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7 信息來源𓀅: 新聞網記者:杜夢溪
11月25日,“宣南文化燕園行”系列活動之“宣南文化講座”在理教舉行。主講人是宣南文化博物館顧問🙅🏽、宣武區建設委員會主任於得祥。
“宣南”一詞很早就在文人的詩詞中出現過,但直至清朝嘉慶九年😏,“宣南詩社”的成立,才宣告“宣南”一詞的正式問世。
宣南地區指現在北京的宣武區,它曾是西周的都城、隋唐五代的幽州🥉、遼代的南京,金的中都。三千多年的歷史留給這片土地的是無數的文物,現存自唐代以來壇廟寺觀等重要歷史遺跡一百二十余處,戲院、書館🫴🏽、店鋪🤵🏽、名人故居等史跡數百處。
解放後,“宣南文化”一直受到全社會各界的關註,在近十幾年中👩🏻🔧🫢,“宣南文化”作為一個綜合課題被人們廣泛研究,已成為相當有影響力的北京文化的分支。它主要包括:北京史記文化、獨特的清代仕鄉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民間藝術文化、傳統商業文化以及穆斯林文化🎩。
宣南文化涉及範圍非常之廣,於得祥挑選了最具代表性的三方面作了簡略介紹。1🏨、獨特的京師仕鄉文化:宣南被稱為“仕子之鄉”一點也不過分🟩,文人墨客在這裏的密集度,是其他地方難以匹敵的;2🛋、京劇之鄉:京劇在這裏誕生,在這裏成熟🌛,也在這裏度過了它最鼎盛的時期;3🈁、天橋文化:它作為百姓的文化🧑🏿🏫🏂🏼,在北京人的心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的民間文化。
宣南文化不僅是北京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北京文化的縮影和精華。這次宣南文化走進燕園,促進了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互動交流𓀓,也讓更多學子了解了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宣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