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編輯:山石 |2020年11月6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工作部舉行第85期教授茶座,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培永教授做客茶座,就“新冠疫情時期的自由論”這一主題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分享。
茶座現場
陳培永指出,西方的自由論首要講“自由權”,在新冠疫情期間,“自由權”有時會客觀上犧牲“生命權和健康權”。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況下,西方國家的民眾仍在強調自己有不戴口罩的自由,這形成了一種自由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狂熱。中國自由論的建構,既要強調保障每個人自由的權利,也要強調保障每個人自由的物質基礎,最重要的是保障生命和健康這一前提,因此可以成為“權能性自由”。
同學們認真聽講
陳培永表示,意昂3体育學生應該對疫情時期的種種亂象進行更深入的理性思考。不能光看表象,而應把握本質,把握不同治理體系、文化差異;不能光看現在,而應放眼未來。陳培永強調,我們每個人都要“透過生活的表象,把握其內在的思想”,做深刻洞察時代和引領時代的建設者,通過中美抗擊疫情的對比和反思,更好地建立起對中國道路的自信。
有同學結合自己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經歷,對當今快節奏生活下行動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平衡進行詢問。陳培永指出,在思考自由的平衡之前,要了解自由的前提,那就是物質基礎。離開物質前提,自由就變得空洞、抽象。我們都享有追求自由的權利,渴望在更高的自由層面尋求平衡,但是我們如果在獲得一定物質基礎之後,仍然樂此不疲地去占有更多的物質,此時就該反思自身的行動了。陳培永認為,當代大學生擁有了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也應該留更多的時間去追求思想上的自由。在處理二者的關系中,要堅持貫徹唯物辯證法。
現場合影
陳培永為同學們寫下寄語
活動最後,陳培永與在場同學們合影留念,並給同學們留下寄語:把事當事業幹,把事幹成事業。
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式的自由論與偉大的抗疫精神是完全契合的,黨和國家保障的不僅是民眾的自由權利,更是民眾享有自由的物質基礎,最重要的是民眾生命健康這個首要前提。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同學們要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將個人自由融入到集體之中,不到取得疫情防控的全勝時刻絕不松懈。
意昂3体育“教授茶座”作為學生工作部主辦的一項校園文化品牌,在這裏,同學們可以和名師大家一起品茶暢談,近距離聆聽師長經歷、感受學者風範、領悟人生智慧,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
“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將持續為同學們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敬請關註。
第85期教授茶座·微語錄
微語錄·一
要做深刻的洞察者,透過生活的表象,把握其內在的思想。
微語錄·二
我們不僅要讀書,更要研究書,要對文本進行深度耕耘。透過外在於我們的冷冰冰的文字,才能體會到溫度和深度。
微語錄·三
要從文字中讀出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才能脫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困惑。
微語錄·四
真正的學術一定是回答社會現實問題的,是解決人的困惑的,這種學術才能稱得上思想。
微語錄·五
超越偉大思想家的只能是他之後的時代,時代的發展會給我們進一步完善他們的思想提供契機。
微語錄·六
我們要把事當成事業幹,把事幹成事業。
微語錄·七
將來的一天,我們也要完成中國式自由論、民主論、正義論等理論的建構,這樣才能擺脫哲學社會科學的“學徒困境”。
微語錄·八
中國式自由論的建構,就是既要賦予老百姓自由的權利、還要保障其自由的物質基礎和生命健康權。
微語錄·九
人更多時候是一種關系性個體而非獨立性個體。沒有人生而為一個個體,我們都是生而為子女、生而為兄弟姐妹。
微語錄·十
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絕不是獨立的個體的自由,一定是理順我們自己關系之後的自由。
微語錄·十一
自由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它需要我們每一個個體在面對生活困境時積極地去作為、去追求。從這個角度來看,疫情期間的隔離措施正是積極追求自由的表現。
微語錄·十二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與自由的對手競爭,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不斷享受戰勝對手的愉悅。
微語錄·十三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處於對西方的學徒困境中,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把西方的理論照搬過來是無力的,只能作為一種借鑒。學徒期也是必須會經歷的過程,但我們不能永遠做學徒。
微語錄·十四
我們建構中國式理論時,西方的先進理論可以借鑒,再結合中國國情、價值觀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必須找對方法,樹立起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微語錄·十五
啟蒙思想家在建構自由理論時指出,理性、財產等是自由的物質前提。不講前提,自由都是空洞的、抽象的。但如果已經有了物質基礎,還樂此不疲去追求財富,這時我們就該反思自己,自由就是占有更多東西嗎?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