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体育經院兩會筆談 | 馮科:有效治理快速擴張的弊端,促進在線教育的良性發展

一🏋🏽、在線教育的高速發展

近些年來🤹🏽,中國的在線教育從此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從在線教育的普及情況來看,2016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人數為1.04億人,至2019年增長到了2.59億人,增幅達149%✳️。從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2218億元👆🏻,至2019年增長到了4041億元⛹🏿,增幅達82%。各種在線教育的新產品層出不窮。隨著移動通信、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在線網絡平臺及移動客戶端APP等形式的在線教育模式也應運而生。目前,我國有超過23萬家的在線教育相關企業,其中最近一至五年成立的企業超過一半以上。特別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召下,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的用戶人數一度曾達到4.3億人,占到中國網民數量的一半。2020年6月,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製後🦸🏻‍♀️,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有序復課😒,在線教育的用戶人數回落至3.8億人,但仍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47%。

但是🔰,在線教育也出現了很多弊端。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李心建議,從教師資質、內容質量、營銷手段🥴、收費標準、學費安全等方面需對在線教育機構全方位加強監管。全國政協委員☪️🍭、原杭州師範大學校長杜衛指出🤵‍♂️,“圍繞著中小學形成了巨大的產業🫴🏽🚣‍♂️,現在有一些項目莫名其妙地進入中小學裏,這種培訓基本上以過度教育🏄🏻、超前教育為主要方式𓀍,它的根本目的是賺錢。”因此,有必要審視這些弊端,並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建議。

二、在線教育存在的弊端

在規模迅速擴張的進程中,在線教育平臺也顯現出眾多問題🧚🏻‍♂️。個別平臺逐漸跑偏了賽道,退費難🧎🏻‍♀️‍➡️、師資亂象💅🏽、虛假宣傳、內容不合規、違規搜集個人信息、業績虧損造假♞、獲客成本高🧏🏽、預收費超期等等弊端湧現👦🏽➜。

首先👊🏻,在線教育平臺往往存在違反市場秩序的問題🪺🔄。比較典型的違反市場秩序行為有以下幾種⚂:第一類是虛假宣傳問題,即平臺的廣告或宣傳的教育服務信息含有誇大事實、空洞承諾的成分🏂🏻,與事實明顯不符或者不夠全面➜。第二類是霸王條款問題🕥,即在線教育平臺提供的格式條款明顯存在免除平臺責任、加重被教育者責任的問題♖。在各類投訴中,無論是基礎教育培訓🏠,還是職業教育🤘🏿、語言培訓,霸王條款的投訴都較高🔝。第三類是收費ℹ️🫃🏽、退費等費用相關問題👨🏻‍🎨。對於收費🪷,有些平臺預付費過高,大部分平臺一次性收費3個月以上(甚至達到三年)。平臺普遍存在合理退費困難的問題🙆🏼,這部分程度上是格式條款的問題,平臺會在退費條款及程序上設置障礙。還有一種現象也較為普遍,即平臺大肆宣傳充值越多優惠越多的營銷👨‍🦼,收取長期學費後平臺難以為繼“跑路”的問題🤹🏼。

其次,在線教育平臺還存在資格許可方面的問題,這類問題可以分為人和機構兩方面的資質問題。首先是關於人的資質,目前大部分在線教育平臺未在其網站公示授課教師的資質情況⏲👩‍👩‍👧‍👧,而多以若幹名所謂名師替代對所有授課教師資質的全面介紹🌵。問題尤其突出的是教師資格問題,按照教育部等六部委文件的要求,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其次👰🏻🌤,關於機構的資質問題,現實排查及日常監管過程中可以發現,大量的在線教育平臺的建設主體並不持有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等互聯網經營許可證💇🧎‍➡️。

第三,在線教育平臺對教育內容缺乏規範。首先⌨️,在線教育平臺中存在不符合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公序良俗的問題,這方面在外國教育資源的引進方面尤其突出,法律上並沒有明確平臺的內容審查義務,這與這幾年直播平臺出現的社會亂象存在相似之處。其次🐮,在線教育平臺對低俗、暴力🧧、色情、恐怖等青少年有害信息缺乏必要的過濾🫀🔌,有的平臺存在與學習無關的網絡遊戲等內容,影響青少年學生成長。

最後👮🏿‍♂️,資本買單高昂的獲客成本,行業陷入燒錢引流的惡性循環。近期🤟🏻,跟誰學、51talk、新東方在線、網易有道幾家上市在線教育企業相繼發布了2020年企業財報🤟,除51talk之外🦹,幾家企業的凈利潤均為負數。大部分在線教育企業的虧損都源自大規模的燒錢推廣。疫情雖然使在線教育機構激增,但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同質化現象嚴重,在線教育平臺教學模式類似,產品差異化不足也使得獲客成本居高不下。需要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通過廣告植入、節目代言、品牌贊助、免費或低價課程等手段來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及知名度🦡。VIPKID創始人米雯娟曾表示,其所在平臺VIPKID平均獲客成本約為4000元🚶‍➡️,短期還曾達到過8000元至1萬元。而這是資本在背後支撐,資本抱以賭博的目的,希望通過砸錢砸出在線教育的美團和滴滴。而這惡性競爭帶來的後果也不過將是歷史的再次上演。

