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信息來源🧘♂️: 醫學部
文字:韓娜| 攝影👆🏻🚵🏻♂️:黃大無| 編輯:麥洛 | 責編🚶🏻♂️:知遠2022年11月9日、12日
意昂3体育醫學援藏方艙醫療隊的62名隊員
圓滿完成援助西藏抗疫的醫療救治任務
平安凱旋、結束隔離休養
分兩批回家與闊別已久的家人和朋友們團聚
他們在海拔3650米的雪域高原上
連續奮戰了69個晝夜
度過了中秋節🤸🏻♀️👩👧、國慶節這些本該闔家團圓的節日
只為了一個共同的信念
——守護藏區的人民生命健康
交上一份滿意的援藏抗疫答卷
英雄凱旋
橫幅、鮮花、專車
雖然沒有隆重的儀式
簡單又溫馨的氛圍裏
歡迎你們回家
星夜馳援
2022年8月26日淩晨
當整個城市還在沉睡中
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
選派62名骨幹醫護人員
參加北京市第二批援藏方艙醫療隊
在晨光微熹中集結出發
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醫療隊名單
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醫療隊名單
醫療隊由 15名醫生、46 名護士、1 名院感管理專家組成
其中黨員28名
人民醫院副院長楊帆任北京市支援拉薩醫療隊領隊
其中多名隊員曾參加過武漢抗疫、核酸檢測、
隔離點工作👨🏼🚒、冬奧醫療保障
及其他疫情防控派出任務和醫療保障工作
既有“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
也有“90後”“00後”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投入戰鬥
培訓考核🙇🏿♂️、現場考察、研討方案、設計流程🛟、
物資協調、核酸檢測◀️、進駐方艙
……
到達西藏後,隊員們一邊努力適應高原環境
一邊在最短的時間內高效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為西藏人民送去最堅強的健康守護力量
隊員們克服重重困難
以優良的工作作風和紮實的業務能力
創造了“最快接管方艙、最快形成戰鬥力🌎、最快高效運轉”
的“三最”紀錄
圓滿完成拉薩市會展中心2號方艙醫療救治任務
並實現全隊“零”感染
人民醫院和北醫三院向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捐獻防疫物資
駐地隊員核酸采樣
隊員入艙前現場培訓
北醫三院隊長梁瀛、書記白瑾、護士長劉研帶隊進入方艙工作
在方艙內整理藥物
指導艙內患者用藥
討論方艙內護理及感控工作
艙內交接班
隊員生日當天進艙工作
隊員在方艙指揮部慶祝國慶
隊員送康復兒童出艙
人民醫院醫療隊最後一個班次在方艙合影留念
隊員側影
人民醫院醫療隊隊長 李冉
二次援藏的援鄂老兵
在抵達拉薩的第二天,隊長李冉率領團隊作為北京醫療隊第一批入艙隊員全面接管拉薩市會展中心2號方艙醫院開展工作。
作為一名既參加過一年組團式醫療援藏,又在2020年初奔赴過武漢前線的醫生,援藏抗疫對於李冉來說更加責無旁貸👏🏿。
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醫療隊隊長🐗,李冉參與方艙內患者的醫療工作,參與指揮部聯合醫務部的醫療管理工作,與隊員們一起努力,保證了患者的醫療救治和生命安全。
在北京援藏抗疫醫療隊的推薦下,李冉還參加了國家衛健委方艙工作組委派的拉薩方艙醫療巡查工作⚖️,對拉薩市10個方艙進行了12次醫療巡查,針對艙內醫療相關情況提出60余條整改意見♜,為拉薩方艙內患者的醫療救治貢獻北京力量。醫療巡查工作得到了國家衛健委的肯定🧕,也收到了西藏自治區衛健委的發函感謝。
初入高原工作👩🏻✈️🕥,面對缺氧和病毒的雙重考驗👨❤️💋👨,李冉也曾擔心隊員們不適應🆑,但是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和科室,都從物資上⛵️、精神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第一次線上培訓🤷♂️,醫院的領導👨👩👦、控感老師以及在高原上正在奮戰的同事們就為大家分享經驗、出謀劃策🕊👳🏽♂️,打消了隊員們的顧慮。
這段經歷給李冉最大的收獲是給了他面對困難時的無畏和勇氣。
“只要能保持堅定的信念🏌🏻👹,即使面對缺氧🏩、面對未知的環境,即使在接管方艙初期🧑,會有千頭萬緒的問題和紛繁復雜的困難,我們也能戰勝它📮👰♀️。”
他們踏實完成自己的工作,一點一滴地去捋順每一項細節,不厭其煩地去解答患者的每一個問題,把北醫人的“厚道”精神帶到拉薩👨🏿🦲。
