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院系巡禮 | 守正創新,打造卓越——基礎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編者按: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教育部將於2022年對意昂3体育本科教學工作進行審核評估🌶。各本科教學院系結合審核評估工作要求進行了充分準備,系統總結提煉院系本科教學工作目標定位、體系設計🧓🏿、質量保障🤾🏻‍♀️、學生發展等相關工作🤲🏿。為進一步展示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教務部聯合新聞網開設《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院系巡禮》專欄👴🏿,梳理院系教學改革和建設的特色,供各單位學習交流。

基礎醫學院於1977年開始招收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為國內最早開設該專業的學院,並於2001年設立國內首個基礎醫學八年製專業。在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學院將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和強基計劃相結合,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國際視野🧍🏻‍♀️🔊、深厚醫學基礎的科研和教學領軍人才以及引領醫學發展的卓越醫學科學家、醫學教育家和醫學戰略家為目標,秉承八年一貫✨,本博融通的原則🔓,教育教學一體化,註重交叉融合,實施“以科學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基礎醫學+X學科融合課程體系”,形成了基礎醫學專業拔尖人才培養體系✝️。

德育為先💁,教育教學一體化

學院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方案,將教書育人與醫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相結合🤥,構建具有學院特色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專業建設與思政教育建設協同育人🧏🏿,將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專業培養方案,要求本科基礎醫學課程必須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同時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政育人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推進教師全員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實踐與研究。加強評價體系和激勵機製建設,從師資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和督導內容等多個層面保證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落實🧑🏼‍💼🎨。

學院以學生成長需求為導向,五育並舉🤷,著力推進第二課堂建設💁🏻‍♀️。從醫學生的特質與需求為出發點,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素質拓展提升、社會實踐鍛煉、誌願服務公益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堅持五育並舉🐑🔬,著重依托學術、文藝、體育🆚、實踐、誌願服務等方面,以品牌活動為基礎🖌,開展豐富的學生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空間🐨,搭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平臺☣️。

經過不斷建設𓀋,基礎醫學專業被評為意昂3体育官网課程思政建設示範專業🦹‍♂️;5門課程入選意昂3体育官网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課程入選意昂3体育官网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項目🤷🏼‍♂️;“人體解剖學”課程思政建設成果顯著🛌🏽🏜,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授課教師入選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4項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課題獲得大學及醫學部教學研究課題立項🌳;1項案例獲得北京高校“三全育人”優秀成果獎工作案例類三等獎🤽🏽‍♂️。

人體解剖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證書

致敬感恩無言良師活動

擷英杯醫學知識競賽

徹底打破學科界限,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構建“基礎醫學+X”交叉融合課程體系

學院根據醫學人才培養的特點🥫,依據學科發展態勢及國家發展需求😫🔑,徹底打破學科界限👦🏿,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整合基礎醫學三大課程群⚾️,人體形態與功能⚃,包括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病理學🦹🏽‍♂️📦、生理學⤵️、神經生物學、病生理學和藥理學;醫學分子細胞遺傳基礎,包括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病原生物與醫學免疫🌅,包括醫學免疫、醫學微生物和醫學寄生蟲🦹🏿‍♂️。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全面優化,基礎與臨床、課程群內🚵🏻‍♀️、課程群間和理論課、實驗課👁‍🗨、PBL等不同教學方式全方位交叉融合🙋🏿‍♂️,實現基礎知識從結構到功能🫧,從正常到異常👉🏼,從大體到微觀的推進,全面構建“新時代基礎醫學融合課程體系”。從初級交叉應用到高級整合應用👉🏿,從理論課程到組學大數據綜合實驗🧑🏿‍🔬,將信息🏋️、工學、理學和醫學深度融合,建設醫學中的理工信課程群👨🏼‍🦰🧑🏼‍🚒。四個交叉融合課程群的建設實現了知識從記憶到理解到應用,再到批判和創新,螺旋式提升,技能和能力也不斷豐富🫲🏻、充實和立體,構建學科深度融合🤒🚣、螺旋式提升的“新時代基礎醫學+X交叉融合課程體系”🏨。

