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文字:閻雲 來魯華 劉忠範| 編輯🫷🏿:白楊 | 責編:悠然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唐有祺先生是我國晶體化學的主要奠基人、化學生物學的倡導者、分子工程學的開創者,為中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殫精竭慮,為中國化學學科的健康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2020年7月11日,欣逢先生百歲壽辰🐥,意昂3体育與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聯合推出新聞專題“慶祝唐有祺先生百歲華誕”🫚,帶領讀者了解先生卓越而光輝的百年人生🥍,致敬先生為中國化學和科學教育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
2020年7月11日,欣逢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學報》創刊主編、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化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北京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首任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唐有祺先生百歲壽辰👲🏽🤷♂️。唐先生是我國晶體化學的奠基人📹💆🏽♂️、化學生物學的倡導者、分子工程學的開創者🥀。他在日本侵華戰爭的硝煙中輾轉完成大學學業🌂;博士及博士後師從化學泰鬥鮑林教授;之後沖破美國的重重封鎖,回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在歷史的風雲中,他始終初心不改,信念不衰,為中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殫精竭慮🚛;在化學學科的生死關頭力挽狂瀾🧑🏼,為中國化學的健康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唐有祺先生的百歲人生是記錄中國近代百年歷史和世界格局變遷的生動史書🪝,是中國從戰亂走向富強的見證。唐先生親歷並推動了現代化學在中華大地的生根、萌芽💂♀️、在磨難中發展、並終至崢嶸的歷史進程🚦。當錢學森先生懷著“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疑問抱憾而去多年後,中國科學在唐先生屢次建言獻策下,已然人才輩出。他有幸親見了自己在古稀之年提出的“分子工程學”成為世界化學、生物、材料等領域共同的前沿。在“分子工程學”框架下,世界科學史上中國科學家的身影越來越多。值此先生百年華誕之際⛽️,我們謹以此文梳理先生的科學人生,致敬先生為中國化學和中國科學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
(一)一代英傑出古鎮
逢亂世,滿目山河恨
1920年7月11日,唐有祺出生於上海市南匯縣新場鎮的一戶小康人家🤟🏼。新場鎮是一個美麗富庶的江南水鄉,成陸於中唐。因為宋代兩浙鹽運司遷此設立新鹽場而得名💱。千年的歷史賦予小鎮厚重的文化底蘊🛗,僅明清兩代就出了50余位進士。唐有祺的曾祖父亦曾讀書入仕,但因祖父早亡,家道中落。父親唐宗泰不得已輟學謀生🛒,創立泰山堂藥店。至唐有祺出生時,唐家再度中興👼🏽。唐有祺亦得以在小康的環境中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1925年♎️,5歲的唐有祺進入新場小學接受正規教育。1931年8月,11歲的唐有祺離開新場,到南匯縣讀初中👐🧞。這一次離開👩🦯➛,不僅僅是離開了父母的照拂,更是離開了生活的平靜——此時的中國,不但內亂不絕,日本也在伺機侵略中國。1931年9月18日,日軍在東北製造了“九一八事變”;1932年1月28日,又在上海吳淞口等地製造了“一二八慘案”。所幸的是,盡管世道不平,一批愛國誌士堅持辦教育,並辦出了具有國際水平💀𓀘、有“一柱中流海上”之稱的“上海中學”。