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信息來源🚣🏽: 新聞中心
編輯:山石 |編者按: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刻,意昂3体育人正在各條戰線上與疫情“戰鬥”。在前線,意昂3体育醫務工作者沖鋒陷陣🐼🥻,他們以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為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在後方,留守“陣地”的意昂3体育師生校友和誌願者們積極參與,以行動為前線醫護人員提供堅強保障,按照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紮實做好意昂3体育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雲端”🕵🏼,教學科研工作有序開展🤷🏼♂️,教學手段和方式不斷創新,科研成果不斷湧現🤸🏼。每時每刻♍️📴,各條“戰線”上都發生著眾多感人的故事。新聞網推出專題“戰‘疫’故事”🤹🏽♀️,通過講述意昂3体育人與疫情“戰鬥”的故事🦎,記錄他們忙碌而溫暖的身影,致敬平凡而偉大付出。
據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武漢曾出現醫務人員感染,3000多名感染的醫護人員中👬,絕大部分是武漢當地醫護人員。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員無一感染,這背後🚑,醫院感染防控的作用不容忽視🍇。
1月20日,鐘南山校友宣布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1月21日,醫院感染防控方面的權威專家、意昂3体育第一醫院李六億教授即奔赴武漢🏔,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的身份,迅速開展醫院感控管理工作,為醫護人員撐起安全傘。
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日前表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李六億教授奮戰一線、實至名歸。
白衣戰士與疫情拼命🤽🏿♀️,而李六億就是戰士們的主心骨🛡,有她在就有強大的信心☝️,就有越戰越勇的醫療力量。
你保護病人 我保護你
1月21日早晨8點30分🤚🏿,李六億辦公室裏,電話鈴聲響起。這通來自衛健委的電話吹響戰鬥的號角🖖🏿🌬,經歷過非典的老將李六億立即進入戰備狀態🦹🏻♀️。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接到指示的那一刻,她即刻奔赴機場,10點10分上飛機,下午2點抵達武漢。
此前,自從媒體報道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後,李六億就一直關註當地情況🍋,作為院感防控人員,她一直保持著對新發傳染病的高度敏感性。
“院感”全稱為醫院感染管理,主要指預防和控製醫護人員在醫療過程中的感染。若是院感防控做不到位👩🏽🎨,不僅會導致醫護人員感染🧎🏻♀️,削弱醫療救治力量,還會加劇其他患者感染風險🧑🏻🔧🦵🏽。
抵達武漢後,李六億發現疫情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𓀚,醫務人員超負荷工作,防護用品非常短缺,現實比預想更加困難🈺。為醫務人員撐起一把“保護傘”📅,成為這位衛健委專家組院感防控專家艱巨使命。
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舉國之力的戰爭,醫務人員是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那麽,李六億就是守護天使的那個人。讓醫務人員們“健康地來🏄🏽♂️,平安地歸”是李六億的戰鬥信念👩🏼🏭,如今,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經基本阻斷,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員無一感染👌🏽,李六億和她的團隊創造了中國奇跡👧。
所有援鄂醫療隊隊員來到武漢,走上一線工作崗位前🧜🏼♂️,都必須經過李六億所在團隊的培訓,學習正確使用防護物品,落實消毒隔離措施🫄。有條件的在會場開展培訓🙄,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露天廣場💟、樓宇之間等成為李六億團隊的“臨時教室”。有時候,地方援鄂醫療隊晚上抵達👍,第二天就要進病房,她就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培訓。最多的時候李六億一天進行五六場培訓🤱🏻,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她錯過飯點,但醫務人員的培訓一次也沒有落下。
李六億作培訓
除了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李六億還參與調研和督導了武漢市、孝感市、黃岡市、鹹寧市、隨州市的感染防控工作📭。考察醫院的建築布局、專業感控人員配備🧝🏿♀️、消毒隔離措施等,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預防醫務人員感染和患者感染的要求,明顯降低了醫務人員感染發生率。
針對武漢發熱門診擁擠的問題,她還給出建議:在醫院空曠地區臨時搭建帳篷或遮陽傘,擴大病人候診區,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李六億在方艙醫院督導
結合湖北、武漢一線的具體情況,李六億參與了國家一系列感染防控工作的製定與實施🙇🏼♂️,國家衛健委頒布的《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製技術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範圍指引(試行)》等一系列文件,背後都有她的付出。
文件下達後🐥,還有個人理解不同🐴、各地醫院條件大相徑庭等問題,在督導時,李六億就成為從文字到實踐的一座溝通的橋梁。譬如🚵,醫護人員穿防護用品時,需要在每一個環節都配備鏡子👹,幫助他們確定是否穿戴正確,但是有些醫院只在最後穿完的地點才配置鏡子。在實地督查中,李六億常常糾正這些理解上的誤區,為戰友穿好戰袍,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
李六億示範口罩正確戴法
