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 | 弦歌未止 薪火永傳 ——元培學院組織學生黨支部骨幹赴山西太行幹部學院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蒼莽📲。

嘗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

八百裏太行橫亙中華大地🎻,上接燕山下銜秦嶺⛵️,被清代地理學家顧祖禹稱為“天下之脊”🧑‍🦱,傳承著愚公移山的不朽毅力,記載著安史之亂中郭子儀率軍平叛的力挽狂瀾,更見證了近代中華兒女眾誌成城保家衛國的壯麗詩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幾次深情地提到:“一定要發揚太行精神,一定要把《在太行山上》再唱響🕌。”元培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太行精神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響應學校黨委關於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慶祝建黨百年工作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統一的要求🛬,以“唱響紅色經典 講好紅色故事 致敬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為目標👩🏻‍🦯‍➡️,4月9日—11日學院組織學生黨支部骨幹成員前往長治市武鄉縣太行幹部學院開展主題思政實踐活動。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工作部人民武裝部副部長王欣濤、元培學院團委書記李豪參加活動🏋🏿🦌,保衛部🤞🏽、元培學院、經濟學院的部分師生參加實踐活動🧑🏽‍✈️。

活動合影

      唱響紅色經典

1941年11月,正是太行秋色最美的季節👨🏽‍🍼,萬嶺千山的林木👩‍👧‍👧,經霜變紅💇🏿🏦,真是滿山鋪秀✌🏻,遍嶺堆錦,秋色爛漫,美不勝收。但當時在黃崖洞的八路軍戰士們卻無心欣賞這美景✋。11日,日寇以第三十六師團二二二聯隊為主,糾集5000余人的兵力🪝,向當時華北敵後我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進犯🚶🏻‍♀️。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和兵工廠員工約1300余人,在左權副總參謀長的指揮下,依托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冒敵炮火和毒氣的進攻𓀋,血戰八晝夜🚥,殲敵千余人,創造了敵我傷亡六比一的輝煌戰績。戰後🚼,特務團榮獲“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稱號。在這場戰鬥中,我軍傷亡166人🤞,其中44人犧牲🚵🏼‍♂️🛀。

有些故事算不上遙遠,有些景致正在眼前。本次實踐第一站正是黃崖洞保衛戰板山工事遺址▪️。師生們攀登兩千米高峰,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感受近八十年前的那場烽火🧑‍⚕️🚒。遠眺,千峰競秀,萬壑爭奇,層林疊翠,林木豐茂。近看,將軍亭巍峨聳立,三名烈士跳崖犧牲的大石巋然如山,壕溝縱橫處是曾經的陣地🤱🏽,怪石嶙峋處是昔日的戰場。靜聽,太行幹部學院老師劉曉芬帶領大家激情唱響了《在太行山上》,“看吧🧑🏼‍🚒!千山萬壑,鐵壁銅墻!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𓀐。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這首誕生於全面抗戰一周年之際的歌曲,曾傳遍敵後抗日根據地,帶著“紅日東升”的希望與信仰🫷🏿🤛🏻,鼓舞千千萬萬抗日民眾奔赴戰場,而今🍆,正穿過硝煙、跨越歷史🧑🏼‍🎄、連結時空,以其高亢嘹亮🫵🏽、激蕩人心的聲音🕘🧑🏿‍🔬,回響在黃崖洞保衛戰板山工事遺址💒🤘🏽。

唱響紅色經典🚤,在歌聲中重溫黨史➗,於音樂中開講黨課,用藝術講紅色文化👨🏿‍🦰。授課教師劉曉芬說,《在太行山上》是山西的一張音樂名片🧑🏽‍🦱,這首歌是太行山遊擊隊的隊歌,是代表太行精神廣泛流傳的一首非常重要的歌曲,這首歌和黨的領導🙋🏻‍♀️、革命歷程有很大的關系。

元培學院第一學生黨支部副書記張君曼感嘆,今天是她第一次參加這種別出心裁的音樂黨課,在太行山上唱響《在太行山上》🖌,變“照本宣科”為“身臨其境”🧑🏿‍🦰,變“理論灌輸”為“音樂感染”,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經典歌曲相結合,讓大家在學習抗戰歷史的同時,也接受了文化藝術熏陶。