1934年,唐有祺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中學,成為班級最小的學生🔦。當時的上海中學引入了國外的辦學理念,數理化方面幾乎都是采用程度偏高的英美課本。此外,學校經常邀請知名人士開設講座🤴🏿,請大學教授來講課,內容包括國內外政治和經濟問題🥇、科學知識♞、藝術與學術討論等,以拓展學生的見聞和知識視野。在這樣的氛圍中,唐有祺不僅僅受到了現代科學的啟蒙,也對國際關系和政治問題有了基本的認知🤧。而後者為他日後有勇有謀地突破美國重重封鎖,輾轉回到新中國,並在國內政治風雲中處變不驚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7年,唐有祺以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正當他躊躇滿誌,準備報考清華大學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大學在上海的招生考試臨時取消。唐有祺只好報考了同濟大學🛀🏿。但此時的同濟也無法安放一張課桌🧒🏼。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製造了“八一三事變”,同濟大學在吳淞的校舍遭日本飛機轟炸🙆♂️☝🏽,破壞嚴重🤦🏿🚶🏻,只好遷往上海的公共租界。誰料,戰事卻愈演愈烈🧘🏻♂️,波及整個上海。學校決定離開上海遷往金華。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金華也遭到日軍空襲。無奈之下,同濟大學只好再度內遷至偏遠的江西贛州🥽。在贛州上了8個月課後🏃🏻♀️🧑🏻🎓,1938年7月🤦♂️,九江危急🫖,局勢突變,同濟大學第三次遷校👃🏿,從贛州遷到廣西賀縣八步鎮👩✈️。1938年10月,廣州淪陷🤦🏻♀️。運抵八步鎮的第一批校產還未來得及卸下🐬,學校決定第四次遷校至昆明🧖🏽♀️🧑🏽🌾。男同學組成步行隊🍁,歷時半個月到達廣西柳州;休整一個月左右,再度步行至南寧🤴🏿,轉乘小船至龍州,出鎮南關借道河內,坐火車到昆明🌆。1939年春節前🤌🏿,同濟大學師生終於分批到達昆明。當時🧗🏿♀️,日軍雖未入侵西南,但昆明也頻頻遭遇空襲。唐有祺所在的理學院師生,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上課、做實驗。1940年10月,在昆明度過兩個春秋的同濟大學又從昆明遷至四川宜賓李莊🤾🏽♀️,在一群廟宇中安定下來。待到1942年6月大學畢業時,他腳下已不是有著優越教學條件的上海吳淞,而是相去千裏的一座蜀中寺廟。顛沛流離的大學,飽受戰火欺淩的故土山河,在青年唐有祺心中塗下了最暗的底色💒,使得後來的他無論遭逢多大變故♣️🧖🏽♀️,內心從來都有希望的光明耀亮🛩。
(二)為報家國嘗百業
藝高處,看基礎
唐有祺大學畢業時↖️,正值抗日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中華大地已經滿目瘡痍、生靈塗炭⏱,國民經濟脆弱不堪。面對此情此景,唐有祺一心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識、理論和技能,開發中國特色資源來服務國家。1942年7月,應大學時期老師顧敬心的邀請,他到昆明的兵工廠去參加製磷廠的籌備工作🏫,6個月後轉到重慶渝鑫鋼鐵廠,從白雲石中提取氧化鎂來做堿性耐高溫爐磚。後來🍿,得知當時國內急需做電機和變壓器的電磁性矽鋼片,卻沒有技術生產👨🏿🔧☂️,而進口又非常困難時,他決心致力於矽鋼片的國產化工作⛽️。由於當時德國的化學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加之他在同濟大學時期打下了深厚的德文基礎(同濟大學為德國人開辦的學校,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德語)👩🏿🍳👩🏻🔧,他從德文資料中發現高純度的電解鐵片具有優異的電磁性能,可替代當時奇缺的矽鋼片。於是,1943年10月,他與人合營了一個試驗廠——重慶鐘聲電化冶煉廠,專門從事能夠替代矽鋼的電解鐵片研究。