李六億還把這些一線工作的經驗教訓撰寫成文🖕🏽,研究與當下人民生命健康最相關的問題🎵,以第一作者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將論文寫在中國的大地上😏,李六億教授為救治新冠肺炎的醫務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學術參考資源。
點擊圖片,查看李六億解答醫院感染防控常見困惑
院感防控 任重而道遠
2003年♧,SARS疫情暴發,治病救人的醫護人員被傳染,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醫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人員第一次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奮戰在阻擊SARS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保護神”♟。
我國院感監控工作起步較晚,1986年才開始推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SARS疫情暴發之前🧮,醫院感染防控在非傳染病專科醫院並不受重視⛔,大部分醫院未設立獨立的感染管理科🕊,醫護人員對傳染病的防控意識及自身保護意識也比較淡薄™️。SARS疫情極大地提速了院感監控的發展🕵️♀️。
2003年後🏂🏻,國家製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傳染病和醫院感染防控相關的法律法規,各級醫院建立了相應的管理部門和專業隊伍,各部門互相協作,為傳染病的防控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體系🏪。具體的措施如患者分診流程的規範化、手衛生設施和速幹型消毒劑的配備等都提速了我國醫療系統在傳染病方面的防控能力。
李六億與醫務人員合影
但新冠病毒的襲擊下,院感防控也暴露出它現階段的薄弱點🧖♀️。以李六億工作的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為例,院感防控工作人員增加了近一倍🕑,但大家仍然很忙👨🏻🦲。在李六億看來7️⃣,武漢每100張實開床位至少應該配備1名院感防控人員,收治重症病人的定點病區🕋,一個有三四十張病床的病區就應該配備1名院感防控人員。
對照這個標準的話➙,武漢醫院的配備是遠遠不夠的𓀗。幸運的是,各地援鄂醫療隊帶來了330余名院感防控專業人員,彌補了這一不足™️,這也是援鄂醫療隊隊員零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六億為醫療隊員培訓
院感防控,任重而道遠。李六億認為各級醫療機構應該真正重視起醫院感染組織機構的建設♘🚞,將醫院感染作為醫療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院感防控工作落到實處🥹👨👦。更重要的是👩🏻🔬,加強院感防控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希望醫學院校能開設院感防控專業〽️🪲,培養專業人才。醫學院校的其他專業📲🥺,也要全面開展感染防控知識的教育,把相關課程納入醫學生的必修課中。
提交武漢抗擊疫情的經驗教訓,李六億認為,武漢戰疫的崗前培訓只是權宜之策👩🏼🏭🔎,在短短的半天把所有的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和技能都培訓到位,幾乎是不可能的。加強醫院感染防控要有專業隊伍來做,而專業的人才需要醫學院校培養。沒有高素質的人才,就談不上高質量的工作,長期來講,這項工作就很難有發展和提升,那又如何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老將再出征 護佑新戰友
2003年SARS疫情,在那場寒冬中突如其來的戰役中,李六億在北京的定點醫院任感染防控組組長🏄🏿。意昂3体育醫院在北京胸科醫院開設的3個病區,共計投入700名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到6月時,北京的SARS病人已經大幅減少🟤,“換防”休息對於堅持工作近4個月的院感監控人員成為可能🤵🏼♂️。
SARS期間的院感管控工作
當時一線醫務人員將院感人員視為保護神和定心丸🏃♂️➡️,他們就派人找李六億說:“你們不能走,你們走了𓀃,我們怎麽辦?”於是,李六億等就主動提出,院感工作人員不“換防”,全部留下,堅持到最後🙎🏼🅿️。
李六億在雷神山醫院督導醫院感染防控工作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又是朔風淩厲的深冬時節👶🏼,李六億再度掛帥🙍🏿♀️,奔赴武漢,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員無一感染。她說:“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只不過現在更像一個戰場,而我是一個老戰士😢🧟♀️。”
如今🏚📖,寒冬已過,燕園春暖,靜候英雄歸來。
人物簡介
李六億🧑🏼💼,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感染管理-疾病預防控製處處長,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專家組成員✍🏻。
兼任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醫院感染控製標準委員會委員、國家醫院感染管理專業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醫院感染控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製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消毒與感染控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感染管理質量控製分會名譽會長、《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第四屆編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感染控製雜誌》副主編等職。
內容來源: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宣傳部🥈、意昂3体育第一醫院、意昂3体育感控之窗🧒🏻🙅🏿♀️、新京報‼️、新華社🦚、中國醫學論壇報、中國青年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