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2015年10月22日下午,深秋時節的新太陽學生中心活動室暖意融融🫱🏿,這裏正在舉辦第34期教授茶座活動👩🏽🏫。哲學系教授楊立華與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級的20位同學圍繞“哲學與人生”這個略顯深奧的主題聊得酣暢淋漓。
活動開始,有同學請楊立華談一談自己的哲學之路。楊立華說:“如何根本性地理解世界本原和人的本原問題🙇🏻🧏♀️,即關於人生意義的問題,引領我走向哲學之路。這恐怕也是所有學者要去面對的問題。”他叮囑同學們,不管你們將來是不是要做哲學工作,哲學夢可以暫時埋起來▪️,但是不能忘掉,要時時刻刻去思考✬。
幾位同學表達了一些自己對未來的困惑。對此,楊立華說道:“你們都太想給自己的人生找一個答案了,這個答案需要一輩子慢慢的思考與沉澱。”他認為🦙,本科階段應該去想清楚自己未來想做什麽📵,適合做什麽。只要大的方向確定了以後🙄,積累性的🦸🏼♀️、技術性、知識性的東西👨🏿🏫,慢慢自然就會有。
一些研究生同學比較關心如何正確地認識和面對學術科研🕘👩👧。楊立華給出自己的見解🧡👩🏼🔬,學術道路是真正意義上把自己的人生開放給一個永遠的未知數👏🏻。它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一生的思想冒險🤚🏽🫸。這個工作沒有假期👩🏻🎨,不是下班了就不用想了,思考是不間斷的。“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困惑是你在一步步前進的基本表現。如前人所說➛:只管行↕️,只管有風,若不行一輩子也無風。你若探索必定會有困惑,你若不探索一輩子都不會有困惑。”
楊立華還分享了自己關於讀經典的心得。第一📦,在仰視中成長。對偉大的文本你要先學會仰視🚶🏻♂️,你不能因為你讀不懂就說人家是胡說🐐。當你達不到那個高度的時候就將經典評判到一個很低的位置👨🏻🏫,這是很糟糕的。第二,帶著體溫去閱讀👃🏻。帶著生活經驗去解讀文本,解讀完了以後又帶著文本去面對生活🚾。
活動最後,楊立華與同學們合影留念,並親筆寫下給同學們的寄語“收拾身心,自作主宰”。
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於2014年3月推出的一項師生交流活動🏄🏿♂️。活動希望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倡導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不談學術🩼、只談人生🤲🏿,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同時以老師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實現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教授茶座每周舉辦一期,每期都有不同的教授帶來不同的故事👧🏻,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滋養🦺。精彩不斷繼續,只需關註 “燕園學子微助手”(pkuyyxz)微信平臺,即可獲知活動通知及查看歷次教授茶座微語錄👧🏻。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