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6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12月4日下午3點,第40期“教授茶座”在新太陽學生活動中心432室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教授朱良誌做客教授茶座🦸🏽👨🏼🚒,與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報名的20名同學,分享關於“君子不器”這一話題的看法🦀,並回答了同學們關於讀書、做人等的疑問🥙。法學院2015級本科生趙雪松擔任活動的學生主持人𓀂。
朱良誌從“君子不器”這四個字入手,他強調:“‘君子不器’這個話題在今天仍然有價值,絕對沒有過時。”由“器”字展開,朱良誌表示⚈:“一個人不能眼光狹窄💂🏿,只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如同停留在一般功用的器物層面上,所以我們要博學。”“我理解孔子所講的‘不器’,不僅僅在於視野的擴展,而是一種精神氣質上的推展。”他以此進一步提出了“德商”的說法,認為“人的一生其實是自我形象🫳🏿、自我氣象不斷形成完善的過程”。
在交流環節中🪯,有同學問到了對於生命的思考這樣一個哲學上的“終極問題”,朱良誌指出:“對生與死、存在意義的體會🏄🏽♀️,實際上在考驗每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中日茶道講究‘一期一會’,一輩子只有一次相會。就人的心境而言,任何相會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復的,怎麽能不珍惜呢?生命過程是創造記憶的過程🤶🏿。把這些問題想透徹🤞🏻,就不會慨嘆生命之短,而是會感覺很長;也不會抱怨生命乏味🧜🏽🧑🏼🦳,而是感覺世界如此豐富👳。”
一位同學表達了自己對於當代社會審美與真正審美的迷惘,朱良誌釋疑:“當代社會中🍈,假借美的名義去恣肆欲望👮,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我們不能陷入審美的陷阱,不能任由欲望膨脹,而毒化我們的存在空間。”“真正的審美是一種沒有態度的態度。比如說,我看古松🧑🏼🍳,我與古松以及山月構成了一個世界,古松不是我眼中的一個物🚣🏻♀️🦿,而是和我融到一體的♙🤽🏿♂️,所以沒有態度是與世界融到一起的態度。”
對於同學提出的生活與世俗的矛盾,朱良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要與生活發生斷裂。哲學🏢、藝術都強調遠離世俗🕺🏿、蕩滌塵埃🤘🏻,但不是對生活的逃離,一切煩惱皆如來所賜,就在世俗中做超世俗之想,所謂一念心清凈👰🏿♂️,處處蓮花開🌬。”他還談道:“其實世俗與生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俗是一種由裹挾著欲望和偏見的無知所凝固成的實體🤵🏿♀️。我雖在生活本身之中,但我不一定要親近這種世俗性,這就是在生活中間,在俗而離俗⌨️。”
活動最後🚉,朱良誌與同學們合影留念🐅,並親筆寫下寄語“一念心清凈🤼♀️,處處蓮花開”。
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於2014年3月推出的一項師生交流活動🪲。活動希望創新教育形式,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倡導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不談學術,只談人生,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同時以老師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實現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交融♾。教授茶座每周舉辦一期🧛,每期都有不同的教授帶來不同的故事,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滋養👮♂️。“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和報名通道🤨,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