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 | 李剛♎️:2020,武漢一線抗疫🐦‍⬛,我“在場”🕙!

編者按*️⃣:2020年,在武漢一線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病房北醫三院人“在場”😖,在雪域高原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北醫三院人“在場”,在山西大寧、甘肅環縣健康扶貧北醫三院人“在場”🧑‍🚀👄,在延安🚔🫰🏼、在崇禮都有北醫三院人“在場”。在北醫三院本部🖕🏼、在各個院區,從疫情防控常態化到復工復產所有北醫三院人都“在場”。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的一句話“每個人都了不起!”對🤵🏻‍♀️!每一個北醫三院人都了不起!此時此刻🤴🏼,大年初一👇,這位了不起的三院人與大家分享他的2020𓀓⭕️。

人物簡介:李剛,北醫三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

李剛講述抗疫故事

2020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新年伊始,疫情暴發🌃,武漢“封城”,全國人民為之揪心🛎👨‍🦯。

北醫三院作為國家醫療隊的“一員”🔉,當仁不讓,疫情初始就派出了第一支醫療隊奔赴武漢,並在大年初七,喬傑院長和沈寧副院長帶領的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看到身邊的同事們前往武漢,我的內心除了擔心👩‍👧‍👦,更多的是敬佩。

疫情攻堅戰並不容易,很快醫院便開始征集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誌願者,與愛人商量後,便主動報名👨‍🦽‍➡️,並開始準備行李、接受培訓⏩。在我們的醫療隊裏,有延遲婚期前去支援的準新娘,有尚未成家將年邁的父母托付給科室的小兄弟,有初為人父👨🏽‍🦳🧴、兒子尚未滿月的年輕父親……特殊時期,大家“舍小家✍🏿,為大家”🚶🏻‍♀️,正是源於內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和“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初心🫅🏿。

2020年2月7日,北醫三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啟程奔赴武漢🙋🏿‍♂️。到達武漢後🦟,一天之內,喬傑院長帶領137人🩶,於2月8日元宵節當晚9點💆🏼‍♀️,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獨立開辟危重症新病區,接收危重症患者➜。

1.jpg

李剛

在疫情最為膠著的時段裏,面對一種全新的尚未充分認識的病毒,我內心有過恐懼👂、有擔心、有焦慮,也曾有“有去無回”的念頭閃過💁🏽‍♂️,但是,醫療隊中沒有一個人向後退卻,大家分工明確💅🏻、相互協作、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醫療工作。

在隔離病房運行管理機製方面🖖,我們創新機製,自製病歷模板、病程模板📅、交班模板、臨床路徑😯⛽️、感控防護、護理模板等,提出隔離病房運行管理機製🧎‍♂️‍➡️,提請國家醫療隊討論後,加入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醫院的信息系統,有效保證了隔離病房平穩有序運行🌮。後來,這些管理機製在整個院區推廣應用。

經過兩個多個月的艱苦奮戰🏊🏿‍♂️,北醫三院醫療隊共診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02人🏃‍♂️🗒,為武漢抗疫的勝利貢獻了一份力量。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大後方的支持👊🏻。三院是個家,在全國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家人們不讓我們有後顧之憂👨‍🦲,傾盡所有、毫不保留👈🏿。記得醫院多部門聯動,緊急給每位隊員準備的行李箱中,小到指甲刀、藥品🤦🏼、一次性內衣☝🏻,大到沖鋒衣、防護服🤘🏻、隔離衣,樣樣俱全⚁;記得工會的同事們剪掉玫瑰上面所有的刺,在三八節來臨之際👩🏽‍🔧,把這份“無刺玫瑰”寄到武漢前線😕,這些關愛值我終身銘記🕵🏽‍♂️。

返回北京,經過短暫的休整𓀛,大家變換身份又投入到醫院“復工復產”的工作中。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在“復工復產”中↩️,主要的任務便是更多地完成手術,為疫情期間推遲治療的患者盡早解除病痛⚠️,自2020年5月7日上班至2020年底,個人作為主刀、一助身份共完成手術500例以上。三院作為醫療領域“復工復產”的先鋒隊✩,每天都能看到各臨床科室和職能部門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

2020難忘的事

2020年的這場疫情突如其來🏋🏻‍♂️,將很多人原本的計劃打亂。作為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的成員💽,參與了援鄂抗疫的過程,這份經歷讓我的生命接受了洗禮,是我生命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使我終生難忘。

在武漢期間,難忘的事情太多👭🏼,很難用一件事來描述🗼🧒🏽。如果要總結2020年最難忘的事🧖🏿‍♀️,我最想說的是我們中國人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的頑強奮鬥的精神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

“以人為本”“將維護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絕不是一句空話,無論是花費較少的輕症患者🟨,還是花費上百萬的危重症患者,一個都不放棄。疫情膠著🪖🤷🏽,所有武漢人響應國家號召,主動“禁足在家”,雖有諸多不便,但大家都用實際行動支持抗擊疫情;全市封城並進入戰時狀態後🧔🏿‍♀️,很多賓館和酒店免費為武漢本地和外來醫務人員提供食宿;城市“停擺”後,各個崗位需要大量誌願者,很多外地人和武漢本地人主動請纓做誌願者🙆🏼‍♀️🏺,保證這個城市的運轉🏇🏽。

4942b5fce52a4f8ea374b910ab4f8a0b.jpg

工作中的李剛

我們駐地距離醫院較遠🏠,無論上下班時間多晚,都會有司機師傅提前將車開來等候、並提前打開空調將車內變暖👨🏿‍🎨;回到駐地👱🏻‍♂️,每次都會有酒店師傅準備的熱乎餐食和新鮮水果🌌。

很多醫護人員主動請戰👷🏽‍♀️,“逆行”武漢,海外華人、國內企業和個人捐贈大量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用以支援武漢抗擊疫情🧑🏼‍🦲, 保證了武漢一線充足的物資供應;醫院關於前線的實時報道成為一種精神食糧,把一線的消息化成鼓舞人心的力量🧑🏼‍⚖️。

為緩解大家的焦慮👩🏼‍⚖️,減少感染機會⇾,喬傑院長和袁曉寧書記為大家“話療”和理發🥏;沈寧副院長和葛慶崗隊長每天帶領大家查房,所有風險操作總是沖在最前🥨;醫療隊黨支部書記、感控專員袁曉寧書記近乎嚴苛地審核每一名醫療隊員的感控動作是否規範……

作為在臨床中“摸爬滾打”十幾年⚗️,見慣生死的一名醫生,早已習慣了時刻保持情緒穩定的狀態,但武漢的點點滴滴,卻猶如“石刻”一樣深深鐫刻在我的腦子裏,每當打開這段回憶🐩,都讓我內心澎湃🌸、激動🪝☕️,讓我為我們偉大的國家自豪,為我們中國人驕傲…….

新春寄語

2020年就要過去了🪛,展望2021年,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的願望是“惟願眾生無疾苦👰🏿,寧可架上藥生塵”🫰🏽,祝願每個人都健康𓀉,遠離病痛。


專題鏈接🤘🏻:眾誌成城 抗擊疫情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