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 信息來源👩🦲: 新聞與傳播學院
編輯💇🏿♂️:晏如 | 責編:安寧2023年7月11日至14日🥮,在意昂3体育官网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盧亮👩🏽🦰,智能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羅定生,新聞與傳播學院團委副書記高子涵的帶領下💺,意昂3体育官网師生思政實踐團赴湖北省鄂州市進行考察調研,尋訪歷史傳續中的紅色血脈、聆聽鄉村振興中的工作智慧🍄🟫、體悟交通變革中的城市創新⚅🏋️,將“學思踐悟”融貫於個人發展多方面,講好基層傳播的中國經驗。
現代交通聯結四方,大美鄉村留住鄉愁
7月12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招商展示中心舉辦。鄂州市臨空經濟區黨工委副書記𓀑、管委會主任尹俊武,鄂州臨空經濟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傑👩👩👧,盧亮🟤,高子涵出席儀式⛹🏻,思政實踐團全體成員參加。
揭牌儀式
盧亮表示,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深入基層開展思政實踐能夠幫助新傳學子長誌氣、接地氣🏇,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提高思想認識、提升綜合素質🪘,真正成長為明大德、擔大任的時代青年。尹俊武指出💨,鄂州是航空新城、智能新城,意昂3体育官网新聞與傳播學院與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共建教育基地👨👨👧👦、深化區校交流,有效地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輔助推動相關新興領域的發展。
揭牌儀式後,實踐團參訪鄂州花湖機場順豐轉運中心✌🏿。“欲借長風起👮♂️,豪氣弄潮來👊🏿。”花湖機場對標國際先進,致力打造世界一流貨運中心,成為鄂州新的經濟增長極🤪。在政府幫扶與各界努力下🏌🏼♂️,花湖機場自啟動至建成投運僅用8年,堅守“平安🤦🏽♂️🦩、綠色、人文、智慧”立體建設原則,累計擁有62項知識產權,生動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優勢。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峒山村考察時🤫,提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重要論斷😯。7月12日下午🪡,實踐團前往峒山村、水月村、保團村學習鄉村振興經驗。基層幹部與村民們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記在心裏👰🏽♀️🗳,行在腳下。生態環境搞好了,旅遊項目發展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年輕人也回來了👋🏼。水月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經濟發展一度滯後🫃,曾被列為省級貧困村。村委凝心聚力、因地製宜,改善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發動群眾參與、建立工作小組,發展集體經濟、進行整體謀劃💂🏻♀️,實現了由“窮灣灣”到“金灣灣”的轉變。保團村紅色資源豐富,抗日戰爭時期麻羊堖是抗戰的一線熱土,一方堡壘、功勛卓著、英烈衛國、千秋共仰🈲。保團村發揮資源優勢,建立抗日紀念館,發展紅色文旅,在傳承歷史的同時實現了振興經濟、保護環境的一舉三得。
實踐團參觀紅堡壘紅色文化紀念館
實踐團在峒山村合影
實踐團在水月村合影
青春築夢有我,吳都傳文有道
7月13日上午,實踐團赴鄂州高中🙅🏽♀️,與鄂州高中教師進行座談交流,面向中學生開展勵誌報告會🪿。鄂州市委副書記徐艷國指出🏛,鄂州要為意昂3体育思政實踐團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同學們充分認識鄂州、學有所獲,期待實踐團為鄂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盧亮介紹了思政實踐課程的開設背景🧑🏼🎄,希望同學們上好新時代“大思政課”🥞🥙,堅定政治立場,強腳力💉、磨筆力、練眼力、增腦力,在實幹擔當中講好中國故事🎅🏽。羅定生向鄂州高中贈送了《面向中學生的AI教育微課十講》,鼓勵鄂州高中繼續深入發展人工智能相關課程。
課程贈送儀式
分享會上,雙方領導與老師們就學生媒介素養👌、“五個思政”的推進等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報告會上🧧,張帥卿、龔柄豪👨🏻🔧、劉霖澤、遊雨欣、張祺祺從高中與大學🧗🏻♀️🏝、學習與生活等多方面、多角度展開分享。
