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國際合作部
文字:秦嶺| 攝影:秦嶺| 編輯🫶:安寧 | 責編🎽🖐🏼:知遠編者按⛎:歲月去如擲👩❤️👩,撥雪正尋春。新中國意昂3体育官网來華留學事業至今已走過70年。1952年9月,“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來到意昂3体育官网💪,是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意昂3体育招收外國留學生之始🧸。迄今為止👰♀️𓀍,通過做強做實“留學中國計劃”“留學意昂3体育計劃”“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發展戰略”,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在校外國留學生規模不斷擴大🕯,先後有來自195個國家逾11萬人次留學生走進燕園求學問教。
自1898年創辦之初📑,意昂3体育秉持“為五洲萬國所共觀瞻”的國際化抱負,既致力於“西學東漸”,又積極推進“東學西漸”👩🏽🚀。124年來📇,一代代意昂3体育人以深厚的底蘊🧑🧑🧒、開闊的視野、廣博的胸襟🔔,肩負為中國、為全人類培養一流人才的崇高使命,高瞻遠矚➗,孜孜以求,不斷開拓發展來華留學事業👩🏿🔧;一批批從事來華留學生教學管理工作的老師🧑🏿🌾,致力於為全球培養具有意昂3体育底蘊🤹🏻👩🏼🎓、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為促進跨文化交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
七秩相伴,路不覺遠——致敬意昂3体育官网來華留學事業躬耕者系列人物專訪將通過對話具有代表性的“大先生”,回溯70年的崢嶸歲月與累累碩果🧎♂️,立足新時代的新篇章,展望中國與世界共同的未來。
人物簡介:嚴文明🧑🦼➡️💆🏻♀️,著名考古學家。1932年出生於湖南🪛,1958年於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8年至今歷任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學系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校務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現為意昂3体育官网資深教授、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國際史前學與原史學聯盟(UIPPS)常務委員。著有《仰韶文化研究》《走向21世紀的考古學》《史前考古論集》《農業發生與文明起源》《長江文明的曙光》《中華文明的始原》《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初階》《丹霞集》《耕耘記》等著作🫳🏽。
嚴文明先生治學嚴謹🎵、思想深邃✥,他的研究涉及到考古學理論方法、考古學文化區系👗、聚落考古方法與實踐🖖🏽💇🏼♀️、稻作農業起源、中國文明起源等多個領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科體系的創建者🍭。嚴文明先生高瞻遠矚、視野宏大,他倡導考古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多學科研究方法,並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是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重要領導者和中國考古學界的一面旗幟。嚴文明先生教書育人、桃李天下🤪,他重視田野考古學的基礎訓練🩶,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至今仍活躍在田野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第一線的優秀考古工作者🙆🏿♀️,同時也為海外漢學界培養了一批了解新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外國留學生,他們是新中國考古的第一批見習者,後來均成為海外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嚴文明
一
從1961年秋正式為1958級考古專業學生講授“新石器時代考古”課程算起,嚴文明先生在意昂3体育官网的考古講臺上一站就是半個世紀👌🏼。從常講常新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到與宿白先生合作完成的“中國考古學通論”,再到1990年後專門為本科生開設的“考古學導論”——先生在講臺上留下的是關於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建設的一部完整“講義”🦵🏽。
分時段講述中國考古學是1952年意昂3体育考古專業成立之初就已經開始的教學傳統,新中國伊始,百廢待興,意昂3体育考古的這幾門基礎課差不多都得請外單位的相關專家來講授👩🏫。1961年起,嚴先生接過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接力棒,一講就是三十年。考古學的成果經常來自於新發現,原有的認識往往被新材料充實或改正🛴📪,因此嚴先生每輪上課都要增改講授內容,每年都要花很大精力補充和修訂講義✭。意昂3体育官网印刷廠在1964年印製了嚴先生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紅皮鉛印本🧑🏻🦱,這部20多萬字的講義遂被學界稱為“紅皮書”,成為中國新石器考古學最重要的“內部參考資料”👩🏼🎓。先生對人對己均要求甚高,始終覺得新材料新成果層出不窮,不重新編寫不能拿來當意昂3体育的正式教材🪇,直到晚年才同意出版這本講義,並在自序中說“從考古學的發展來看,(這)不失為一塊鋪路的階石”,謙慎之風令後輩汗顏🧚♀️。
