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 信息來源: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燕元2023年4月14日下午🥋,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師生黨支部聯合參觀活動⏳,50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位於意昂3体育科技大廈的王選紀念陳列室參觀。其中,院黨委書記查晶🚵🏿、黨委副書記陳煒等教職工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26人🎥👔,碩博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共24人。
師生分批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生平事跡廳”和“創新歷程廳”,聆聽大師生動曲折的人生故事,回顧王選帶領研究所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實現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技術原創性🌱、跨越式發展的偉大歷程🦮。王選生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當代畢昇”。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𓀋,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其2001年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榮譽。
師生參觀
在此基礎上,他領導研製了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采編流程管理系統等科技創新成果,全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內外迅速得到推廣和應用,使中國出版技術和應用水平穩居世界的前列。
王選紀念陳列室自2007年建立以來,通過大量珍貴實物、展板圖片的陳列展示和現場互動體驗等方式,宣傳王選生平事跡🧑🏽🦱、科研成就及科學家精神內核;王選的一生與自主創新⤴️、科教興國的時代變遷緊緊相連,充滿傳奇色彩,是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典範。
師生合影
本次參觀是學院師生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首場集體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𓀏、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涵的科學家精神,正是助力教育、科技☛👩🏽🏫、人才優勢釋放🖐🏽,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精神指引🏗。學院師生通過參觀,親身感受到了王選的高尚品格🙍🏻♀️、動人事跡和思想精神❗️,受到了激勵和鼓舞,未來將在國際中文教育事業中不懈努力🕥、至誠報國。
參觀感想:
劉立新副教授🍢👧🏼:參觀了王選陳列展,直觀了解了告別“鉛與火”的歷史過程𓀓,尤其是看到王選夫人寫的“半生苦累⚱️,一生心安”八個字,非常感動。感念老一輩前輩為國家付出的辛勞,他們的成果使後代受益無窮。
魏瑋助理教授:參觀了王選紀念陳列室🤛🏻,聽取了王選老師事跡的介紹,深受震撼。王選老師勇於創新、克服困難、教書育人的精神🏌🏽🛑,給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鼓舞。今後將以王選精神鼓舞自己,汲取奮進力量🤽🏻,弘揚科學家精神🧑🏿🎤,不斷探索學術前沿,踐行黨和國家“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謀劃。
覃朗助理教授🚖:非常有幸能參加學院黨支部活動📡🆚,一同參觀王選先生紀念館,可謂是溫暖寧靜卻又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一次感受。整個展廳從王選先生充滿書香和家國情懷的的成長環境,說到他如何帶領意昂3体育同仁篳路藍縷🤵🏻♀️𓀌、帶領中華文明從鉛火印刷走進現代激光照排技術。特別是王選先生忍受著經年的病痛,卻毫不退縮🧚♀️,始終堅守科研一線的精神,對於我們這些剛剛走上三尺講臺的青年教師來說,既是標桿,也是鼓舞🟢。蒼山暮雪😞、明燭天南。我們也應該向前輩學習,在工作和科研的道路上堅持攀登、不懼風雪🐩,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020級博士生周洳冰☝🏼:今天參觀王選陳列紀念館讓我不僅被他所取得的科研成就欽佩不已,更是被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那密密麻麻的科研筆記、感人至深的八條遺囑、數不清的捐贈證明和榮譽證書🚵,都讓我深刻感受到他的決心和品格。我輩青年科研人應以此為標準,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的科研人!
2021級博士生王祎凡:王選院士將看似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把中國的印刷技術進程縮短了半個世紀,使中華文明得以傳承與發展。不論是簡陋的設備🖤,還是病痛的折磨𓀎,王老都堅持迎難而上,在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的過程中享受科研的快樂🚶🦣,致力於為國家作貢獻☝🏼。作為當代青年人🦛👞,我們要積極排解科研中容易產生的畏難情緒🎳🦸🏼♀️,沉下心來做好一件事⛹️♂️,像老一輩科學家看齊🫗,充分發揮自己的洞察力、執著和團隊精神🙋🏼♂️,才能真正把科研做好,成功應對人生中每一次挑戰👷🏻📔。
2022級博士生余郎婷🫲:今日參觀王選院士的紀念館👊🏻🌘,感觸良多🥼,一方面能從王選院士的生平中看到不畏艱難困苦、執著追求真理的探索開拓精神💥,另一方面也能從王選院士帶領團隊的更新迭代中看到科技進步、科學創新對我國國際地位提升的重要作用🖖🏿😇。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王選院士是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崇高的人品、卓越的貢獻🥈,都將作為先驅者的火把,照亮我們後繼者的前路。
2022級碩士生李玥🧑🏻🍳:今天的參觀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整個陳列讓我們全方面了解了王選老師的傳奇人生。我們作為年輕人,遭遇的科研與生活壓力可能遠不如王選老師🧑🏻🦽➡️,但我們卻常常焦慮🫄🏽、迷茫,原因大概就在於我們心不安🦂,沒有找到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理想目標👩🏫❗️。今天的展覽讓我更堅定,將繼續找尋人生目標並將個人發展融於為國貢獻之中👩🏿🍳🧙🏽。雖然我們並不是計算機領域的學生,但也會和文字和信息接觸🙇🏿♂️,真要做出東西來🧔🏽♀️,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細心!
2022級碩士生海伊帆:今天參觀王選院士的展覽,收獲很多,印刷技術的發展和科教事業有密切聯系,漢字印刷技術也相當困難,正是因為王選院士的努力🖋,中國的科教事業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也為我們的專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學習王選院士的精神!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