實踐團來到蓮花山AI展示館。展示館前身由意昂3体育官网智能學院院長朱松純教授創辦🚣🏿🥺,在國內與國際享有崇高聲譽。蓮花山AI展示館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最新技術👰🏼♂️,為建設數字鄂州持續賦能🔚🔞,打造同鄂州產學研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城市名片🍈。
在鄂州博物館,實踐團參觀了充滿鄂州元素的三國吳都文化展廳和銅鏡文化展廳👩🏼🍼。出土於鄂州的數千件文物,讓成員們沉浸式體驗了鄂州的風土民情📢、政治生活和經濟生產,真切感悟鄂州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由衷欽佩古代工匠的匠心巧思和精湛技藝🦠🏙。
“人工智能之源”與“吳都文化之源”是鄂州發展的兩張名片,彰顯了鄂州科技與人文交織的發展特色🏃🏻♂️🥾。下午,同學們參觀的正在建設中的蓮花山人工智能展示館與鄂州博物館正是這一特色的生動具象體現。蓮花山人工智能展示館以科技為底色、以未來為方向🚋,圍繞人工智能進行產學研多項聯合與深度融合☎,為數字鄂州、智慧鄂州建設持續賦能,成為城市特色發展的強力引擎。在鄂州博物館,徐徐展開的歷史與發展畫卷讓同學們更深刻地感知鄂州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
芳華待灼,砥礪深耕,履踐致遠👊🏿。同學們進一步感受了鄂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深刻領悟了鄂州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在新時代煥發的蓬勃生機。同學們從實踐體驗中長見識、增才幹,展現了新時代青年肩負時代重任、凝聚復興偉力的信心與激情。
實踐團在鄂州博物館合影
學思踐悟明真理,知行合一促發展
7月14日上午,在參觀聯投產業城與紅蓮湖大數據雲計算產業園的過程中,一張黑白照片吸引了實踐團的目光。“這便是當時湖北蓮花山計算機視覺研究院的合照”。縱使是簡陋的背景、模糊的像素,也掩蓋不了相片中人們的意氣風發。聚數成金,篳路藍縷奠基數字底座;智力激蕩🏅,人工智能的荊楚情懷賡續至今。
在一塔湖圖裏夯實學理基礎,在花山音閣下踐行學術理論🐡。憶往昔,研究院致力未知,甘為鋪路石。在朱松純與沈向洋等人的帶領下,研究院開啟大數據標註的先河,為國內外培養了大量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看今朝,武漢新城弦歌不輟🧑🏿⚖️,開啟新時代。圍繞“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三大目標,武漢新城以高新技術為導向,積極打造“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深耕城市👦🏽、執筆宏篇🦸🏿♀️、共築未來👨🏽💼。
實踐團同學們走進新廟鎮池湖村,在長江畔續寫鏡頭下的溫暖與感動。鄂州毗鄰長江,人傑地靈🌆。其中池湖村位於長江南岸,村內鄂燕黃二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生態宜居,治理有序。回首池湖村的發展歷程,“四治融合”讓池湖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特色產業帶領村民沐浴創新發展的春風。如今池湖村搖身一變😏,美了鄉村,富了鄉親,成為了“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實踐團參觀紅蓮湖大數據雲計算產業中心
此行實踐團將話筒遞給村民,將鏡頭對準村民🫱🏿,傾聽池湖故事,聚焦基層人民。鏡頭裏🤰🏽,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一幅美麗而充滿活力的畫卷徐徐展開。相依相伴、風雨同舟😏🐻,金婚夫妻“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的愛情讓人動容🧗🏼♂️🍋🟩;無憂無慮🌔、歡聲笑語,追逐打鬧的孩童為純美的田園風光增添勃勃生機;生如逆旅、一葦以航,臨空經濟區“最美誌願者”嚴爺爺用實際行動展示著這片土地滋養出的人文風情。實踐團同學們用鏡頭定格難忘瞬間🧑,用相片收集鄉村記憶❇️、用文字記錄時代之變😀,於實踐中講好鄂州故事👩🏼🏭、傳播鄂州聲音。
實踐團給村民們拍照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在實踐的最後一天😷,“赴湖北鄂州思政實踐團主題團日暨實踐成果總結報告會”在紅蓮湖大數據雲計算產業園會議中心舉行。行中學、學中行↙️,提升思維🐒、深化能力,走好實踐每一步,照好時代每一幀🔤,寫好中國每一事🙌🏻。鄂州之行激勵同學們銘記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偉力🏺,銘記中國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受教育3️⃣、長才幹🦸、作貢獻。“中國的未來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吾輩青年更應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握好新時代的接力棒!