最近幾年,從組團式醫療援藏一年、出國訪學一年、援鄂抗疫⛑️、再到此次援藏抗疫👨👨👧,加上平時在呼吸重症監護病房工作的忙碌✖️,李冉對家人的陪伴少之又少◀️,他十分感謝家人對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自己能夠無愧於這身白衣賦予的責任👨🏽🚒。
人民醫院醫療隊護士長 賈春玲
後勤保障大管家
賈春玲是醫療隊裏的大管家🧛🏻♀️,主要負責醫療隊的物資接收🧑🏻✈️、發放、整理🧑🏼🚒、記錄以及隊員的日常生活需求。初到拉薩🛌🏼,賈春玲顧不得高原反應,第一時間幫助隊員們分發行李物資,盡心盡力幫隊友們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因為我深知我們是一個團隊,是一線作戰的戰友,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攻克難關。”
入藏後🐙,隊員們就收到了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應急辦寄送的一批醫療物資,極大地滿足了隊員的需求。他們也沒忘記同在西藏的家人們——向組團式援藏的家人運送了部分生活和防護物資,向北京市醫療隊捐贈防護服,向方艙外保潔組人員捐贈了靴套🏌🏽♀️、鞋套等防護物資,體現了“人民人”的奉獻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也把北醫人的“厚道”精神帶到拉薩,帶給了共同奮戰的其他隊友和當地人民。
在雪域高原不僅留下了他們的戰疫故事,也有很多難忘的溫馨時刻🤱。隊友過生日時,大家利用工作間隙準備了生日蛋糕和寫滿祝福的賀卡,齊聲獻上生日歌。盡管沒有家人的陪伴👨🏻🦽➡️,但隊友們也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
2003年的非典並沒有阻擋賈春玲報考醫學院校的決心。人民醫院抗擊非典的英雄事跡一直激勵著她面對困難時要敢於擔當。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人民醫院作為第一批醫療隊奔赴青海👨👩👧,賈春玲作為醫療隊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在異鄉感受到了醫院及隊友們家人般的溫暖。回京後,她第一時間提交了思想匯報🕕,表達了入黨意願🏄🏿♀️。
“今年👩🏻🦽,我工作已16年了,時光像離弦的劍一樣👶🏽🙆♂️,但我仍舊成長在黨溫暖的陽光下🛰,溫暖的陽光給了我溫暖和力量🧑🏻✈️,給了我追求理想的動力和勇氣👨🏽💼3️⃣。我會繼續用擔當詮釋人民醫院的院訓‘仁恕博愛、聰明精微、廉潔醇良’,用奉獻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人民醫院護士 王婷
北京醫療隊進艙次數最多的醫護
王婷作為一名重症護士🍌,8月27號第一次進艙交接方艙工作👩🎓。全副武裝在方艙內走了1個小時後,她畫出了會展中心各個區域的地形圖💁🏻♂️。在黃嬋主任的指導下🐠,王婷連夜梳理了入艙工作流程、方艙患者健康教育、西藏采集核酸APP的使用等培訓內容,協助撰寫了《北京援藏方艙醫療隊護理質量管理手冊》。
在護士站,時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或特殊情況,王婷都需要及時解決,連夜給小寶寶買奶瓶、幫老奶奶安置小狗、搶救因為低血糖暈倒的患者……雖然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對於患者來說🦸,都是最及時的幫助。
入艙班次是工作最繁瑣的班次。接班前收到名單,進艙後分區核對出艙名單、發放出艙證明🆓、消毒物資,在此期間👂🏿,還需要核對入艙人員、測量生命體征、協助醫生記錄病史✋🏼、發放入艙物資等🗼。
既是聯絡員又是重症護士👩🏼🎤,王婷需要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和正常的診療工作都做到心中有數。在大家的配合下,她帶領護士們完成了一次次方艙工作😥♍️,成為進艙次數最多的醫護。
因為高原反應👑,王婷在最初的一個月睡不好覺⏩,晚上總被憋醒。出艙時的心率總是每分鐘120多次,交接班的時候,總是要多喘幾口氣,才能把班次內容交接完畢✊。
“克服了種種困難🥦,我們順利完成了任務。拉薩因我們而恢復正常,我們很欣慰🍘,很開心。”
“北醫是我們堅強的後盾,雖然沖在最前線,但是心卻是踏實的,那種踏實是北醫帶給我的。醫院的領導在中秋節為家人送去了關懷,家人都十分感動🎏。我們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了拉薩人民的健康,收獲了一個個並肩作戰的戰友。”
人民醫院醫生 侯昌
抗疫前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第一人