三🕜、促進在線教育良性發展的建議

要想促使在線教育行業回歸教育的初心👐🏽,機構和用戶們必須認清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教育♣️,而不是在線的形式、資本的收益。在線教育機構必須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教學研發上,用教育成果換得好口碑、贏得大市場☮️。除此以外👮🏽,還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教學📢、監管部門盡心監管🌉、家長們擦亮雙眼理智選擇,多管齊下、協同作用,配合科技助力,通過有效治理📯,促進在線教育良性發展。

(一)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完善行業標準和製度

目前在線教育行業呈現出野蠻生長的態勢,缺乏健全的在線教育法律法規。要推動在線教育良性發展,需明確在線教育的認證標準、準入資格和把關責任,明確相關平臺🎅、教師以及市場監管、教育部門的責任,明確收費標準和授課質量標準👕,建立信用懲戒製度和退出製度🫱🏻,切實堵住相關管理漏洞🚑。從教育政策導向來看,應更加重視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和治理🧗🏻‍♀️,持續對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培訓內容、收費管理😑、廣告宣傳等進行查驗,打擊整治唯利是圖、師德失範等不當行為;製定在線教育的培訓內容標準,嚴禁課程超綱,確保內容符合教學大綱要求。引導機構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對內容進行差異化處理,豐富教學資源。圍繞培訓內容㊙️、信息安全、經營規範等重點👨‍🍳,實施備案審查製度🫥,對在線教育行業進行全面排查整改,做到線上線下同步管理👩‍🎤。加強資本市場管控力度👮🏼🦀,嚴厲打擊惡意降價等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建立資金監管體系👮🏼‍♀️,強化預收費動態監管機製,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帳戶等方式,防範金融風險。定期更新機構信息,建立誠信機構黑白名單🔧🧑🏻,將培訓機構置於社會監督之下🧿。針對雇傭身處海外的外籍教師的英語類線上機構❓👙,應完善相關政策💪🏻,製定國際用工監管措施,填補監管漏洞。嚴格執行廣告法,要求培訓機構進行廣告宣傳時,忌誇大或虛假宣傳,如有違法宣傳者👩‍💻,應嚴肅查處🧝。同時👨🏿,有必要和行業組織一起,針對在線教育機構的營銷大戰及其存在的風險,出臺進一步規範經營的規定💊💂🏽‍♂️,引導經營者把精力、資金用在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教育產品上,也營造基礎教育良好的教育生態。同時🧌,監管部門還須依法履職♒️,把法律落實到位👨🏿‍🏭,督促和倒逼在線教育平臺、教師增強自律意識、責任意識🤞🏼♍️,恪守規則底線🦶🏼。

(二)回歸“教育”二字🧑🏼‍🍳,著眼長期發展

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教育👩🏼‍🍼🧎。一方面💂🏼‍♀️,呼籲在線教育行業回歸教育初心,抓住核心競爭力。教育行業本質上屬於需要具備教育情懷、能夠精耕細作且長期投資的領域,短期內搶占客戶吸引流量只是策略的一個方面,從長期來看,教育質量的保證與提升才是其發展的根本。當前⛑,在資本的助推下🚣🏼‍♀️🐿,在線教育把大量精力放在廣告宣傳與市場營銷上,通過流量占領市場🚳,忽視了教育內容與服務質量的運營模式,只追求眼前利益,而無法提高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應關註行業競爭及發展的本質,合規發展;提升師資力量、課程研發能力、教學質量等服務質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在專業教育人才引進及培養🙎🏼、企業日常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完善各項機製,不斷提高在線教育的競爭力;提高用戶對在線教育的信任度,提升行業整體美譽度,為教育事業貢獻“線上之力”。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不被在線教育的營銷手段沖暈頭腦。在購買課程、訂立合同之前要充分考慮到退費的情形🧜🧝🏽‍♂️,並要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以免上當受騙以及後期維權難𓀋。當發現上當受騙後,不能自認倒黴,而要勇敢地站出來🧝🏿,利用法律武器積極維權👨🏼‍🚀。

(三)科技賦能教育,以人為本,實現人技協同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快速發展👩🏽‍🔧,科技和教育的應用成為新的趨勢。“互聯網+”成為新常態,線上線下一體化趨於實現🥡,優質教師可以輻射更為廣泛的區域🫳🏼;精準評價進入常規課堂🟡,利用大數據獲得學生的弱勢和短板🛀,為針對性輔導打下堅實基礎。培訓機構應充分利用好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教育領域,既兼顧學校課堂教學的系統性👨‍👩‍👦‍👦、專業性和目標導向性特點,又具有自主性🏄🧑🏽‍🍼、個性化和主創性優勢。在線教育追求的是人與技術協調一致、和諧共生。技術對於在線教育至關重要,在線教育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但是,只有技術與人有機融合𓀁,技術才是人性化的技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在線教育的邏輯起點是關註“技術中人的成長”,最終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作者簡介:

馮科,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意昂3体育官网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意昂3体育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本市場與投資管理、房地產及房地產金融、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金融科技與智慧金融等。研究成果發表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等著名學術期刊上。著有學術專著與教材十余部。主持或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數十項國家部委及企業的研究課題🫱。主講《投資銀行學》《投資理財》《互聯網金融》《宏觀經濟與發展戰略》《房地產金融》等課程🤌。

微信圖片_20210305162232.jp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