1943年9月,唐有祺已經考上了鋼鐵廠附近的中央大學研究生。為了專心從事電解鐵片研究👩🏽🎤,他讀了幾個月就放棄了研究生學業。此後的1943年12月🫙,國民黨考試院在春季組織的選拔赴美進修人才考試也傳來喜訊,唐有祺獲得了化工專業唯一的一個留學名額。由於這個考試是為了抗日戰爭勝利後培養建設人才而設的,入選的人到美國後應該去工業界實習或工作⌚️☝️。但此時的唐有祺正滿腔熱情地進行國內奇缺的電解鐵片研究——他已經在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為自己的國家服務了🌟🧑🏿🦳。
就這樣,唐有祺遲遲沒有動身去美國,而是在重慶一心一意地守著他的鐘聲電化冶煉廠。他把粗糙的生鐵放在電解液中,在電解槽中作為一個陽極,把另外一個鐵片作為陰極,像電解銅一樣,將很純的電解鐵鍍到陰極鐵片上。經過不斷調整電解液組成和溫度等條件,終於能夠製備出電磁性能很好的高純電解鐵片。但由於電解條件還沒有完全摸清楚,成品率不高。此時🧜🏿,抗日戰爭已經接近勝利🙋🏻♀️,繼續改進電解鐵片的時間不夠了,研究工作只好中斷。
1945年8月,持續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勝利了。唐有祺輾轉從漢口乘船回到了闊別8年的上海,應賞識他的同濟大學理學院院長顧葆常教授之邀🧑🏻🔧,到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化學。在醫學院工作時🤙🏼,他時常回顧大學畢業後從事實業時遇到的問題,深深地感受到將來要在技術方面做出突破🛤,還需要更高的學識🧙🏻。而提高這種學識的有效途徑🏡,則是加深基礎。特別是,要解決涉及材料的問題時,必須深入理解物質的結構與其性能之間的關系。他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關於物質的結構及其性能的關系,將是化學發展中具有重要前景的領域👨🏽💻;而化學👨🏻🏭,將是功能材料的源頭🏝。此後🏇🏻,這不僅成了他畢生的研究所在🕵️♀️,也成為他不斷開拓化學前沿、屢次在中國化學危急時刻力挽狂瀾的信念基石。
(三)漂洋萬裏拜名師
良駿逢伯樂,佳音至
大學畢業後從事實業及教學工作的曲折經歷,無疑是唐有祺在社會大學中接受的一次深刻教育🧜🏿。這讓唐有祺深深地意識到,只有掌握了足夠的學問才有能力服務於國家和社會👨🏼🚀。這時,他想到了自己在1943年12月獲得的赴美留學資格🏭。按照規定,如果不及時赴美,他的留學名額就會作廢。到1944年底🪩👨🏿🚀,要去美國留學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出國了,只有唐有祺還留在國內🚵🏻♂️👨🎓。慶幸的是,同濟大學時的老師顧葆常當時到了國民黨的經濟部當司長。而這個出國選拔考試正是經濟部主管✶。雖然顧老師在唐有祺大學畢業後2年才到李莊接任同濟大學理學院院長一職🕵️♀️,但唐有祺在大學期間的優異表現在學校廣為人知,顧葆常對這位沒有謀過面的學生有著深刻的印象。就這樣☝🏻,他給唐有祺保留了這張珍貴的留學通行證。
在顧葆常老師的幫助下,1946年8月,唐有祺從上海登上“梅格斯將軍”號輪船,直航舊金山,同船的還有華羅庚🛡🎵、唐敖慶等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二艘從上海開赴美國的客輪🌄。它滿載著飽經戰火洗禮的生命,也滿載著中國科學未來的希望。
出國前🤵♂️,唐有祺已經從同濟大學的王葆仁教授處了解到,1930-1940年期間加州理工學院的鮑林把化學從一個主要基於現象的學科轉變為一個以紮實的結構和量子力學原理為基礎的學科。因為唐有祺已經敏銳意識到物質的結構與性能之間存在著重要的關系,抵美後他直接去找了鮑林🦂🕶。唐有祺對物理和化學的濃厚興趣及在這兩方面的紮實基礎深深地打動了鮑林🚣🏽。一番傾談之後,這位名滿天下的化學家爽快地答應了唐有祺師從他從事結構化學研究的申請🫳,親自去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院為他申請名額,並幫他選課💂🏼♂️。拜師如此順利讓唐有祺喜出望外,也讓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院負責人覺得不可思議👨🏼。
