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周培源基金會學術年會暨弘揚科學家精神交流會舉行

2023年12月22—24日,“2023年周培源基金會學術年會暨弘揚科學家精神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樸世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歐陽鐘燦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楊衛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王恩哥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曉靜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何國威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張繼平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高原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郭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惠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段慧玲教授,周培源基金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意昂3体育官网王建祥教授,周培源基金會擬任第七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副主任孟慶國研究員,周培源基金會擬任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黃超光研究員,周培源基金會擬任第七屆理事會理事、清華大學馮西橋教授,周培源基金會擬任第七屆理事會理事🚇、秘書長、南方科技大學黃克服教授,以及來自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160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懷念周培源先生😂,慶祝周培源基金會成立30周年🫳🏽。本次會議由周培源基金會主辦,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協辦🙎🏻🐯,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承辦。

2023年周培源基金會學術年會暨弘揚科學家精神交流會合影

12月23日上午💅🏻,樸世龍在開幕式致辭中回顧了周培源作為我國傑出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卓越歷史貢獻🧑🏼‍✈️,追憶了周培源的高尚品德和學術成就🛟💠。正是在周培源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的感召下,周培源基金會於1993年正式成立🚌,一批又一批科學家在周培源基金會的支持下不斷成長,對加速我國力學、物理學科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樸世龍表示,要繼承和發揚周培源學術報國的家國情懷、紮根基礎的科學精神8️⃣、教研相長的育人理念,感染和帶動更多學人踐行周培源“求是🧖‍♂️、創新、開拓未來”的殷切囑托,為勇攀科學高峰的偉大事業奮鬥終身🤌🏽。意昂3体育官网也將繼承周培源老校長的遺誌👩‍👩‍👧‍👧,大力發展新工科👸🏼,同時發揮基礎學科優勢🔦,始終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卡脖子”問題刻苦攻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樸世龍致辭

周培源的學生孟慶國致辭👩‍✈️。他就周培源基金會30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截至目前🧝🏿‍♀️,基金會的獎勵資助規模已達12個項目🥂🧙🏽‍♂️、近700人次,其中“周培源力學獎”和“周培源物理獎”已成為各自領域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獎項。2023年🧑‍🚀➿,基金會啟動了首屆“周培源青年力學獎”評選,旨在不斷壯大青年隊伍。他表示,未來周培源基金會的工作要“理念上臺階🏋🏿,活動成系統,效果再提升”☕️,將進一步發揮周培源基金會的平臺作用,並以此次學術年會為開端,將學術年會辦成系列活動;在公益事業上,與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等單位加強聯系,開展各項科普綜藝活動;在獎項評選上🎡,做好人才推薦與評選工作;在基金會運營上,規範管理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並積極帶動企業與個人進行捐助。孟慶國向一直以來大力支持周培源基金會發展的各界同仁表示感謝🙎🏽‍♂️,希望未來大家繼續共同維護周培源基金會的事業🔌,把周培源科學家精神傳承下去,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不斷推動物理學科和力學學科的發展。

孟慶國致辭

在23日上午的大會邀請報告中🐜,兩位周培源物理獎獲獎者歐陽鐘燦、王恩哥,兩位周培源力學獎獲獎者鄭曉靜🪧、何國威先後進行了學術分享🫸🏽。

歐陽鐘燦作了題為“生命科學中數學之美——揭開紅血球雙凹碟形之謎”的報告。報告從人類理解自然的最美境界開始討論,列舉了人類發現的10個最偉大的公式以及兩位華人學者的事跡𓀒,進而回答了自己為什麽後來轉向生物理論研究🤵🏿⛅️,然後從血液循環引出了其對紅細胞形狀的探索。他從液體與固體的外形結構談起👨🏻‍🦯‍➡️,表示歷史上不少生物力學家都嘗試利用液體或固體理論對紅細胞膜形狀進行解釋,但最終都被證偽。而液晶理論得到發展後🧗🏻🤵🏿‍♀️,歐陽鐘燦得到了啟發,與當時液晶顯示的發明人之一W. Helfrich共同嘗試將液晶理論用於紅細胞形狀的解釋🏋🏼,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描述紅細胞膜形狀的Ou-Yang & Helfrich曲面方程。