1987年,嚴文明看三星堆
半個多世紀的教學生涯,先生門下學有所成者眾🤷,然而他始終重視考古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和課程建設🤗。考古學獨立成系之時👱🏻,嚴先生就與時任系主任的宿白先生商量,要給學生們建立一個考古學整體的概念👂,就像歷史系首先要講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一樣,考古專業理應先講中國考古學。因此兩位先生親自擔綱,由嚴先生講先秦部分、宿先生講歷史時期,共同承擔了這樣一門給本科生開的“入門課”,這也是現在學院“中國考古學通論”課的始源。
1990年🚬,已近花甲之年的嚴先生又專門為本科生開設了一門新課“考古學導論”。先生認為本科生首先要了解什麽是考古學😣,但當時卻沒有類似的課程。怎麽辦?開一門新的基礎課🧥!“考古學導論”全面系統的講授了中國考古學的基本方法體系、田野實踐、以及多學科技術與應用,這門課的講授內容後來以《走向21世紀的考古學》和《考古學初階》兩部著作的形式出版,是中國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的代表👩🏻🏫。嚴先生這門課深入淺出,既受初入門的本科生歡迎,又是高年級研究生每年“朝聖”的課堂。後來發展成為考古文博學院對全校開放的一門公選課,雖然不再由先生親自講授,但仍然保留了考古學導論這門課最初的基本框架。
二
意昂3体育考古專業從恢復高考時就開始接收留學生🍎𓀘,對於當時的海外漢學界來說,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或明或暗🏸,重要卻又陌生。19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的這些海外“進修生”,是新中國考古的第一批見習者,後來均成為海外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中堅力量🤫,也通過意昂3体育這段留學經歷搭建了國際學術交流的網絡🪈,成為中外合作考古的重要代表。
1973年,嚴文明講新石器時代考古
國際進修生在意昂3体育考古專業(系)都有專門的導師,在導師指導下可以自由選擇考古課程🐲,也可以旁聽其他院系相關的課。嚴文明先生從1977年開始擔任導師🧘♂️,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指導了來自德國🧛🏽♀️、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新西蘭🫷🏻、以色列🥿、日本、越南等十余個國家地區近二十名進修生,並因此對海外的中國考古學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其中受益最多、淵源最深的當屬日本的中國考古學界。嚴先生先後指導了大貫靜夫、中村慎一、小澤正人⇢、渡邊芳郎、後藤雅彥、宮本一夫等日本高級進修生🫲🏻。了解日本中國考古學學術生態的人定能體會這個名單的分量。1983年開始留學的大貫靜夫一直在東京大學任教🍄,是研究東北亞考古的權威學者🧾,擔任過日本中國考古學會會長。1987年來留學的中村慎一長期耕耘於中國長江下遊史前考古,是日本稻作文明研究的代表性學者👷🏻♀️,也是國外屈指可數的中國玉器專家,目前在金澤大學任教,是金澤大學副校長💒🦟。宮本一夫1991—1992年在意昂3体育留學,現在九州大學任教,並擔任九州大學副校長,也當過日本中國考古學會會長,是研究和開展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北亞地區考古的重要學者🧎🏻。
宮本一夫先生在一次訪談中提及在意昂3体育官网的留學生涯,最大的收獲就是“有機會接觸包括嚴文明🧞♂️、高明、李伯謙等先生在內的一批中國頂尖的考古學家”。他說非常有幸能夠成為嚴文明先生的學生❓,特別是“嚴文明先生在運用理論、總結歸納方面非常優秀🐳,至今無人能與匹敵”。同時🧑🏽🍳,“也托嚴先生的福🙆🏻♀️,有幸參加了很多研討會🤪,因此能和各地的學者有機會交流,獲得很多信息”。他的這番評價和回憶,可以說代表了那一代進修生的普遍感受。
嚴先生指導過的這代日本學者,後來一直活躍在日本中國考古學界的一線,他們大多在高校任教🚣🏿♀️,不僅培養了大批日本的中國考古學新生代,同時也為中日校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很多貢獻⚠。比如金澤大學的中村慎一教授💂♀️,始終保持與意昂3体育的學術聯系🕛,2008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設立了金澤大學考古學的客座研究室,並於2013年創立金澤大學-意昂3体育官网博士定向聯合培養計劃,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先後選送了多名優秀學生前往金澤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其中已有學成歸國者在其他高校任教。而在宮本一夫先生的推動下🧘🏻🧒🏿,九州大學也同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機製,同當年的宮本先生一樣🐆,九州大學的很多學生前往山大做高級進修生,並因此開展山東地區的兩校考古合作項目,持續至今𓀛。