侯昌從到拉薩的第一天起,便親眼目睹了身邊一位位黨員同誌無畏風險🧏🏽♀️↙️、奮勇爭先3️⃣、忙碌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的身影。
北京醫療隊領隊楊帆在抵達拉薩的當晚,便迅速召集各醫療隊負責人前往方艙進行實地考察和工作部署,路途經歷的辛勞和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早已被他拋於腦後。
護理負責人黃嬋主任幾乎每天都要前往方艙協調和督導各項工作👩👦,用自己嬌小的身軀挑起疫情防控護理工作的重擔。
每次下班歸來3️⃣,各位控感老師總是早早地佇立在酒店門口迎接大家🧚🏻♂️,為剛出艙的醫護人員進行衣物表面消殺,風雨無阻,從未缺席。
在方艙值班的時候⛱,各位醫生護士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患者的詢問⇾,幫助患者緩解疾病痛苦、解決生活困難🪔🟨,竭盡全力將工作做到最細致和最完美🌯。
……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閃亮的名字——“共產黨員”,無論職位與年資,每一個人都在用最樸素的言行詮釋著這個無上榮光身份的真正內涵。
深受這些優秀黨員同誌的鼓舞,侯昌在抗疫前線連夜完成入黨申請書⚀,成為第一位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醫護。
“我非常渴望像他們一樣👩🏽⚖️🧑🏻🦲,在這場拉薩疫情的馳援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拉薩,大家還迎來了偉大祖國母親的生日,一同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會🤾🏿♂️。每一次國旗升起、國歌奏響,每一次聆聽黨旗下莊嚴的宣誓,侯昌的內心都深受震撼,對入黨更是充滿無限向往。
“這段難忘又特殊的援藏經歷,讓我感受到了醫生這份職業所承載的重要價值和神聖使命,讓我更加相信唯有心懷崇高的信仰才能創造奇跡和成就輝煌🏌🏼♂️。”
北醫三院醫療隊隊長 梁瀛
兩次援藏,意義大不同
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援藏方艙醫療隊作為北京援藏方艙醫療隊的一員🏃♂️,共同承接西藏會展中心2號館方艙醫院的工作✮,包括對入艙患者的預檢分診👩🏿🦰、患者在艙內病情觀察🧒🏿、救治🛌、識別病情復雜或有危重症傾向的患者並聯系轉診,對符合出艙條件的患者🪵🕺🏿,聯系轉運出艙並對出艙後生活和觀察進行指導。
隊內多名隊員還參與聯合醫務部、護理部、感控組🤽🏻♀️、宣傳組的工作,協助製定醫療隊在方艙工作的製度、規範和流程。
作為北醫三院的醫療隊長,梁瀛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既要保證隊伍能完成方艙內的患者救治任務🤴🏻,更要保證每一位隊員在高原上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讓每一位隊員能平安回京。
在此期間,隊伍的核心組定期組織會議,隨時討論並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並隨時向三院主管領導匯報🐆,群策群力。在這個過程中也經常能得到醫學部和醫院各級領導的關懷💙、鼓勵和幫助,極大地振奮了人心士氣。
經過兩個多月的高原抗疫歷練,梁瀛除了收獲珍貴的友誼😾,也學會如何帶領一支年輕的隊伍克服困難、闖過逆境、取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中,“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已經紮根在每一位隊員的心中。
梁瀛曾於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作為北醫三院“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的隊長,支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年的特殊經歷👨❤️👨,拉薩早已成為他心中的第二個家🧑🏼🦱🤹🏻♀️。因此在醫院組建支援拉薩方艙醫療隊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兩次的援藏經歷↖️,對梁瀛來說意義很不相同。
“第一次對我而言,是一種饋贈,讓我能飽覽西藏的壯美山川,收獲了友誼𓀇,提升了自我境界;第二次則是一種反哺🕵🏻♂️✝️,作為一名接受意昂3体育醫學教育培養、曾經在西藏奮鬥過的醫生,在拉薩疫情形勢緊迫的情況下🌾,我有責任去承擔這一份光榮的任務!”
