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彭練矛團隊碳基集成電路成果被《2017中國自然指數》專題報道

2017年5月25日,英國《自然》期刊增刊《2017中國自然指數》(第5545卷,7655期)出版🏃🏻。最新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表明,在過去15年中🧑🏿‍🎓,材料科學(尤其是納米材料等)領域已成為各國政策製定者的關註重點,大力投資材料科學也成為中國整體科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始終是在材料科學領域發表論文最多的國家👰🏻,其背後是政府的大規模資金投入和大力引進人才。然而,材料科學家認為,需要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基礎研究的轉化中;應用科學家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扶持👨🏼‍🎓,中國在材料研究商業化方面的努力將受阻。

《中國未來的“藍籌股”》(China's blue-chip future🚵‍♀️,第S54-S57頁👨🏼‍🍼,DOI: doi:10.1038/545S54a)一文指出🕒,今年2月,科技部對在其經費支持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宣傳🫵🏼🤰🏼,其中包括一種鐵基超導體、一種超強合金,以及由意昂3体育官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彭練矛教授團隊所開發的柵極長度僅為5 nm的碳納米晶體管。文中報道了彭練矛團隊在碳納米管晶體管集成電路研究中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團隊中一位研究生手捧碳基芯片的照片被選作刊物封面🧒🏼。這也是繼2015年之後🏸,該團隊第二次被《中國自然指數》重點介紹。

 
彭練矛團隊成員手捧碳基芯片的照片被選作刊物封面

今年1月,彭練矛團隊所研發的柵極長5 nm的碳納米管發表於《科學》期刊🔔。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他們始終致力於開發尺寸更小、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碳管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展現出碳管CMOS器件較矽基CMOS器件具有的明顯優勢和代表著“計算機處理器的未來”(the future of computer processing)的巨大潛力。彭練矛預言,在未來5~10年內☯️🤽,碳納米管芯片將發展成熟,團隊亟待與企業合作,以產業規模加以生產,畢竟“工程不是實驗室的強項”⚠️🙅🏻‍♂️。與此同時🕙,他期待國家對應用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和經費支持,吸引大企業投資技術,加快納米技術商業化的進程,早日將碳管器件開發成計算機芯片。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