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信息來源: 北醫三院
文字:姚永玲| 編輯:麥洛 |5月21日🎬、22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先後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劉忠軍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骨科陳仲強教授參會,認真履行職責,提交相關議案、提案,積極議政建言,並就修改獻血法擴大公民自願獻血年齡、建立常態化防控機製避免醫院內交叉感染等相關問題接受媒體采訪。
我國臨床血液供求關系緊張的情況已經存在多年。近年來,由於血源短缺而使外科手術及輸血相關治療不能正常施行的“血荒”現象時有發生。“分析我國臨床血液供給與使用現狀👨🏻🦰,‘血荒’現象成因較多☕️,徹底破解無疑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從調整法規入手進行‘開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血荒’👃🏼。”劉忠軍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劉忠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這部法律啟用20余年來發揮積極作用。然而🍀,20余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與健康狀況顯著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從1998年約67.7歲增長至2018年約77歲,近幾年仍呈進一步增長趨勢🏃🏻♀️🙋🏻♀️。人均壽命的變化無疑使臨床治療用血人群與獻血人群比例明顯增大🤚🏽,擴大獻血年齡勢在必行😎。
劉忠軍認為⚀,參照多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的經驗,擴大獻血年齡應當是可行的🧎🏻♂️。歐洲多數國家將65歲作為獻血上限年齡。實際上🧛🏻,我國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的獻血年齡上限都在65歲以上💇🏼♀️👱♂️,而美國則未設獻血年齡上限。客觀上🏄🏼♀️,只要認真落實自願獻血者身體檢查規範程序並嚴格執行相關化驗指標🤌🏻,完全可以保障擴大年齡上限之後的獻血安全🦆。
基於此,劉忠軍建議修改獻血法,將獻血法中自願獻血年齡上限由55周歲提高至65周歲🚶♀️,以擴充采血來源,使臨床用血人群與獻血人群的比例得到合理調整。
陳仲強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目前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物、疫苗仍處於研發之中,要建立一套符合當下🦶🏼、面向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有效防控機製👂🦽,避免醫院內交叉感染。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機製下👹,需要有更具體的針對新冠感染者個例的防控方案。
全國政協委員陳仲強
針對大型三級醫院運行特點,陳仲強表示,調整醫院現有診療模式🫃🏿,建立專門針對醫院🎦🙋🏽♂️、安全有效、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來往人員交叉感染😥。他建議抓住三個重點💻:一是降低患者密集度;二是嚴格落實內部防控措施;三是對高危險區域🤳🏽,如急診室,要進一步做好規劃🥀。
陳仲強認為,要發揮互聯網優勢🏃🏻,繼續沿用並推廣互聯網醫療、線上問診等模式🕉,有效控製就診人數🙋♂️,減少陪同看診、往來探病的人員數量🤛,從而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幾率,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醫療與互聯網結合,促進互聯網醫院的發展。陳仲強還表示:“除了預約診療外🙆,預檢分診製度也是一種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
在急診室規範管理方面,陳仲強認為,醫院急診室因空間有限,難以有效隔離患者,容易發生交叉感染,是疫情防控的高風險區域🗡👨🏼💻。他建議對醫院局部進行合理調整🤽🏿🧑🏽🦱,減少患者在急診室的滯留時間🤟🏿,迅速將患者分流到各個科室中👷🏻♂️✶,從而降低交叉感染幾率⛑。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0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