基礎醫學整合課程群教學形式

新時代基礎醫學+X交叉融合課程體系

聚焦學科交叉,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探索博雅學堂班建設💆🏽‍♀️,大力培養拔尖人才

依托“意昂3体育未名基礎醫學基地”,基礎醫學院將教育部“強基計劃”與“拔尖計劃2.0”結合,積極開展意昂3体育官网基礎醫學博雅學堂試點工作,充分發揮意昂3体育和學院的學科優勢和人才培養優勢🧑🏼‍🚀,由基地組織專家和導師團隊製訂個性化培養方案,給予全程指導,實施全過程培養🧝🏿‍♂️。

博雅學堂班在實施“以科學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基礎醫學+X學科融合課程體系”基礎上,聚焦學科交叉,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精準醫學👩‍🔬、智慧醫療、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四個方向,製定拔尖學生的培養模塊,包括大師引領👧🏿、產學融合、前沿進展🥡🔪、新興技術、學科交叉、國際交流🙇🏻、項目育人等,從專業思想🩰🐹、科學家精神、創新思維範式、前沿技術方法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拔尖學生的綜合素質。匯集最優質師資精心打造博雅學堂班專業課程和實驗課程,開設“基礎醫學前沿拓展“和“醫學中的理工信前沿拓展”🧎🏻‍♂️‍➡️,圍繞基礎醫學以及醫學中理工信的研究前沿🦦🧝🏿‍♀️,通過自學講義和文獻、翻轉課堂☝🏽、小組討論🧖🏼、文獻展示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學術交流、跟蹤學科發展趨勢和科研思維等能力,受到學生歡迎。開設“組學大數據綜合實驗”,圍繞醫信交叉領域的主要科學問題,分別針對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研究設計實驗,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掌握從濕實驗到幹實驗的整個過程🙋🏽,為培養具有“醫學+X”學科背景的復合型醫學創新拔尖人才打下堅實的科研基礎。開設暑期學校🈶,邀請多位知名學者圍繞“智慧醫學與精準醫學”主題,通過醫學與多學科交叉的系列課程和講座🧝🏻‍♀️,拓寬學生的多學科視野,為學生成長為“基礎醫學+X”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基礎醫學前沿拓展”小組討論

“智慧醫學與精準醫學”暑期學校

通過設計班級標誌,舉行開班儀式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打造“與大師面對面”活動👨‍🦽,邀請基地首席顧問教授韓啟德院士🏏、院外指導教授錢煦院士🧳、校內指導教授詹啟敏院士以及學院韓濟生院士與同學們交流👇🏽🦸🏻,通過聆聽他們的學術成長之路和人生感悟🧎🏻,增強學生對醫學研究的理解和堅定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的誌向👄。此外🎀,還組織學生開展“戶外大課堂”活動🍇,參觀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觀摩、體驗工程和醫學的前沿融合🫡,開拓視野,引導學生遠大誌向。

2021級基礎醫學博雅學堂班開班儀式

博雅學堂班“與大師面對面”活動

博雅學堂班“戶外大課堂”活動

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全面提升綜合素養和能力

學院於2008年啟動了“新途徑”醫學教育教學一體化改革🆗,以學生為中心,借鑒“基於問題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開始以器官系統為中心,以臨床問題為導向,以小組討論為形式🙋🏿,進行基礎與臨床的融合以及跨學科知識的學習,以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創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經過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完善的創新思維課程體系🤾。

基礎醫學創新思維課程體系

課程的實施大大增強了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學生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溝通表達、協作、批判性思維等綜合能力顯著提升🦊。教學相長,建成了高水平、大規模、跨學科的教學團隊,榮獲“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教學團隊”和“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稱號。連續組織八屆意昂3体育官网“基於問題學習”醫學教育交流研討會,全國累計50余個單位🙋🏿、1000余名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參加👃🏻,累計接待來訪院校近50所🐢,課程模式和經驗被國內多個院校借鑒,得到了高度認可和好評。