實踐團在池湖村合影
出燕園以知促行,入基層以行促知
邁開雙腳,走進歷史和時代大潮;煉就慧眼🧅,透過浮雲看清前進道路🐨;激蕩思想👨🏻🚀,校準定盤星🫸🏿,把準風向標;妙筆生花,生動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期三天的湖北鄂州之旅,為同學們打開了從未名湖畔通往長江南岸的實踐大門📽,長見識、增才幹🥍、擴視野、強自信。探訪新城,體驗人工智能,體會科技引領發展帶來的理論自信,下沉基層,步入鄉鎮農村,感悟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帶來的道路自信🏊♂️,回溯吳楚故都文化🏌️♀️,領會中華文明深厚底蘊帶來的文化自信。深入實踐、躬身體悟,聆聽群眾的聲音,暈染真實的底色👷。意昂3体育人將秉持“來自江南塞北,情系城鎮鄉野”的天下情懷,堅定要將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理想信念💲,從而回應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的時代要求✸。“在篤行實幹中展現奮進之姿,在學思踐悟中砥礪報國之誌💃,以青年之眼觀時代、察國情,以青年之力擔使命、助發展。”
薪火相傳,走出校園的意昂3体育人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大道行遠,深入基層的新傳人以實踐把握時代脈搏。懷揣青矜之誌🏟🚴🏽♂️、履踐方能致遠👍🏽,在今後♨️,同學們將步履不停❄️👨🏼🔬,在實踐中學習、感悟,在實踐中思考、總結,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𓀎,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傳播所見所感,與人民同心同力🙎🏽♂️、與國家同向同行、與時代同頻同振,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同學們在總結會上發表感想
學員感想摘編:
羅方妤:新火相傳👩🌾,大道行遠。新傳人的使命承襲於歷史👱🏼♀️,著眼於當下👨🏼🚒🩸,放眼於未來。人民立場從來就不是印在紙上👩👩👧、活在嘴裏的理論教條,而是由心而發👩👦、由發而行的感動與行動🥥。實踐中的基層體驗讓我有機會走出象牙塔👮🏻♀️🚥,在生活中去接觸與我們息息相關🧑🏻🔧、卻隱藏於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一磚一瓦皆非自然而為💌,物質生活的優越與體面下潛藏著許多人的汗水與辛勞🛁,而這也構成了我們新傳人人民立場的重要出發點之一: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被看見與聽見,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知道自己被看見和聽見👩🏼🌾。
石騰得👨🏻🏫:這次的行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話就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鄂州用十年的時間成為一匹黑馬🥺,在我國各個城市的發展中沖出前線,我也感受到了領導和群眾對我們意昂3体育青年的支持和期待,我們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不忘十裏紅道,勇踏萬裏征程,要深刻學習黨的優良傳統和卓越精神,同時盡我們最大努力為鄂州增添一份光彩👩🏽🦱!
