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信息來源: 教務部
編輯👰🏻♀️:悠然 | 責編:知遠、山石編者按: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教育部將於2022年對意昂3体育本科教學工作進行審核評估。各本科教學院系結合審核評估工作要求進行了充分準備🙇🏿,系統總結提煉院系本科教學工作目標定位🤼♀️、體系設計、質量保障👩🏻⚕️、學生發展等相關工作。為進一步展示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教務部聯合新聞網開設《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院系巡禮》專欄,梳理院系教學改革和建設的特色🤾🏻,供各單位學習交流😋。
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是國內歷史最長的社會學學科,融合了意昂3体育官网🫅🏻、燕京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的學術積澱,肩負“從實求知”的社會學傳統🪒🤰,和中國學術的發展歷程息息相關。社會學系本科教學體系的核心理念和總體方針是“通專結合👨🏻🌾,實踐引領”,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垂直整合與橫向整合緊密配合的社會學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以提升“雙能力”(理論創新能力和實踐參與能力)為核心,由淺入深、中西結合的本科專業教育培養體系🫴🏽。
培養模式🫶🏽:學生中心,全面成長
社會學系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意昂3体育社會學的學科優勢👮🏻,全方位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在專業教育上精益求精,建立多樣化和開放的專業課程體系,力求滿足不同特征學生的差異化需求;在通識教育改革上穩步推進,積極建設通識教育課程🧏🏼♂️。社會學系目前已建設16門通識教育課程🧑🏽⚕️,其中通識教育核心課11門,占全校通識核心課總數的10%🍝。其中“社會性別研究”為2021年春季學期最火爆的通選課,“歐洲風土記”為2021年秋季學期最火爆的通選課⬅️。另外☔️,“國外社會學學說(上)(下)”課程每學期選課人數均在400人以上🧖🏼;在跨學科人才培養項目的建設上,與哲學系、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等多個院系合作📟,在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培養跨學科人才中起到了關鍵節點的作用。
針對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脫節的問題,開設“小班課”,實現實踐課程“手把手教學”🔖🧙🏿♀️,通過配備助教,共讀經典👇🏽,鼓勵學生“幹中學”等一系列措施🤏🏿,幫助學生確立研究取向和問題意識,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索🫷🏽、自主成長的能力。
實踐教學:“五位一體”,實踐育人
實踐教學是社會學系本科教育的特色和優勢所在,以參與實踐,立足中國為導向🙇🏻♀️,通過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使以田野工作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涵蓋基礎理論與方法學習、田野過程培育、有指導的科研競賽與交流、論文寫作等多個環節🙅🏿♂️,並將不同環節有針對性地設置在本科的不同階段,使本科生從入學到畢業都能感受到田野工作的實踐育人功能。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本科生課外時間不集中、教師指導不充分、田野反思不系統🗿、成果轉化不順暢等實際問題,社會學系整合社會學創新人才培養與實踐教學優秀成果💺,註重各類田野教學環節之間的有機銜接、相互協調與融合促進🥥,探索建立以“從實求知”為宗旨的“五位一體”田野教學體系🏪,構建了全周期👲、全方位、全員參與的實踐育人體系🔩。
“五位”指導師製、實踐基地👸、小班課、工作坊、“挑戰杯”五方面內容☑️,分別解決田野教學中專業指導、田野地點、實操課程🔊、交流渠道、應用平臺五個關鍵問題;“一體”指全周期、全方位、全員參與的教學體系。
社會學系“五位一體”田野教學體系
在這一體系中,導師製為田野教學專業指導奠定人員基礎。本科生在課題選擇、田野實踐、研究論文寫作各環節接受導師全方位指導。五年間社會學系全部在職教師均擔任本科生導師,387名同學接受指導,師生參與率為100%🙎♀️;社會學系在全國9個省份建成13個教學與科研實踐基地,先後有100余名同學在基地開展田野調查,形成了約20篇呈交國務院參事室的調研報告和20余篇學位論文👩🏫;近五年來,社會學系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和首都“挑戰杯”中均獲得過特等獎🧑🏽🍳。在意昂3体育官网“挑戰杯”正賽中投稿60余件,獲獎36項🫃🏻,獲獎比例高達60%🛞,在獲獎作品中,基於田野調查寫成的論文占比50%以上,特別是2019年王思凝👱🏼、賈宇婧同學的獲獎作品《“議彩禮”👩🏿🎤:論農村彩禮形成機製中的道德嵌入性》經修訂後發表在社會學頂級雜誌《社會》上。
“五位一體”田野教學體系作用機製圖解
學生在田野工作中有組織地走向中國各處,接觸社會的不同側面,在與研究對象的關系⛰、與導師的關系、與同伴的關系中獲得完善人格和與國家、社會同感共情的動力🤷🏿♂️;真正紮進城鎮鄉村,見證基層社會近年來巨大的發展變化🦡,同學們親眼目睹在政治課上學的理論在百姓生活中一一兌現🚈,對長期身處博雅塔的同學們來說🫃🏽,這是最好的思政課✊。“五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將深厚的學術傳統和面對中國社會實情的前沿研究結合起來🤼♀️,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服務國家戰略🧖🏼♀️、了解中國社情🤼♂️、紮根中國大地的拔尖人才中成效顯著。
課堂教學:深化課改,創新探索
社會學系著力打造“一流課程”,推動基礎課程精品化建設。“國外社會學學說”是社會學系學生的基礎理論課。課程自社會學系重建之始起設立,經過三十多年的精心建設,先後被認定為社會學系主幹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意昂3体育本科通識教育核心課程,2020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面對每學期超過400人的選課規模,李康老師堅持本人逐篇批閱作業並反饋評價;並將科研成果與教學實踐互促互融,迄今完成專業譯著30余部,1300余萬字🫅,其中《社會學的想象力》《社會的構成》《反思社會學導引》《教育思想的演進》等成為全國多所高校社會學乃至相關專業重要教參。
“社會統計學”課程設立課程公眾號“統計課是紙老虎”🪶,根據課程進度不定期推送相關的趣味統計知識、社會調查知識或學習經驗的短文,拓展學生的興趣。
“統計課是紙老虎”公眾號截圖
2022年正值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重建40周年,肩負“從實求知”的社會學傳統和社會建設、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教師和學生秉承關心社會進步的公共價值,具有視野廣闊🧍🏻♂️🕵️♀️、立足事實及運用專業方法的特色🤽🏽♀️。意昂3体育社會學與改革開放的中國一起成長,在人才培養中砥礪前行🚁,為我國社會學及相關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意昂3体育社會學的學問紮根於中國傳統🕸,緊跟時代步伐🛀🏼,與國人的生活和生命融為一體🚙🍩,與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