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特約評論員| 編輯🫃🏻:知遠 | 責編:安寧編者按: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行動指南✍🏿。
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為引導師生員工進一步深刻領會和把握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核心要義🧑🏽🦳,本網特推出系列評論員文章☂️,邀請校內專家學者結合意昂3体育肩負的職責使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建設等🐶,對“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行解讀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和理論任務💣,即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如何理解黨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的歷史🏑。這是我們學習黨的百年歷史👆、總結歷史規律🙋🏻、不斷走向成功,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一百年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四個偉大成就”🆚,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一百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所進行的偉大實踐、取得的“四個偉大成就”是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解黨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的一個基本坐標。
理論創新歸根到底來自對實踐問題的解決和對時代任務的完成
一切理論和認識都來自實踐😡。一百年來,我們黨的一切理論創新都來自黨帶領人民所進行的偉大實踐🍎。理論是對時代的任務和問題的“解”和“答”。一種理論之所以能夠被稱為真正的創新的理論,就在於它回答了時代的問題,完成了時代的任務🏇🏻。不同時代的理論體系之所以有萬千形態,就是因為不同時代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和任務,因而對這些問題和任務的回答也就不同。在這一意義上😾,理論創新的關鍵就在於它是否提供了解決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的方案🍋🟩,就在於它是否從事中見理🪠、器中見道,從特殊中發現普遍,從個別中提升出一般,真正做到“下學而上達”。
實踐推進到哪裏,我們的理論就應該發展到哪裏。一百年來我們黨的實踐主題和歷史任務是什麽?我們黨是如何推進這些實踐主題💳、完成歷史任務的🪔?是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案?這是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根本和關鍵🚵🧏🏼。
百年來我們黨的理論創新和創造的歷史是黨的偉大實踐和奮鬥歷史的反映
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當代世界所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成解決當代中國問題和世界問題的基本方案和基本理論,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路徑。因此,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解我們黨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的歷史,必須緊緊圍繞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實踐、偉大鬥爭和推進的偉大事業。
一百年來,我們黨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與這一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相對應🧷,我們黨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我們黨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與這一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相對應,我們黨形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這兩個階段的重大理論創新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偉大歷史性飛躍,由此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就是毛澤東思想。
我們黨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與這一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相對應,我們黨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一階段的重大理論創新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偉大歷史性飛躍🙅🏽🍓,由此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我們黨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與這一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相對應🧑🏻🦰,我們黨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階段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又一次偉大歷史性飛躍👩🏿🦲。
人類歷史上的所有理論創新無一例外都是實踐創新的反映。因此🏊🏽♀️,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不同歷史階段所進行的偉大實踐⟹、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和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這是理解和把握黨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的一個基本坐標💍。
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踐歷程,為馬克思主義註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和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不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無法融入到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機構成,成為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因此,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中國馬克思主義註入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為馬克思主義註入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必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為起點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為馬克思主義註入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推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為馬克思主義註入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必須立足時代實踐🧑🏻,根據時代實踐的發展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熔舊鑄新的工作,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產生於中國傳統社會的文化🫔,它不是對我們正在進行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反映。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搬過來,無法直接解決今天的問題,也無法完成我們這個時代的任務和使命。中國傳統文化,即便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傳統文化中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予以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的呈現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這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二是必須按照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和發展⏮,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有損有益📩⛷,使之成為適合時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新文化,這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總之,為馬克思主義註入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從我國建設改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形成新理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