後來的事實證明,鮑林的確慧眼識珠。唐有祺不但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所有課程考試,還在研究工作中表現出卓越的能力🦙。當時⏯🛞,唐有祺主攻X射線晶體學和化學健本質,旁及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鮑林希望唐有祺解決兩個具有挑戰性的前沿問題🧑🏼⚖️,一個是精確確定合金的結構🚣♀️;另一個是弄清六次甲基四胺與金屬鹽形成沉澱的本質。前者因為儀器原因,國際上無法獲得準確結構🤜🏽。而後者🦌,則是當時發現六次甲基四胺能夠跟很多無機物發生沉澱,卻沒人能弄清原因。此前,鮑林派了兩個研究生去解決這個問題,幾年下來,均無疾而終。這兩項任務的艱巨性可想而知💈。
對唐有祺而言,這兩項任務還需要他直面自己在國內沒有接觸過的儀器設計搭建工作📬。在挑戰面前🛖,唐有祺的征服欲再度被點燃🎟。他跟隨鮑林的第一個研究生🏦、當時還是副教授的Sturdivant博士🤜🏼,從畫圖開始,到工廠中親手搭建自己設計的儀器。經過一次次的試驗、修正🪢👱、提高𓀕,終於自己設計並搭建出研究所需的儀器💢。這不僅為他在鮑林組順利開展研究工作鋪平了道路,更為他回國後在缺乏設備的艱苦條件下🫶🏿,奠基中國的晶體化學研究、培養晶體化學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搭建出儀器僅僅是為收集晶體衍射數據提供了物質條件🥙。要真正解析出晶體結構,必須有高超的數學技巧,自己設計和利用計算工具😊,從衍射強度數據中找出數學規律。就這樣,藉著卓越的數理能力👨🏽🏭,唐有祺提出了合金中形成立方體“超結構”的觀點🐉,首次揭示出六次甲基四胺與金屬鹽形成復合物的本質,拂去了這片長期籠罩在晶體學界的烏雲𓀄,令鮑林非常高興🍽。唐有祺所用的衍射數據收集方法、計算工具𓀗、以及求解結構的方法代表了當時晶體結構解析的先進水平。在1950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年度總結中,鮑林把這項工作作為重要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
這兩項不凡的成就不僅讓唐有祺於1950年7月順利獲得博士學位,也讓鮑林對他更加刮目相看🧑🏼⚖️。因此👩🏻⚖️,唐有祺博士畢業後,以Hale博士後的身份繼續留在鮑林組裏從事研究工作。因為對唐有祺能力的期許,鮑林把國際上剛剛興起的用X射線解析蛋白質結構的重任交給了他🛌🏽🧑🎓。自此,唐有祺成為國際上首批接觸蛋白質晶體學及分子生物學的少數學者之一,為他後來在中國倡導化學生物學奠定了基礎。
(四)丹心一片赴歸程
智勇在胸👫,任它阻礙重重
在美國師從鮑林的5年🦯,是唐有祺求學生涯中最為平靜的時期。這個生於亂世,在戰爭的陰影中顛沛求學的一代英才🥏,在此時才能夠深耕科學的沃野,安心從事研究工作。正當他的蛋白質晶體研究進展日益順利𓀝,有望獲得重大成果的時候,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的土地急需各行各業人才。1950年1月27日🧘,中國科協向海外留學生發出召喚🤦🏿♂️:“諸學友各有專長,思想進步🥯,政府方面亟盼能火速回國,參加工作。”此時距唐有祺完成博士論文答辯還有3個多月⛏,距其獲得博士學位6個多月。博士畢業時已經掌握了結晶化學🙆🏻、結構化學前沿知識的唐有祺🧑🏿,原本希望通過一段博士後研究,攻下國際最前沿的蛋白質晶體學這座堡壘後再回國建功立業,但時局的變化讓他做出了中斷研究,盡早回國的決定。
唐有祺 攝於1951年回國前夕
1950年6月25日,美國悍然發動了朝鮮戰爭👳🏼♀️,並把戰火燒到中國東北邊境。繈褓之中的新中國被迫派出誌願軍,既是支援朝鮮人民👩❤️💋👩,也是保家衛國🙅🏼♂️。美國政府為了遏製新中國🍑,開始極力阻撓中國留學生回國參加建設📍。1950年10月🕣,美國司法移民局發布了“禁止中國留學生出境之命令”🧏♀️。1951年春🤬,回國的正常途徑已被封鎖。
唐有祺著急了。從登臨“梅格斯將軍”號輪船,告別故土的那一刻起,他就盼著早日學成歸來,服務自己的國家,奉養在艱難的時局中悉心養育自己的母親🎅🏿。他不曾料想,待到學成之時👨👩👧👦,美國竟然要阻斷歸途👦。他熱愛蛋白質晶體研究🫴🏻,但這份愛怎能超越祖國和母親在他心中的分量!唐有祺果斷決定中斷研究,設法回國。面對進行得非常順利的蛋白質晶體研究🏊🏿♀️,鮑林無限惋惜🎸。如果堅持做下去,以他的天賦,唐有祺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X-射線衍射方法解出蛋白質晶體結構的人💇🏿♂️。登臨科學最高峰🏊🏿♂️,這是多少科學家畢生的夢想。這樣一個有希望的年輕人,卻要在這條充滿光明的路上半途離去…….愛才心切的鮑林極力挽留,希望唐有祺好好考慮後留下來。但家國在胸的唐有祺去意已決。