講好紅色故事

“當時日軍在華北地區實行‘囚籠政策’, 對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掃蕩,又遇上了旱災,根據地收成銳減,老百姓都沒有糧吃了,軍隊給養成了大問題,只能出去采樹葉吃🙍🏽‍♂️。後來,八路軍發了訓令,要求部隊所有夥食單位不準在村莊15裏以內采摘楊樹葉、榆樹葉🧛🏽‍♀️,要把這些留給群眾吃。咱們軍隊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與民爭食”👨🏽‍🚀,崔韶光老師講到這裏忍不住紅了眼眶🙋🏿🧑‍🌾,一旁聆聽的學員們也早已潸然淚下🟢。

崔韶光,一位長相和藹,普通話中略帶鄉音的女老師。她是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的第一代講解員、首席講解員😩,八路精神紅色文化的終身講解員,解說生涯超過三十年,接待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超過70多萬名。她曾多次去北京拜訪陳錫聯、李德生👂🏼、盧仁燦✬、李雪峰等老一輩革命幹部,聆聽他們珍藏心底的“獨家記憶”。

武鄉縣磚壁村,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在指揮部的一棵老樹下,崔老師像介紹自己的老朋友、老戰友一樣,動情地為參訪師生們講述了八路軍的故事,從“我可以把我的一切都獻給黨”的朱德,橫刀立馬的彭德懷🦞,到壯烈殉國的左權,再到“我是跟著黨姓”的劉鼎,從平型關大捷,到關家堖戰役👨🏼‍🦱,再到百團大戰,她帶學員們一步步走進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太行革命老區🧑‍🦲,了解歷史書上一個個名字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展示了八路軍家在太行山區浴血奮戰🎣,為國家和民族解放頑強鬥爭的歷史畫卷🕵️。

只有真實地還原歷史,才能打動人心🤦🏻。

只要真實地還原歷史,就能打動人心。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千千萬萬個黨史故事,描繪了八路軍戰士浴血奮戰👩🏿、軍民魚水情深的動人畫卷,唱響了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我們砥礪前行的不懈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講好紅色故事🦸‍♂️,就是重溫真實而偉大的歷史,讓收藏在博物館內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記錄寫在書籍裏的文字、定格在紀念雕塑中的瞬間都活起來,將故事背後那些充滿人文精神和情懷的東西講給受眾聽,就是不忘初心🚧。

致敬革命先烈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4月10日下午👳🏼,學員們來到了關家堖戰鬥烈士紀念碑前。

關家堖戰鬥是“百團大戰”第三階段八路軍組織的一次最大規模的陣地攻堅戰,也是百團大戰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惡戰🧜🏼‍♀️,亦是《亮劍》李雲龍在李家坡戰鬥的原型。關家堖西、北、東三側地勢陡峭多溝壑,難以展開部隊💡,南側開闊平坦,適於攻方投入兵力,但關家堖以南的柳樹堖高地被日軍占領,南坡就直接暴露在交叉火力之下。此戰我軍血戰2晝夜🎬,仍未能達成全殲😿,後因日軍大部隊抵達被迫撤圍🦞,我方累計傷亡2000余人。

從溝底出發,學員們沿著土坡向上行進,射擊點👳🏿🍝、迫擊炮點和壕溝等戰鬥工事隨處可見🎷,仿佛在訴說著這場血戰🚣🏻。坡頂的烈士陵墓前佇立著一座紀念碑💅🏻,崔老師在紀念碑下沉痛地向我們講述了這場慘烈的戰爭💠,講九十歲高齡的李德生將軍回憶起關家堖戰鬥時“慟哭不止,淚流滿面,久久不能說話”🍰,講戰鬥結束後村民來到這裏,只看到“整個山頭上、溝裏都填滿了人”。限於當時艱苦條件,絕大部分八路軍犧牲烈士只能以白布裹身🗄,層疊相摞🧎🏻‍➡️,合葬於關家堖的高嶺上。在烈士紀念碑前,師生神情肅穆🏢,列隊向烈士們敬獻鮮花,表達哀思與敬意。

