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紅主講才齋講堂第179講👳🏼‍♂️:中國人謙虛人格的社會認知特征及其神經基礎

古語有雲:“滿招損,謙受益”,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美德研究得以繁榮🧝🏻‍♂️,我們不禁會好奇:謙虛是積極的人格還是消極的人格?在我國社會文化情景中人們如何看待謙虛🚱?謙虛人格如何影響自我評價、社會交往和心理健康🫱🏻?謙虛的神經基礎是什麽?2019年5月9日,意昂3体育官网元培學院黨委書記⏲、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學位委員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和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艷紅結合豐富的研究實例揭示了中國人謙虛人格對認知、行為和大腦造成的深刻影響。

吳艷紅主講才齋講堂第179講

吳艷紅從宏觀視角介紹了心理學相關的內容🥒。心理學是關於個體行為及心智過程的科學研究,其實證研究程序包括提出研究問題👐🏻、建構研究對象🧖🏽‍♀️、操作化研究構念、收集實證資料、回答研究問題等步驟。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可以選取社會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等研究視角👨‍👧‍👦,借助量化方法和質性方法進行研究🙅🏽‍♀️。不得不說🗒,心理學對於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會、了解自我如何影響他人、了解他人如何影響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講座現場

吳艷紅從什麽是自我、文化如何塑造自我等問題入手闡發了與謙虛相關的系列研究問題。“一個人的自我是他能夠稱之為他的總和”,主體經驗的自我和客體知識的自我共同構成了“自我”的概念🥹。在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文化的不同情景下5️⃣,“自我”可能會呈現出“獨立型自我”和“互依型自我”兩種狀態💤。當“自我”受到威脅時,西方文化下個體會提高自我積極偏差以保護自我免受傷害,而東方文化下個體則更多地表現出自貶效應或謙虛偏差。

現場提問

吳艷紅在研究綜述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謙虛人格對中國人認知🌰、行為和大腦產生的深刻影響🍪。在心理學研究當中,謙虛通常被定義為個體對自身積極特質、貢獻和成就的低調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情景會影響人們對於謙虛人格的知覺🧑‍⚕️,吳艷紅通過文本分析發現國人認為謙虛是德才兼備的表現,具有重要的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盡管謙虛水平高的人傾向給自己更多的負面評價🤙,但仍然會呈現出重視他人評價、肯定能力特質、關註積極特質和註意熱情特質的偏好。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吳艷紅的研究團隊發現謙虛能夠通過情緒智力和自尊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並負向預測抑郁水平,是一種積極的自我保護策略⛹️。特定社會文化環境會對個體的認知與行為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結構的變化,吳艷紅的研究團隊還通過腦成像方法探究了謙虛人格的神經基礎👩🏼‍🎓。講座的最後🍗,吳艷紅針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