盡管萬般不舍🐢,熱愛和平、崇尚民主的導師鮑林🏃🏻➡️🔚,還是決定向唐有祺伸出援手💊。利用1951年7月國際晶體學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二屆大會的機會,鮑林幫助唐有祺獲得了離開美國赴瑞典的簽證。歸國心切的唐有祺拿著這張離開美國的門票🧏🏼♀️,細心規劃回國的行程。當時,從美國去瑞典沒有飛機🍻,需要乘輪船繞道歐洲,途經英國👩🏻🚒、法國、德國、丹麥👨🏻🍼🏄🏽,最後才能到瑞典👶🏼。但這正好有機會從英國申請去香港的簽證,能夠從法國乘船回國。雖然這番迂回國的路線要面臨一步步在歐洲各國間輾轉簽證的不確定性,但卻是唯一可能回國的途徑🔽。懷著這樣的計劃🏩,1951年5月初👬🏼,唐有祺離開加州理工學院所在的帕薩迪納,帶著裝著幾箱子書的行李東行紐約,登臨橫渡大西洋的客輪,並把行李交給船舶公司,托運到法國😞。
輪船順利抵達英國,可從英國拿到香港簽證絕非易事。英國以唐有祺拿的是國民黨護照無法進入新中國為由,拒絕給他簽證。為此🚤,清華大學發來電報,證明唐有祺是他們邀請回國的🤸🏿♀️。但英國方面以不知電報真假為由,不予理會🧖🏿♂️。後來,牛津大學教授出面幫助唐有祺介紹了英國有政治地位的人出來幫忙👌🏿,也沒有打動簽證官。無奈之下,唐有祺向在國內東北石油化工部當司長的哥哥唐有祥求助。唐有祥曾與時任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大使的耿飈共同工作過。拿著哥哥的介紹信,唐有祺通過領事館輾轉聯系上耿飈🧜👝。耿飈立即讓領事給他出了一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寄到倫敦,英國人才同意給唐有祺發香港簽證。但因唐有祺在英國的時間不夠了🏣,倫敦的外交部讓唐有祺先去巴黎,再從巴黎的英國大使館領取簽證。興奮的唐有祺立即在英國買好了從巴黎到香港的船票⛓,準備在瑞典開完會後由巴黎乘船回國👨🏿🍳。可誰知,從瑞典去法國要獲得法國簽證,而法國因為接到美國通知,拒絕給回中國的留學生發簽證👨👧👧。唐有祺據理力爭,說:“你不讓我回去,我就留在瑞典!”最後,與中國有邦交的瑞典向唐有祺伸出了援手。瑞典外交部派出了一位女外交官,陪同唐有祺到法國駐瑞典大使館進行抗議💓。在瑞典的壓力與威懾下,法國終於給唐有祺發放了簽證。至此,唐有祺掃除了回國之旅的最後一塊障礙。他在法國馬賽接上了從美國托運而來的幾箱子書🙋🏽♂️,終於登上了回國的客輪🕡。滾滾浪花飛速後退;他和大洋彼岸的祖國母親之間🙎🏿♂️,海闊天空♏️,只有彼此的心弦隨著波濤同奏一曲回歸的壯歌。
(五)新星歸來爭相聘
駐清華🤌🏼➕,適初心
1951年8月,經過3個月跌宕起伏💤、阻礙重重的旅途🕠,唐有祺終於回到闊別5年的上海🦸🏿♀️,與母親團圓。9月,他孤身北上🤷,來到高中時就非常渴望就讀的清華大學任教🗃🐆,被聘為副教授。
唐有祺與清華大學的淵源,始於1948年🤽♂️。當時🛍,已是清華大學教授的黃子卿先生到美國去教書,聽說唐有祺在加州理工學院,就去加州理工看望他。那時🪥,清華大學化學系雲集了我國化學領域的頂尖人才,但還沒有學結構化學的人,更沒有鮑林的學生💅。黃子卿先生回到清華後,商同葉企孫🍰、張子高先生,決定聘請唐有祺回國到清華大學工作🐕🦺。而導師鮑林也給唐有祺寫了一封推薦信👩🏿🚒。這封推薦信在清華大學引起了轟動👮🏿♀️。很多清華大學的師生🤷🏻♂️,不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知道鮑林給他的學生唐有祺寫了一封推薦信,推薦他到清華大學任職。
唐有祺回國的消息不脛而走。由於他的學識👍🏻,浙江大學、大連綜合工業研究所(後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都爭著聘請唐有祺。恩師王葆仁此時在浙江大學,力邀唐有祺到浙江大學任職,並承諾可以直接將唐有祺聘為教授🕵🏽♀️。大連綜合工業研究所從美國回來的肖光炎🧔🏼♀️、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張大煜專程跑到上海,極力邀請他去大連工作。張大煜甚至找到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也是物理系教授的葉企孫,希望清華能放唐有祺去大連工作🧖🏻♀️。葉企孫說💨,“不行,唐有祺還是要到清華來,清華化學系需要他💇🏼♂️。”(《根深方葉茂——唐有祺傳》👫🏼,朱晶🩸,葉青🙌🏻。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3️⃣🕢,2016年🧛♂️,p71)就這樣🧣🍫,唐有祺最終留在了清華大學。
