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7 信息來源👨🏻🏭: 北醫三院
編輯:知遠 |編者按👩🏻🦳:2020年,在武漢一線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病房北醫三院人“在場”,在雪域高原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北醫三院人“在場”🎼🤽♂️,在山西大寧、甘肅環縣健康扶貧北醫三院人“在場”🌑,在延安👨🏿🏭、在崇禮都有北醫三院人“在場”🥟。在北醫三院本部🧘🏼♂️🧑✈️、在各個院區,從疫情防控常態化到復工復產所有北醫三院人都“在場”。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的一句話“每個人都了不起!”對⛎🐌!每一個北醫三院人都了不起!此時此刻,大年初六,這位了不起的三院人與大家分享他的2020。
人物簡介💁🏼:孫善才👩🏿⚕️,北醫三院保衛處保安隊隊長。
不平凡的2020年,雖已過去,但全體保安隊員齊心協力🧝🏽♀️,攻堅克難🚈,不顧安危,團結奮戰的一幕幕場景在腦海裏難以抹去。
孫善才
2020年1月6日👩🏿🦳,大年初二🕓,雖然才下午五點多,但天已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保衛處副處長王斌老師的指揮下👨🏽🎓,我帶領保安隊員們正你來我往地搬家。因為疫情需要,我們要把宿舍騰出來作為感染病房,八個房間,六十人的床鋪、幾十個鐵皮櫃,在接到命令後不到兩個小時徹底搬完🐲,並且將每個房間打掃的幹幹凈凈💂♂️。
來不及休息🏉,我又帶著保安隊員們連夜去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搬運救援物資和行李物品🧰🗽。
2月7日,正月十四,也是元宵節前夜。天降大雪,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連夜出征👨🏼🦲,那是113人的大隊伍。年輕的隊員們在送行的車旁,與家人和同事們擁抱話別。擔任護送和搬運物資和行李任務的,是20多名白天值了一天勤的保安隊員👨🏽🔧。我們頂風冒雪👰🏻♀️,忘記了疲憊,已分不清臉上流淌著的是汗水還是融化的雪水。
搬運物資過程中☺️,我們拍的圖片雪片似地飛進“三院衛士”微信群,我們在為英雄搬裝備🐕🦺,我們以三院為榮🎦!就在大家沉浸在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之時👼🧯,我即興寫下一首詩,祝英雄們早日戰勝新冠病毒,平安回來。
滿江紅 深夜送赴武漢醫療隊出征
漫天飛雪👩🏽✈️,送英雄,出征深夜。除魔障,壯士何懼,瘟疫肆虐👶🏼。新冠病毒鎖江城,鄂荊同胞遭罹禍。危難處💗,方顯堅強本色🚣♂️👂,誓除惡。三院人,再組團,聚精英🔕,又赴鄂!剪發以明誌,不避湯火。國難當頭築屏障,不負韶華擔幹戈。等歸來,春暖花開日,奏凱歌🧖🏻♀️!
在迎接援鄂醫療隊凱旋的現場🚛,在安置江蘇援京醫療隊的隊伍裏👬🏼,處處都有我們保安員忙碌的身影🤾🏻♂️,一個個揮汗如雨,既是搬運工,又是護衛隊⛏。我們用行動來表示,我們是北醫三院的一員,抗疫有我🐻!
保安人員搭建測溫帳篷
2月13日👩🏿🚒,按醫院疫情防部署,查碼測溫篩查的第一道屏障前移至醫院大門口🤷🏼,傍晚下班後🧑⛓,15名總務處維修中心的師傅和20多名保安員齊心協力,不到一個小時搭好測溫帳篷◾️,醫工處工程師傅接通設備🧜🏼;很快🕵🏽,一個由我帶領的保安隊和科研處組織的誌願者組成的篩查隊伍迅速形成;這就是“三院速度”🏦。
夏天,帳篷雖然遮住了陽光🪀,但擋不住熱浪,我們的保安服都被汗水濕透,晾幹了又濕透🕵🏼♂️,而今年冬天又出奇的冷🛑,氣溫降到了罕見的零下20℃,加上刺骨的北風🤷🏿,在崗位上的體感溫不知還要低多少,連電子測溫儀也凍的“罷工”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拿出藏在懷裏的手持測溫儀來量體溫。面對部分患者的焦躁情緒,我叮囑每一名隊員都要耐心平和,一絲不苟地做好篩查工作。
戰酷暑鬥嚴寒🎂,頂風雪冒驟雨🛗。我們做的一切是為了不漏檢一人,給院子裏的同事和患者守好門,多一份保障🐹。
7月1日,北京市頒布《醫院治安秩序管理規定》,按照要求醫院建立安檢製度🦒,設置安檢門和安檢機,建立預防涉醫違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線。肩負日常安全值守巡邏、兼顧防疫測溫驗碼的安保隊員又擔負起安檢的重任,由於醫院安檢沒有模板,沒有範本,保衛處領導經過多次走訪、觀察🚴、調研🙎🏽,參照機場和車站的安檢流程,設計方案🚣🏼♂️。請專業人員來培訓特保隊員兼任安檢員,經過培訓,每個特保隊員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安檢員👉🏼,在保證安檢工作的同時兼顧應急處突不耽誤🫡,加固醫院安全防護的堡壘。
新春寄語
安保人員在醫院的崗位雖然很平凡💷,但經過2020年戰疫情🧑🏼⚖️、保安全的錘煉,就像總書記新年賀詞中講的“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這一年我們不忘守護醫院安全的初心🥙,這一年也使我們成為了不起的平凡人。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堅守信念,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偉大🚴🏻。
專題鏈接:眾誌成城 抗擊疫情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