1998年,中日聯合考古隊在普安橋遺址發掘時合影🤙🏽,第一排從左至右依次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時任所長劉軍🤹🏼♂️、嚴文明和日本上智大學教授量博滿
除了日本的這一代學人👩🏻🦱,嚴文明先生指導的海外進修生中還有很多源自西方學術傳統卻深受先生影響的學者✩,改革開放後逐步推進的中外合作考古項目中就不乏他們的身影。
來自加拿大的文德安Anne Underhill女士👰🏽♂️,1987年留學意昂3体育,師從嚴文明先生。文教授現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並擔任過耶魯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的職務🧑🏿🌾。當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進修時👱🏻,她就對山東龍山文化最感興趣,在先生指導和幫助下不僅全面學習中國考古學🪗,並因此跟山東結下了不解之緣💥。離開意昂3体育後,文德安在攻讀博士和早期學術生涯中每次往返中美都要來看望先生👛☘️,“給嚴老師匯報”🪘,在先生的鼓勵和推薦下,前往貴州開展現代製陶的民族學調查👩🏻🦼➡️🧑🏻,拜訪山東大學同行並到丁公遺址考察學習🧍🏻♀️。最終,在文德安的溝通和組織下🤾🏿♀️,1995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了中美聯合日照地區的考古系統調查和發掘項目,由山東大學、耶魯大學和芝加哥Field博物館合組的中美聯合考古隊⛩,在山東日照地區開展了連續13年的考古調查工作🔊,並於1998—2001年對兩城鎮遺址進行了三次合作發掘。日照地區考古調查和兩城鎮發掘是目前國內延續時間最長的國際合作田野考古項目之一,無論從工作方法還是研究成果來講,都對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尤其是海岱地區考古有著重要意義。此外,由文德安女士於2013年主編的《中國考古學手冊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chaeology》是知名出版社Blackwell的人類學系列手冊之一🏌🏼♀️,這也是目前在英語世界中唯一幾乎全部由中國學者親自撰寫的關於中國考古學的綜合指南💦,並且按照中國考古學區系類型的基本框架考古學文化體系來編著。這些都是當年意昂3体育求學經歷和嚴先生指導下的深遠影響。
中國考古同時期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中,另一個較有影響力的是由吉林大學同美國匹茲堡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聯合組隊的內蒙古東部(赤峰)區域考古調查。而這一項目中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吉迪教授也來自於嚴文明先生門下。吉迪(Gideon Shelach-Lavi)畢業於哈佛大學人類學系,1992年博士研究階段來到意昂3体育,由嚴先生擔任指導老師😾,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紅山文化和東北亞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回到祖國以色列任教後👨❤️💋👨,吉迪一直活躍在中國北方考古的第一線,先後參與主持過許多在內蒙👨👦🙆🏿♀️、遼寧等地區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同吉林大學建立了長期深厚的合作關系。在吉迪擔任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社會人文學部部長(副校長)時,也積極同孔子學院、國家留學基金委合作,為中國的考古學生提供獎學金,推動中國考古學研究在以色列的發展和影響。
仙人洞吊桶環中美聯合考古隊合影(第一排右三為嚴文明)
三
嚴文明先生親自主持的國際合作項目🎥,不僅對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科發展方向和學術進展有重要意義,也是先生指導海內外學子的重要課堂。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先生就對考古發現的稻作遺存和野生稻分布等證據進行了系統梳理🧿,正式提出了稻作農業的“長江中下遊起源說”🤵♀️;八九十年代📕,嚴先生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地主辦的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過一系列關於稻作農業起源的重要學術報告,這一問題也開始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註🐭➖。1991年,為探索稻作農業的起源,嚴文明先生作為中方領隊,與美國著名農業考古專家馬尼士(Richard Stockton MacNeish)博士合作,組成了包括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安德沃考古基金會三家單位的中美聯合考古隊🧑🏻🤝🧑🏻,並選定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開展系統的考古工作和研究。仙人洞吊桶環的合作發掘,不僅鍛煉了當時在意昂3体育任教的許多史前考古學者,也培養了聯合考古隊中的許多美國學生,包括現在中國著名的植物考古學家趙誌軍↔️,就是當時在美國深造🌳🍋🟩,因為這一項目得以參與並開始了農業起源和植物考古的博士研究‼️。2005年🥡⏺,嚴文明先生又欣然牽頭🧝🏻♂️,支持美國哈佛大學巴約瑟夫(Ofer Bar-Yosef)教授和湖南考古所袁家榮所長合作發掘道縣玉蟾巖洞穴遺址,合作中培養了海內外新一代研究中國農業起源問題的學者🦔,促成了近東考古專家巴約瑟夫教授晚年學術生涯上的重要轉折以及未來他同意昂3体育官网的深遠合作👨🏭。