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證書

意昂3体育官网“基於問題學習”醫學教育交流研討會會議手冊

促進科教融合,打造系統、規範🏃🏻、全程的科研能力培養體系

學院堅持以“夯實基礎、註重能力、突出創新”為目標,以“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實驗🚥,實驗教學與創新人才互為補充”為指導,加強不同學科間的橫向聯系和縱向滲透👩🏽‍🔧,系統整合人體形態與功能、醫學分子細胞遺傳基礎🚅、病原生物與醫學免疫基礎課程群實驗課,不同層次的實驗配合融合課程群教學內容的安排👩🏻‍🚀,層層遞進,不斷深化🧝🏿‍♀️,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科研能力,形成系統的新時代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虛實結合,互為補充,積極推動基礎醫學虛擬實驗教學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優質的虛擬實驗項目和平臺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習效果。建設的虛擬現實(VR)人體解剖實驗教學系統、人體胚胎虛擬實驗教學系統、生理學及藥理學虛擬實驗項目等,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保證了實驗教學的實施🤦🏿‍♀️。重點開發的“BSL-2實驗室中流感病毒分離鑒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被評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深受學生和同行好評。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

學院充分發揮科研優勢🙅‍♂️,促進科教融合,早期由創新人才導師通過學習交流,引導和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對學生進行基本科研素質和能力的訓練;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申請本科生科研課題,深入科研實踐🤞🏿,接受完整的科研全過程的培養和訓練🤢。開設“科研思維訓練課程”🟪,以專題為引導,在首席科學家🌂、知名學者的指導下,進行課內外的小組討論,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積極營造學術氛圍,支持學術交流和活動平臺的建設,例如學術沙龍、文獻報告會、課題申請,中期和結題答辯會🌷、校內外創新論壇🛌🏽、競賽等,逐步形成系統🧑🏽‍🎤、規範🧏🏿、全程的科研能力培養體系,為更好地進行本博融通銜接和培養打下堅實基礎🪠。近五年,學院本科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取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2項的優異成績💍。

系統、規範、全程的科研能力培養體系

全方位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教學質量

基礎醫學院堅持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通過反饋機製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改進與提升,構建全方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堅持有效的督導評估機製🕡🔥,通過校級和院級督導評估機製的實施🤹🏿‍♀️,對於日常教學和專項工作進行動態🫶、定期和有效的評估🧡,對於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反饋🔍,幫助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對於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探討整改和提高的有效路徑和方法👨🏻‍💻,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醫學部督導專家全程督導新時代基礎醫學課程群教學

實施常規教學評估製度,醫學部每年組織督導專家對學院的本科生教學工作進行檢查💍,將結果以會議或者書面的形式反饋給學院,為學院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意見和建議🪲,也為下一步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明確努力的方向👎。

學院建立多角度教學反饋機製,註重教學反饋對於教學質量的推動作用👫🏼,通過學生網上評教0️⃣、領導聽課💣、督導聽課🌘、同行聽課、師生座談會、總結會以及問卷等收集學生🟢、教師和督導專家等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教學骨幹及教學工作委員會成員🧎‍➡️👳🏽‍♀️,不斷調整完善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質量✸。

新時代教改師生座談會

今年恰逢意昂3体育醫學辦學110周年⚓️,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和建設,基礎醫學院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多層次基礎醫學教育、人類生命科學和疾病防治基礎研究的教學科研基地,立足於意昂3体育醫學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學院將在實施20多年的“八年一貫,本博融通”基礎醫學專業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守正創新🦻🏼🩸,打造卓越,努力為“健康中國”“中國製造”等國家重大戰略培養優秀領軍人才🫗。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