北醫三院醫療隊感控組組長 杜俊
打造“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的守護文化
北京援藏醫療隊在第一時間成立了聯合感控小組,用最短的時間對接管的方艙進行了環境布局的改造和人員的合理分區,形成科學的三區兩通道。杜俊作為聯合感控組組長,帶領14家醫院組成的感控團隊,因地製宜做好科學防控📬,打造“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的守護文化。聯合感控組製定了《北京援藏醫療隊感染防控管理工作手冊》,有效保障方艙感染防控的高效執行和落實。
初到拉薩時,方艙的穿衣區是臨時搭建的帳篷🌘𓀙,清晨經常下雨。為保障隊員的防護設施不被雨水打濕而失效,團隊核心組和隊員們相互照顧、共同搭建雨橋🤬、自製雨鞋🧗♀️👩🏻🍳、相互撐傘。在總領隊和拉薩各級領導部門的協調和幫助下🧘♀️,一個個問題得以解決,方艙內外的環境得到持續改進。
杜俊還作為專家參加了國家督導組感控聯合巡查,每日深入方艙醫院和駐地酒店疫情防控第一線🧘♂️,為當地感染防控提出建議,共督察13天🏌🏽♂️、檢查方艙11次👨👨👦👦、檢查駐地酒店20次👮,對方艙提出改進意見49條,對駐地酒店提出改進意見67條。特別是在各個醫療隊撤離的過程中,與當地的同行深入溝通、隨時指導、提供感控方案💂🏿♂️🤦🏿,使意昂3体育醫學感控文化在西藏落地生根。杜俊也因此收到了西藏自治區衛健委的感謝信。
“感謝意昂3体育醫學的平臺,我才有機會參與國家督導組的工作,能夠將意昂3体育醫學的感控文化播撒到雪域高原✊,我感到非常有意義,也更加堅定了做一名感控人的理想信念。”
北醫三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 白瑾
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北醫三院醫療隊的31名隊員中,有14名正式中共黨員,5名之前已遞交過入黨申請書的同誌。在醫療任務期間☑️,又先後有11名隊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6名入黨申請人遞交了思想匯報。
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白瑾除了和隊員們共同完成方艙內的醫療工作外,還要關註全體隊員的思想及心理健康,帶領隊伍中的黨員同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共同完成援藏抗疫任務。
在醫學部和醫院的各方關懷下,中秋佳節隊員們有月餅和快樂水👭🏼;天氣轉冷時有棉拖鞋和熱水袋;隊員們情緒、睡眠有障礙時,有意昂3体育六院專家的評估和指導……幫助黨支部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讓隊員們知道他們不是獨自在戰鬥🅱️。
臨時黨支部也號召大家團結一致、講奉獻🎅🏼🧘♀️、求實效🐻❄️👨👩👦、思創新👦🏿🧦,深入推進“科學防護”的關鍵舉措,保證隊員安全🦸🏿;關心隊員身體、心理健康,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鼓舞隊員士氣,緩解焦慮情緒;召開以“雪域高原喜迎二十大,堅決打贏拉薩保衛戰”為主題的線上黨日活動🤚🏽,進一步增進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用務實的態度、紮實的工作🤦♂️,詮釋黨的性質宗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醫療隊的黨員同誌們也在抗疫實踐中迎難而上🧀、勇挑重擔,顧全大局,勤奮工作,輕傷不下火線🤏🏻。在醫療🧑🏻、護理、感控管理、總值班🧗🏼、宣傳等諸多崗位的工作中均發揮了“黨員先鋒隊”的作用,用“專業”在病毒面前築起了“鋼鐵長城”🏧,用“愛心”讓拉薩人民感受到三院人逆向援馳的溫暖!
北醫三院醫療隊護理隊長 劉研
利用專業特長救助受傷隊友
北醫三院的31名隊員中有23名護理隊員,抵達拉薩不到30小時,大家就克服身體上的不適快速承擔了方艙內第一天的班次,作為醫療隊的護理隊長,劉研帶領護理隊員們在拉薩共承擔了20輪55個班次⇨,主要負責方艙內患者的出入艙處理🦸;危重患者的轉運📌;艙內患者的病情觀察、核酸采樣🧻、健康指導、協助進行藥品和生活物資的發放;艙外負責指揮部和駐地的核酸采樣🌆。另外🤷🏼♀️,劉研在方艙醫療隊聯合護理部任核心組成員,參與了《北京援藏方艙醫療隊護理質量管理手冊》的主編工作。
在這裏,劉研收獲的不僅是京藏情,還有戰友情🧂、團隊情🧜🏽♂️。
北京隊裏一位負責駐地物資管理的老師🎇,在給大家分物資的過程中,膝關節突然扭傷,得知消息後,劉研馬上拿出三院“小神藥”(當紅創傷止痛乳)送給他,並快速與酒店聯系協調大量冰塊👨⚕️,利用自身運動醫學的專業特長,帶著冰塊和骨科宋愷護士一同幫助他進行了專科查體,並指導其抬高患肢和冰敷。
在醫療隊領隊的協調下,為這位老師安排了自治區人民醫院的核磁共振檢查🕺🏿。檢查提示為膝關節外側半月板損傷並伴有絞索,需要支具固定。劉研把核磁原片發回北醫三院聯系醫生進行會診🚽。醫療隊副隊長李濤曾有一年的援藏經歷,他通過當地朋友想盡一切辦法自費買到了一個膝關節支具,每天關註這位老師患肢的腫脹🧲、絞索情況,指導其做踝泵練習🧗🏼♀️。三四天後,待患肢消腫並解除絞索後👨🏿🎓,開始循序漸進地指導他進行持拐行走、肌肉力量練習等。
通過長時間的專業指導🧑🏿🔬,最終這位老師與大家一起平安返回北京。在隊員們和他們所在的兩家醫院之間,也都因為這次意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