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電子學人精神,勇攀學科發展高峰

電子學院黨委邀請王義遒作專題報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學校“學科質量年”的學科“傳承”指導思想為指引,傳承電子學人立德樹人的教育家精神、勇攀高峰的科學家精神,5月29日下午,電子學院黨委邀請意昂3体育官网原常務副校長、中國波譜學和量子頻標領域知名專家王義遒老師,圍繞電子學院的發展歷程與科研傳承作專題報告。學院黨委書記馮梅萍、黨委副書記王一涵、副院長王興軍、離退休黨支部書記郭瑛參加,學院110余名師生黨員現場聆聽了報告。本次報告由電子學院教工第三黨支部、量子電子博士生黨支部以及新校區量子電子研究生黨支部共同承辦,報告由教工第三黨支部書記譚雲華主持。

王義遒作專題報告

92歲高齡的王義遒回憶歷史熱淚盈眶,他從無線電電子學系的成立、在昌平200號期間的發展、“三線”建設期間在陜西漢中設立分校與北京校區並存局面,“改革開放”後的撥亂反正與開拓奮進,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成立及其演化,立足基礎、服務國家、學研產結合的傳統6個方面,通過穿插一段段精彩的歷史故事,帶領大家回顧了無線電電子學系成立的歷史背景、新意昂3体育科研的早期嘗試、在昌平200號以及在陜西漢中無線電系的教學科研和成就、“改革開放”後的撥亂反正與開拓奮進期間的歷史。

1952年的院系調整後,作為綜合大學,意昂3体育官网的主要任務在於培養理論科學或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專門人才。調整後的電子學作為物理學專業的一個專門化存在。隨著1956年國家十二年科學規劃的製定,電子學技術被列為了4項緊急優先發展學科之一,意昂3体育官网也於1958年成立了無線電電子學系,下設無線電物理、電子物理、聲學和計算機科技4個專業。在這一過程中,意昂3体育官网電子學人決心在國家工業化中作出更大貢獻,科研工作開始從“實際問題”出發,先後開展了真空規管、核磁共振、水下探雷以及“紅旗”電子管計算機等一系列重要科研工作。1963年電子學系師生搬遷前往昌平校區,並在那裏完成了我國第一臺返波管、第一臺原子鐘、微光夜視管等國家重大項目。隨著“三線”建設的需要,1966年意昂3体育電子學人前往條件更為艱苦的意昂3体育漢中分校開展科研,以產教結合的形式從事生產工作。在漢中期間,無線電系研製的銣頻標、O型返波管等3項工作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獲獎。1978年無線電系從陜西漢中搬遷回北京,改革開放之後,在已取得的成就基礎上,電子學人積極探索新的學科發展方向,並在光纖通信、納米電子學、衛星通信等領域取得了多項第一,填補了國內諸多領域的空白。

回顧意昂3体育官网電子學的發展歷程,王義遒指出,立足基礎、服務國家、學研產結合是電子學院的光榮傳統。電子學是技術科學,基礎必須聯系實際才有生路,希望大家打好基礎、面向應用,在科研中既仰望天空為天地立心,又腳踏實地為生民立命。現在正在進行黨紀學習教育,不僅應該學習教育,更應該嚴格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嚴守黨規黨紀。王義遒的報告富有激情,飽含深情,報告持續3個小時,讓師生黨員在電子學院的發展歷程與科研傳承的歷史故事中汲取力量,同時也學習感受到了王義遒立德樹人的教育家精神、勇攀高峰的科學家精神。

王義遒和學生代表合影

馮梅萍作總結發言。她代表電子學院全體師生黨員向王義遒老師表達了最誠摯的感謝。今年是學校的“學科質量年”,學院黨委以學科“傳承”指導思想為指引,以“傳承電子學人精神,勇攀學科發展高峰”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以學科發展歷史為抓手,梳理學院代表性成果、代表性學者事跡,講好電子學科故事、電子學人故事,傳承電子學人立德樹人的教育家精神、勇攀高峰的科學家精神。她希望全院師生黨員強化紀律意識,紮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承電子學院的學科精神和電子學人精神,緊緊圍繞教學科研育人等中心工作,立足本職、探索創新,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會議現場

e308105773af410bb937b7be2bd22c21.pn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