理部門有的放矢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動MDT服務模式常態化、規範化、製度化。
由醫務處牽頭,從建立規章製度,到完善準入退出機製,保證了MDT的內涵質量,從梳理流程加強服務、到宣傳推廣促進病種擴展,通過扁平化管理,鼓勵多學科合作的醫院文化在每個科室生根發芽、茁長成長。
“如果患者的病情涉及其它專業,主診醫生就會與相應的專家溝通。病情越復雜,我們這個團隊就會越大。”醫務處處長胥雪冬說,多學科專家組成一個相對固定的團隊,開展長期的、經常性的合作。根據患者病情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專家紛紛各顯其能,細化分工協作,確保診療過程既相互聯動,又各有專攻,一次性將患者疾病診治問題“打包”解決。
北醫三院首先打造了脊柱腫瘤、胎盤植入、胎兒醫學等MDT團隊。針對常見的惡性腫瘤,打造了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婦科惡性腫瘤等16個MDT團隊,覆蓋了全部常見腫瘤病種。此外,還建立了21個非腫瘤性疾病的特色團隊,如四肢骨髓炎與骨腫瘤性骨缺損、炎症性腸病等。
目前,每年超過2000名患者受惠於這種全方位、個性化、連續性、高質量的臨床治療模式。
多學科聯合門診實現線下到線上延伸
為進一步落實MDT建設常態化、體系化,北醫三院還積極嘗試通過整合互聯網、醫聯體等多種資源,開設多學科聯合門診,切實加強線上平臺建設,打破傳統MDT的“時空”壁壘,讓患者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到綜合性的優質醫療服務,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上升到新高度。
目前,除在醫院門診服務中心現場預約多學科聯合門診外,北醫三院還增加在線預約服務,患者可通過預約掛號平臺(“北醫三院服務號”微信、互聯網醫院“北醫三院”APP等)線上預約3日以內的MDT團隊門診。
此外,還可在互聯網醫院“北醫三院”APP的專家咨詢功能中,免費向多學科聯合門診中的專家團隊提交患者資料,進行流程咨詢。MDT協調員在線審核資料後,將根據具體情況為患者預約線下“多學科聯合門診”。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