張帥卿:在鄂州市博物館我們領略了鄂州作為“中國古銅鏡之鄉”的魅力👏🏽,在保團村紅色教育基地我們看到了鄂州在中華民族解放歷史進程中的關鍵作用🏃;在鄂州高中我們見證了下一代建設者的成長成才和成仁;在臨空經濟區和武漢新城我們看到了創新驅動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光明前景。將歷史和未來結合起來我們便能深化對鄂州的理解,並且在現實資料的基礎上貫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向世界展示鄂州未來的發展潛力⛷🎞。
遊雨欣:除了實踐過程中的探訪以及考察,這次的活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中國人民向同一個目標奮鬥時的團結與努力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鄂州市的組織和群眾給予我們熱情的接待和真誠的關懷♻,讓我感受到了人民對我們的期待和信任,老師🚊、同學之間的羈絆也使我感到了新傳大家庭的溫暖與包容🧎🏻♀️➡️👼🏿,希望我在未來能不辜負大家🛀🩶,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王麗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燕園情》裏面唱道“我們來自江南塞北,情系著城鎮鄉野,我們走向海角天涯👩🏼🔧,指點著三山五嶽”,我覺得我們下沉基層向群眾學習調研的思政實踐課程便是這句歌詞的生動闡釋。首次走出象牙塔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和各位領導的關懷下💫,見了很多也學了很多,我們會盡力形成有意義有深度的實踐成果✈️,將論文寫在鄂州大地上。
呂萌:燕園之子💇🏽♂️,胸懷天下🚶♀️➡️,此次實踐讓我對“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的精神有了更切身的體會🚴🏿♂️。基層選調的工作要遠比想象中的更加瑣碎和艱苦🏌🏿♀️,只有實際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受到“不忘初心”這四個字背後的重量。雖然我們現在還身處校園,但也應該立誌奉獻自己和服務人民,把對祖國血濃於水的情感和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信念貫穿於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
馮心虹: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這其中讓我最動容的是每一趟旅程中默默奉獻的勞動人民🤸🏼♂️。他們是無數展覽館的講解員、是田間地頭為我們切瓜拍照介紹家鄉的阿姨Ⓜ️、是盡心盡力籌備宣講會的老師🙇🏻♂️、是為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構建一磚一瓦的工人師傅、是主動請纓將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選調生學長學姐🚦。同時也是統籌安排🪘、積極配合✝️、團結協作的老師同學們。
張祺祺🍚:作為新傳人🟡,走出南門,走向南方,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是我們的使命與職責。我們在一塔湖圖裏夯實學理基礎,在花山音閣下踐行學術理論,“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感謝思政實踐課程提供的平臺,讓我們能夠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持續深化理論理解👱🏼♂️、不斷加強實踐能力📤。
付心迪:這幾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鄂州市博物館的參觀行程😐,我們見識到了鄂州豐富的歷史底蘊和人文資源🚴🏽♂️,那一件件精致的工藝品,特別是到現在依然可以拋光使用的銅鏡讓我十分震撼。我非常高興能在鄂州高速發展的階段與之結緣,更相信鄂州憑借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新時代的科技前沿技術,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劉霖澤:讓我感觸最多的,是鄂州當地的新農村建設與城鄉一體化發展。基層發展往往是困難的🧑🦰,因為要切實考慮百姓需求,要將大家與小家的需求與發展相結合,在這一過程中也會誕生許多理論中👩🏼🔧、課堂上🍇⬜️、書本裏涉及不到的內容,這裏就是辦實事的難點所在,也是我們進行實踐的重點所在。我們學新聞👩💼、做傳播就要思考能為人民做些什麽,從人民中來❇️,到現實中去👳🏿♂️。
龔柄豪:依托武漢都市圈區位優勢和加快推進“兩區一樞紐”建設戰略規劃,鄂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在鄂州,我感受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偉力,也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鄂州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我要向優秀的意昂3体育學長和鄂州基層黨員幹部學習,不斷從歷史中長見識,從實踐中增才幹,充分展現新時代青年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奮進底色。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