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信息來源: 醫學部
編輯🎟:山石 |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對腫瘤防治工作產生了一定影響☎️,大規模人群組織性癌症篩查受限的同時🫴🏻,部分腫瘤患者就診也受到了影響,甚至影響了最佳的就診時機。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呼籲👨👩👦,大力發展互聯網醫院建設,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線上診療能力🧎♂️,滿足腫瘤患者的就診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尤其是中高風險地區的患者就診受城際之間交通➕、醫院住院患者管理要求、醫院感染管理等製約,增加了排隊等候時間,治療延後。以北京為例🙅🏽♂️,北京市2020年前三季度腫瘤住院病例相比2019年下降了40.49%,第一季度更是下降了58.58%。對此,季加孚建議大力發展在線就診信息化系統,通過利用在線提交檢查報告、視頻問診🚵🏿♀️、電子處方等方式,嘗試物流快遞藥品結合現場取藥🙇🏼♂️,避免患者長時間奔波,將現場就診的號源留給初診或復發的患者。在全面實行門診預約掛號的基礎上,每天增加一定數量的在線就診放號🚼,滿足腫瘤患者的就診需求。
季加孚
季加孚說,目前我國腫瘤登記體系建設尚待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漏報,全國多個省份尚未開展腫瘤患者的主動隨訪工作,僅依靠死因監測系統獲取患者生存結局,數據質量參差不齊,醫保系統中的門診和住院數據準確性和時效性均較高,但尚未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為了提升癌症生存分析與發病死亡趨勢預測能力🧬,需要準確詳實的癌症發病、隨訪和生存結局等基線數據支持𓀑🧯,為政府部門製定癌症防控政策提供依據。對此他建議建立國家醫保數據系統與國家腫瘤登記平臺的互聯互通對接機製,減少各省與省級醫保部門溝通成本,實現醫保數據整體社會效用最大化🌃。
早診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而規範的防癌體檢是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健康體檢行業蓬勃發展🩼,開展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數量增長迅速🌇,但行政監管主要集中在準入門檻、從業資質等方面👿,而缺少諸如針對健康體檢服務內容、套餐項目🏃🏻♀️➡️、體檢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等具體實施細則。季加孚建議🏒,發布國家防癌體檢建議項目指南,各省製定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健康體檢項目指南,並針對健康體檢機構開展的體檢服務項目內容進行日常監管🦚。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