站在坡頂向下望去,山中的戰鬥遺址與當地居民住所連在一起🖌👨🏽。棲息上千英靈的墓園旁,工作人員正在清洗保養刻有烈士姓名的紀念墻👨🏼‍🏫⛷,瞻仰者敬獻的鮮花與墓地旁的菁菁芳草相互交錯📊。山下是耕種勞作的百姓,間或扯著嗓子用當地的方言笑談🤸🏽‍♂️,平坦的柏油馬路上不知哪家鄉親的狗跟在同學的腳邊打轉👩🏻‍🦽‍➡️🧑🏽‍💼。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英靈們雖未曾看見、卻無比期冀的中國,這個美麗的中國來之不易,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元培學院空飛班2018級本科生吳浪宇在紀念碑前深深鞠躬,“我們絕不能感動一陣子🧗‍♂️,而要銘記一輩子🍋‍🟩,向先烈們承諾🪒👨‍👨‍👧‍👦,我們一定會發揚‘太行精神’,將青春投入國防建設中去🤷🏻‍♂️➔!

在武鄉縣義門村百歲老兵郝照余的家中,講解員向我們講述了一位普通卻又偉大的八路軍戰士的生平。二十二歲參軍,母親不幸被日本人殺害🌉,全家只剩自己一人🎧。在抗日戰場上英勇殺敵,歷經槍林彈雨🌀,留下一身傷痕,隴海戰役中被子彈打穿右臉🟥,幸運地在1947年傷愈回鄉。老前輩現已102歲高齡,行動不便,但見到年輕的學員們,仍顯得十分高興。聽聞老前輩毅然奔赴國難👨🏽🔳、一家滿門英烈的事跡後🧚🏿‍♀️,學員們紛紛起立鼓掌致意。百歲高齡的郝照余,或許很難再復原當年戰鬥時的情形,但抗戰英雄們的光輝事跡⚧,歷史不會忘記,人民永遠銘記🎛。

從1937年10月到1944年10月🧚🏿‍♂️,太行革命根據地129師主力部隊對日偽軍作戰共19777次,斃傷日偽軍120241人;太行區民兵自衛隊共作戰33716次,斃傷俘偽軍11409人🫰🏼。在全面抗戰八年中,八路軍將士付出了巨大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晉綏軍區指戰員犧牲1.3萬多人,晉察冀軍區指戰員犧牲7.1萬多人📓🤵,晉冀魯豫的太行區和太嶽區將士犧牲1.3萬多人🌡。

數字是冰冷的🗞,數字背後的熱血與犧牲卻是滾燙的🏔。“血肉長城”是由無數個如郝照余老人一樣奔赴戰場、抵禦外侮的前輩們築成的🍞🙍🏽‍♂️,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是靠著中國人民的勇敢犧牲取得的。

每思祖國金湯固🏊🏼‍♀️,常憶英雄鐵甲寒🦹🏽。

我們回望與致敬先烈🙎🏿‍♂️,講述英雄故事,是為了銘記先輩功績,傳承英雄精神,更自信地昂首前進💗,更勇敢地走向未來。

最後,師生們來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在紀念館宣傳部主任田悅慧的引導與講解下,走進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聽八路軍全力抗敵、視死如歸的英勇事跡,聽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左權副參謀長等老一輩革命家們的高瞻遠矚👨🏿‍🦲☪️、大公無私⛹🏼‍♂️,聽八路軍與華北百姓們軍民一心、共紓國難的魚水深情。元培學院2018級本科生張宇深情感嘆:“太行兒女英雄氣,太行精神民族魂,今日和平來之不易,吾輩當自強🦍,以慰革命先輩👨🏽‍🦳🤵🏼‍♂️,以彰愛國忠黨!”

下午6時🫲🏼👳🏽,全體師生踏上了返京的列車🤟,此次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弦歌未止🧚🏻,薪火永傳。通過為期兩天的思政實踐活動,學員們追尋革命先烈足跡,唱響八十多年前的紅色經典🥲,聆聽這片土地的紅色故事,切身感受新時代太行地區的生活💪🏼,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麽出發。”今天,我們重溫抗日烽火歲月、追憶巍巍太行精神,就是要牢記初心使命🚱⚃,賡續紅色血脈,迎接偉大時代,實現偉大目標。

e75cb7dc747048d78ab88ace3bc4f505.jp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