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4年前的今天
2019年1月16日
“兩彈一星”元勛於敏與世長辭
緬懷,致敬!
1926年,於敏出生於天津
歷經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
亡國奴的屈辱記憶
讓他從小立下重振河山的誌願
▲於敏與父母合影
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
於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
從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
導師對他的評價是
“沒見過物理像於敏這麽好的”
作為當時的“最強大腦”
於敏完全靠自己的摸索
掌握了國內沒人懂的原子核理論
又出版《原子核理論講義》
開國內之先河
從沒留過洋,純自力更生
於敏被譽為“國產專家一號”
1961年,錢三強告訴於敏
所裏決定,讓他作為副組長
領導和參加中國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
此時,於敏的原子核理論研究
正處於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關鍵期
但他仍毫不猶豫地選擇
服從分配
“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幾把算尺、一塊黑板
這就是中國氫彈設計的起點
只有一臺每秒萬次的計算機
但僅5%的時長可給團隊使用
昔日的導師彭桓武說:
“於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沒有老師!”
1965年9月至12月
於敏帶領科研團隊
完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史上
著名的“百日會戰”
他常常半跪在地上
緊盯著計算機吐出紙帶上的數據
生怕漏掉一點有用的信息
在堆積如山的紙帶
和密密麻麻的數據裏
於敏抓住了氫彈理論設計的關鍵
打破了西方壟斷
1967年6月17日
我國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
從第一顆原子彈到氫彈
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
蘇聯用了6年零3個月
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
而中國僅僅用了2年零8個月
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氫彈的國家
在1988年以前
很少有人知道於敏是誰
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麽
28年的時間裏
於敏隱姓埋名
對於國家機密
他對妻子孫玉芹都守口如瓶
他的妻子後來說:
“沒想到老於搞這麽高級的秘密工作”
於敏長年累月在外奔波
家事全由妻子打理
2012年,孫玉芹突發心臟病去世
每當被問及這輩子最遺憾的事
於敏首先想到的就是妻子
“第一虧欠的就是我的愛人”
於敏生前曾說: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
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
便足以自慰了”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緬懷於老!
原文鏈接:今天,緬懷於老!
專題鏈接:深切悼念 永遠銘記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