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11月10日下午3:00-5:00🎒,新太陽學生活動中心432室🧑🏼⚕️,第37期教授茶座迎來了歷史學系錢乘旦教授🙏🏼。本期活動共有20位同學參與其中,光華管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田乙豆擔任學生主持人。
茶座伊始𓀉,錢乘旦先回答了同學們報名時普遍提出的“人活著是否有目的”這一問題,並講述了自己對於人生意義的看法。他說:“在我看來,人和動物之間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那就是人是有靈性的👷🏽♂️⏩,這個靈性就是他意識到自己脫離了自然😯。而靈性的支撐點是道德,缺失了道德的人便丟棄了人的本質🚽。”錢乘旦旁征博引,從三大宗教的角度🌸,講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於人生意義的理解,“由於不同宗教出發點是不同的🙍🏻♂️,因此在討論人究竟是追求物質還是追求精神的問題時,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開場白之後👨🏽🚀,根據教授茶座“以問題引導主題”的形式✊🏼🤽🏻♂️,現場進入了活躍的交流提問環節。許多同學想聽聽錢乘旦擔任學術指導的紀錄片《大國崛起》背後的故事⛹🏽♀️。談及初衷,錢乘旦說:“參與《大國崛起》紀錄片的製作,我的最低目標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史的一些基本知識𓀗,因為很多人這方面知識實在是太貧乏了。更高一點的目標,就是希望各國現代化的過程能給予中國一定的借鑒。”他無不擔憂地表示,現在中國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社會變革的速度太快🆙,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其他方面的變化不協調。
同學們還提出了一些學習方面的問題,錢乘旦一一耐心解答🕵🏿♀️。他說🐷:“本科階段是以知識教育為主🤘🔹,要盡量擴大知識面👼🏽;碩士階段要集中在某幾個點上往下鉆,往深度發展;到了博士階段,要在一兩個點上深深地鉆進去。所以說‘博士’其實應該叫‘深士’⬜️👥。”對於學文科的同學🔟,錢乘旦建議大家不要眼光太狹窄👈🏻,要最大程度地擴展知識面,這樣才能造就偉大的文科學者👸🏼。對於自己的專業,他說🧜🏻♀️:“學歷史的人必備一個基本條件,就是什麽都懂一點。學歷史的人應該是大雜家,越雜越成‘家’。”
來自中文系的姚張卓玥同學提問說:“人生短暫而渺小😞👷♂️,該如何看待社會與個人的關系,並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錢乘旦回答道:“個人是渺小的,社會力量往往不可抗拒;但是個人也是強大的🤷♀️,因為個人至少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每個人對社會都有影響,燒餅郎對社會也有貢獻𓀆,小人物也可以是偉大的。”
活動結束時,錢乘旦與同學們合影留念,並親筆寫下寄語:“祝每一位同學人生快樂!”
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於2014年3月推出的一項師生交流活動。活動希望創新教育形式,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倡導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不談學術、只談人生,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同時以老師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實現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交融。教授茶座每周舉辦一期🤦🏻,每期都有不同的教授帶來不同的故事,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滋養🦹🏿。“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和報名通道,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