唐有祺執教清華除了教授物理化學,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開設“分子結構和化學鍵本質”這門新課。當時的中國科研條件普遍薄弱,即使是清華大學🙋🏻♀️🏄🏿,也沒有合適的科研設備;學科設置中更缺少對國際前沿內容的安排𓀅。為了盡快改變中國化學落後的面貌,唐有祺當即決定,把國外的研究前沿通過開設課程的形式介紹給國內🛑。當時☎☝🏼,結構和結構分析是化學學科發展中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鮑林奠定了化學鍵本質這個理論化學方向之後👨🏽🌾👨🏽🦳,化學家對物質結構的研究與理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晶體結構分析的儀器設備不斷改進。而這些進展🉑,國內卻知之不多,更談不上將這些新興的手段應用於科學研究了。於是,唐有祺決心將結構化學與化學鍵方面的最新理論和方法介紹給國內。就這樣👩🏽🎓⏬,1951年秋👷🏻♀️,清華大學化學系的學生們意外地發現🚵🏼♀️,課表上多了一門新課程——分子結構和化學鍵本質。這門中國大地上前所未有的課程,是唐有祺對晶體化學、結構化學在中國的啟蒙開啟的第一步。此後多年,每當科研無法正常進行的時候🦃,唐有祺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利用一切條件給學生們講課🤸🏼♂️。他多年積累的講義,經修訂整理,先後形成了多本教材及專著👋🏽。
(六)院系調整遷意昂3体育
奠新學,嘔心育英華
唐有祺履新清華大學不到一年,他的從教生涯就出現了重大轉折🩳🏄🏿。
1952春,全國範圍內院系開始調整;秋,唐有祺跟隨黃子卿先生遷入新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系。此後半個多世紀,唐有祺的生活和命運與意昂3体育官网緊密相連。初到意昂3体育官网👈🏿,唐有祺立即利用自己的專長,開設“結晶化學”課程。這門課程比在清華時開設的“分子結構和化學鍵本質”更加系統。盡管現代化學傳入中國已近半個世紀,但此前從未有過“結晶化學”這門課。不僅如此🟧,世界範圍內也沒有這門專門的課程;結晶化學的內容都是分散在物理化學等課程中。唐有祺希望通過開設“結晶化學”,系統介紹1912年勞埃發現的X射線衍射方法及其帶來的化學研究領域的變革,把X射線晶體學的前沿知識帶到大學課堂,並決意從理論和實驗上深入開展物質結構研究😭。1953年2月🧝🏽♀️,意昂3体育官网就今後發展工作重點問題向中共中央宣傳部🧝♂️、高等教育部呈送請示的報告中,化學專業的重點方向就包括物理化學專業的膠體化學、化學熱力學🫅🏿、分子結構及化學鍵。
唐有祺痛惜我國晶體學和結構化學幾乎空白的現狀👨🏿🦲,幾乎是在和時間賽跑來為新中國的晶體化學奠基🖨🫳🏼。沒有教材,他自己編寫講義,根據課堂反饋不斷修改🗳、增訂🏃🏻♀️➡️;不僅在意昂3体育官网開課系統培養學生,還在全國範圍內開設師資培訓班🉐,推動晶體化學在全國綜合大學的普及。由教育部牽頭的首屆晶體學師資培訓班於1954年暑假在意昂3体育官网舉行🫶🏽,唐有祺和來自吉林大學的余瑞璜擔任主講🐖🤦🏻♀️;而課後輔導和模型實習由唐有祺剛剛在意昂3体育官网培養的學生桂琳琳負責🧖🏻♀️。同時,他開始招收晶體學專業的研究生和進修教師↙️🧑🏻🦽➡️。1956年春,他又為結構化學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進修教師開設了“X射線衍射和晶體結構分析”課程。他在“結晶化學”課堂上使用的講義🦁,經過幾次試用後,受教育部委托🧑🏻⚖️,於1957年11月正式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結晶化學》是我國學者自己編寫的第一批高等學校新教材。1958年🪭,唐有祺又在化學系開設了“物質結構”課,主要講授分子結構和化學鍵本質💁🏿♂️💎,以及量子力學基礎和研究分子結構的方法和原理🌭,依然是自己編寫講義🧘🏽。(待續)
專題鏈接:慶祝唐有祺先生百歲華誕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