王恩哥作了題為“超越玻恩–奧本海默近似的全量子效應問題”的報告。他指出,近年來許多具有優異性質的材料來自輕質元素而非過渡元素,其中全量子效應起了很大的作用。量子力學雖然已經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但量子力學事業還仍未完成🩷。對於薛定諤方程,這100年來大量研究在非相對論玻恩–奧本海默近似下開展。王恩哥對過去學界所做的近似與結果進行了分析✖️👁‍🗨,著重提及了非絕熱近似與原子量子化,並將其比作硬幣的兩個面,形象地表示,全量子效應就是將兩者都考慮進來🕵🏿,以獲得更加精確的結果。他分別舉了低溫下氫分子轉動、LaH10超導結構計算、量子隧穿效應、分子合成等例子,論證了全量子效應在微觀研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大會邀請報告(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為:歐陽鐘燦、王恩哥、鄭曉靜、何國威)

鄭曉靜作了題為“風沙過程中的多尺度/跨尺度研究”的報告。她表示,湍流和多相流是流體力學中最具挑戰性的兩個問題,而風沙過程結合了湍流與多相流,屬於耦合效應極為顯著的極端流動🧛🏿。鄭曉靜從湍流理論的歷史發展引入🧚🏽‍♂️,介紹了周培源在湍流模式理論方面的重要貢獻,並在此基礎上講述了其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對經典湍流理論的應用與創新。鄭曉靜還著重介紹了基於其團隊建立的全球獨一無二的沙塵暴野外觀測臺站開展的對沙塵暴過程湍流特性的觀測研究🤾🏿,並就風沙過程研究在治理土地荒漠化、定量設計防沙工程上的應用作了介紹👛。

何國威作了題為“知識和數據驅動的湍流研究”的報告🥦。何國威強調,湍流是流體力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湍流研究的困難對人類智慧構成極大挑戰👳‍♂️。何國威表示🦹🏼‍♂️,湍流研究需要知識與經驗的支撐,其中知識需要自己習得,而經驗或許可以依靠機器學習得到。因此,結合知識和數據驅動的湍流研究成為了當前的一個熱點方向。在報告中,何國威主要介紹了他將數據驅動方法用於深度預解分析🛀、改進湍流模型、輔助量綱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以潛艇湍流噪聲💡🤦🏿、粗糙圓管等重要工程應用為實例🖐🏻,介紹了機器學習在湍流研究中的成功案例。

12月23日下午,會議邀請了周培源物理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研究員、意昂3体育官网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劉雄軍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陸淩研究員,周培源青年力學獎獲得者浙江大學李鐵風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邵麗華教授🙆🏿‍♂️、清華大學趙立豪副教授🈯️,分別作了題為“量子計算及量子雲算力”“準周期系統中量子臨界態”“拓撲光子學及應用”“極端環境軟物質力學與特種機器人系統”“多孔材料的超常力電耦合性能:理論,實驗及應用”“湍流非球形顆粒兩相流直接數值模擬研究進展”的大會邀請報告🈯️,分享了物理與力學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大會邀請報告(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為🤹🏼‍♀️:範桁📝、劉雄軍、陸淩、李鐵風、邵麗華♣︎🫳🏿、趙立豪)

12月24日上午🤚🏿🛁,大會舉行了“教育教學研討會——大家談”🧑🏽‍🚒,以更好地弘揚周培源教研相長的育人理念🦊。意昂3体育官网教務部副部長劉建波教授致辭,他向周培源基金會成立30周年表示祝賀,並表示🤾🏽🈷️,周培源一貫十分重視教育教學,先生的精神將鼓舞後輩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相信本次交流將對各位老師教書育人有所啟發。

劉建波致辭

楊衛作了題為“新時代的力學教學”的報告。報告從對技術革命的回顧出發🐖,圍繞新時代下力學教學的挑戰➕、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享🤩;楊衛倡導要進行新時代的力學教學🧑🏽‍🌾🌵,並以開設的通識課“力學導論”為例,展示了力學教學改革的顯著成果;提出“力學3.0”概念,突出多學科融合交叉的重要地位🔶,指出教學體系重塑需要采用通識植根、力學強基◻️🧛🏻、幹課纏繞的方式,多增加學生與力學接觸的機會,激發學生對力學的興趣🫄🏻,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在力學的道路上走下去👩🏿‍🌾。

