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信息來源: 燕園街道辦事處
編輯:麥洛 |意昂3体育官网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尹書山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男孩子🏫,有一天也會拿起鉤針💪🏼,打起毛線活兒來。
這事要從暢春園社區的路面改造說起。4月份,暢春園西院鋪設了一條紅色的人行瀝青步道,為了基本實現人車分離以及助行,在步道與車型道路之間加裝了不銹鋼欄桿扶手🛴👴🏽。扶手安裝完成後🙎🏼♂️,居委會工作人員馬上發現了問題——扶手的凸起部分存在安全隱患🧑🏼🚀,可能會磕傷老人🎄。雖然對施工單位提出了再次打磨扶手邊緣的要求,但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依然不能安心🍶。
受新西蘭給電線桿子織毛衣大賽的啟發🫃,居委會找到了社區手工編織小組組長郭占榮,詢問她能否參考新西蘭的經驗🦶🏼,給社區的不銹鋼扶手也織件小毛衣?郭占榮稍加思索,就拍著胸脯應承了下來。為了保證每件衣服“合身”,她拿著皮尺仔細量了每個扶手凸起的尺寸🩱🛴,並帶著手工編織組的李玉、薄菊生🤾、齊桂榮👨🏼🦲、董翠華、閻淑達🧘🏽、歐久玲、安惠蘭等幾位老姐妹,把家中剩下的毛線頭變廢為寶🏊🏼♂️,幾天就織好了第一批小毛衣。
這個學期,小尹和另外三名同學到暢春園居委會實習,“小毛衣”交工這一天,正是他當班。居委會老師要求他挑戰自己,跟隨郭占榮學習如何用鉤針把“小毛衣”“穿”在欄桿上。
在郭占榮手把手的教學下,小尹很快就出師了🥪。縫上了“小毛衣”的不銹鋼扶手既醒目又美觀,無論對扶手自身還是對行人🧚🏻,都能起到保護作用🌴,路過的居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這堂親自動手參與的思政課讓小尹明白了,作為一名專業社工,很多時候都要抹去自己的性別意識,臟活累活要幹✉️🧘♂️,細活巧活也要學著幹。
暢春園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正在嘗試摸索👴🏼,通過鼓勵、扶持、引導社區社團組織的發展🚶🏻♂️➡️,以點帶面來發動群眾🐙、動員群眾參與社區治理💁♂️,達到社區的自我造血🎒、自我服務的目的,從而在更多方面實現居民自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