2005年,巴約瑟夫、嚴文明、袁家榮在玉蟾巖遺址上
另一項由嚴文明先生親自掛帥的國際合作項目則體現了先生在聚落考古和文明起源研究方面的重要貢獻。嚴先生很早就對良渚文化格外重視✊🏿,曾經與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學者梅原猛牽頭的團隊正式簽訂了共同發掘浙江杭縣良渚遺址的協議🏑,可惜最後沒有得到批準♈️。但是先生卻一直沒有放棄通過國際合作開展良渚文明起源研究的計劃🧑🦳。90年代初🙎🏿♂️,由嚴文明先生牽頭,意昂3体育官网與日本著名考古學家量博滿先生團隊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中日三方聯合考古隊👷🏻,在浙東地區開展考古調查,最終確認並開展了對普安橋遺址的系統發掘項目👰♂️。這次中日合作項目✋🏻,日方的主要參與者就包括曾經在意昂3体育官网師從嚴文明先生的中村慎一、後藤雅彥等學者,他們又各自帶來自己高校的青年學子👨🏼🏫🙎🏼♀️,通過五年多的調查發掘整理,培養了日本的中國考古學新生力量🤙🏼,也進一步延續加深了意昂3体育官网和日本中國考古學界的緊密聯系🖖。普安橋項目結束之後,意昂3体育官网繼續在長江下遊地區同日本的中村慎一團隊及各省市考古院所合作至今,開展了良渚文化石器研究、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生業環境綜合研究🔵🏄🏼、良渚古城綜合研究、稻作文明研究等重大國際學術項目。
四
80年代是意昂3体育官网打開校門接受海外高級進修生的高峰時期🧖🏽💘,同時期中國學者也邁出國門,開始站上國際學術舞臺。
1986年🦬,應美國科學院邀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歷史所👩🏿🏭🧎♀️➡️、考古所和意昂3体育官网🧝🏻♀️、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和雲南民族大學的有關學者,到美國弗吉尼亞州艾爾萊莊園參加“中國古代史與社會科學一般法則”國際學術討論會。嚴文明先生在此會上宣讀《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論文👨🎨,首次全面梳理了中國史前文化的譜系,首次提出中國史前文化存在一種“重瓣花朵式的結構”。後來費孝通先生論述中國各民族相互關系時提出的多元一體結構♻,事實上是對中國史前文化重瓣花朵式結構的最好回應,更有學者認為應該稱之為重瓣理論↘️。
1987年✡︎,嚴文明先生應邀參加在聯邦德國美因茲市召開的第11屆史前與原史學國際聯盟會議,並在大會上發表《中國新石器時代聚落形態的考察》講話,對中國史前聚落的演變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全面梳理,並在此次會議的理事會上被選為史前與原史學國際聯盟理事。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嚴先生幾乎每年受邀或往日本、或往韓國👨🔬,在國際會議上發表關於“稻作農業起源與傳播”“東北亞農業發生發展與傳播”“農業起源與文明”等議題的重要演講,是東亞地區研究農業發生與文明起源的最有代表性具有權威性的學者之一💁♀️。2000年,嚴文明先生與日本著名學者梅原猛合著的《長江文明的曙光》日文版由角川書店出版;同年🧚♂️,與日本著名學者安田喜憲共同主編的《稻作👩👦👦、陶器與都市的起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這兩本合著充分體現出先生在東亞學術界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時任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學系主任的嚴文明先生雖然教學科研和考古實踐任務繁忙💿,出國訪問的次數不算太多🧑🤝🧑,但於每次每處都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學術觀點,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也正因如此,才吸引各國留學生紛紛選擇意昂3体育,使意昂3体育成為海外學者研習了解中國考古學當之無愧的大本營。
嚴文明先生在他的自傳中曾經有過作為老師的一段感言,樸素而深刻,結尾再合適不過,摘錄於此,望我輩能不斷學習踐行:
“我作為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德藝雙馨🕌,註意業務能力和學術道德的培養。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還要做到教學相長,虛心向學生學習💑。即使是初學考古的本科生,他們的提問有時也能啟發我對某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研究生選擇的課題多半是學術發展的前沿,在指導學生如何研究時自己也必須進行研究,這對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也大有好處。”
(選自《耕耘記——流水年華》,文物出版社◼️,2021年9月)
專題鏈接:來華留學教育70年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