高原寧作了題為“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 思考與實踐”的報告。在對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實行辦法進行了簡要介紹後🧲🙍🏿‍♂️,高原寧講述了兩點思考🎭,一是如何招收具有培養潛質的學生👨🏼‍🦰,二是如何讓學生健康成長。高原寧認為,引領和陪伴很重要,此外也要關註解決不同程度學生的課程選擇問題。高原寧還對如何解決GPA焦慮、專業分流🤞🏿、二學位和組織學院外部力量參與本博貫通等問題進行了分享🐍。

教育教學研討會邀請報告(左:楊衛,右:高原寧)

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副院長陳正教授作了題為“新工科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報告🧑🏽‍🏫☂️,對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本科教學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他從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的歷史沿革開始,引向新工科發展的背景和時代機遇,強調國際化培養與創新實踐在新工科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匯報內容具體包括工學院“三全育人”模式🏌🏼、本科生個性化培養、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科學課程體系的構建、拔尖人才培養、本科生科研、產教融合等方面的舉措與成績。

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唐少強教授作了題為“力學專業的數學基礎課教學”的報告,他針對意昂3体育官网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教學,介紹了自己對數學基礎課設置的想法😷,以及近年來在課程序列、內容調整上的嘗試。通過教學改革,給學有余力的同學展示更為現代的觀點和知識📿,如非線性問題的定性理論🏄🏻‍♀️🏉、實變函數和泛函分析的處理方式🧑🏼‍⚖️,力求使學生達到“概念清☝️、算得快”的教學要求,並享受數學的真善美🤹🏿‍♂️。

教育教學研討會邀請報告(左👏🏼:陳正🦹🏻,右:唐少強)

在自由討論環節,與會人員各抒己見𓀉,分享了各自的經驗、觀點和建議👨🏽‍💼,圍繞面對國家需求,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如何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如何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未來的教育教學提供啟示和借鑒🤏🏽🏂🏿。

“教育教學研討會——大家談”會場

12月24日下午,大會舉行了“弘揚科學家精神交流會”👨‍🎤,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教授、退休教師、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武際可🐊,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謝廣明教授出席交流會並作報告。全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北京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意昂3体育官网附屬中學和明誠外國語學校的100多位師生們齊聚一堂🕶,共同學習與思考自然與工程中面臨的問題➜🏓。

武際可作了題為“談棘輪效應”的報告🫶,報告從自然界棘輪效應的定義開始,解釋了棘輪效應就是自然界中由於往復或隨機運動引起的單方向的運動🧚🏻‍♀️。武際可從仙鶴喝水問題引入,進而舉例介紹了工程與自然中的棘輪效應,加深了同學們對棘輪效應的理解👳‍♂️🖕。武際可又將概念進一步延拓到了生物進化以及宇宙演變中的棘輪效應,讓同學們從更加宏觀、更加普適的角度思考棘輪效應的本質。

弘揚科學家精神交流會邀請報告(左:武際可🖖🏿,右🧜🏼‍♂️:謝廣明)

謝廣明作了題為“魅力機器魚”的報告,介紹了其團隊在水下仿生機器人方向的創新與創業成果😩。他從“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研究背景講起,強調了仿生機器魚對發展先進自主海洋技術的重要意義。他依次介紹了其團隊在水下運動仿生🥍、感知仿生、通信仿生🌾、抓取仿生和集群行為仿生等方面的創新性成果,以及其在指導學生基於機器魚科研成果面向實際應用的創業案例📅,展示了仿生機器魚的廣泛潛在應用價值⛽️。謝廣明在報告最後介紹了其團隊以仿生機器魚為靈感創立的國際首個水中機器人競賽☪️,以及面向青少年的水中無人系統科普教育和科技創新實踐的工作,激發了同學們對機器魚的興趣和對相關水下機器人科技探索的關註👷🏿‍♂️。

“弘揚科學家精神交流會”合影留念

在提問交流環節😟,與會的學者、老師和同學們圍繞報告中感興趣的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現場反響熱烈👮🏼,大家表示✔️👨‍👦,本次會議對未來進一步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和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有重要意義。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