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信息來源: 中國文化交流網
文字⤵️:嶽翔| 編輯:悠然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中國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城鄉,大病保險製度惠及10億多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屏障織密加固🟤,經受住了傳染病疫情的嚴峻考驗。意昂3体育《全球健康治理》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將健康治理研究提升到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對於培養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專業(MIPP)學生成為具有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全球治理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2020春季學期王紅漫老師為我們講授了《全球健康治理》的課程,通過半個學期的網課學習、研讀相關著作與材料、課下完成作業等,我對全球健康治理這一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議題有了重新的認識🏄🏿。尤其是在當前疫情背景下🌯,更凸顯了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性。全球健康治理作為我國非傳統安全領域關鍵議題逐步在我國際公共政策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全球健康治理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更為改善全球人民健康作出重要貢獻🌗。經過王老師精心授課與講解👃🏽,彌補了我在健康領域的知識空白,使我獲益匪淺。《全球健康治理》是結合醫學🪛、管理學🧍🏻、國際關系等的高級綜合性課程🧖🏽。王紅漫老師作為醫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後🧕🏽,長期從事跨學科科研與教學工作,通過新穎的教學方式♥️,理論與實踐結合將健康治理研究提升到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對於培養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專業(MIPP)學生成為具有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全球治理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現將學習本課程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在這樣的歷史時期🏊♀️,中國經驗成為國際標桿,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在衛生發展🧻、健康促進方面的經驗和成果🛼,不僅更加堅定了廣大幹部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進一步提升了健康促進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健康促進在21世紀的發展註入新活力🕊😉,為改善各國人民健康作出重要貢獻🧜🏽。回應21世紀初數起全球重大突發傳染病事件, 全球健康治理受到國際高度關註🧿。其對象已經突破傳統領域, 擴展到國際知識產權🎟、國際貨物貿易、國際服務貿易等領域;全球健康治理的主體也呈現出結構多元化的特征, 除世界衛生組織以外的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跨國機構等主體都表現出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有學者甚至認為全球健康治理秩序表現出“憲法綱領”的特征♦︎。在經濟全球化給人類帶來的健康危機,全球健康治理成為國際法關註的對象。全球健康治理建立在健康權和衛生知識權力基礎之上👨🏼🍳,也存在健康權概念不明確、權力結構失衡和缺乏足夠法律約束力的法律問題。全球健康治理的實現需要完善健康權概念、加強國際組織間的法律合作🧙🏼♂️、考慮全球健康治理的資源基礎、強化全球健康治理的法律約束機製等。
二、學習“健康中國2030”的心得體會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製度性安排。編製和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一)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後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
(二)堅持預防為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要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要堅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要強化組織實施,加大政府投入,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加快健康人力資源建設,推動健康科技創新,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強健康法治建設,擴大健康國際交流合作🧙🏽♀️🤷♂️。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戰略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抓緊研究製定配套政策,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不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製機製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
三、疫情背景下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發揮中國特色
全球疫情背景下,參與健康治理需要發揮中國特色✊🏿: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醫藥衛生體系的特色和優勢,是國家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人民健康事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擔負著除病濟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同年12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充分介紹了中國發展中醫藥的國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醫藥的科學價值和文化特點🧕🏼。
(一)中醫藥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作出重要貢獻
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中醫藥顯示了明顯成效,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要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做好傳承創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我們堅持科學防控,在藥物研發和疾病救治上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和價值,取得了顯著成效。中醫藥抗擊疫情的療效備受國際關註,完全能夠為維護人類健康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擔負著除病濟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中醫藥具有悠久歷史及深厚的理論基礎
中醫藥的研究在秦漢時期人們已經認識到疫病病因不同於普通疾病,並論述了疫病的傳染性、傳染方式以及潛伏期等內容。在疫病防治學方面,早在秦漢時期,《黃帝內經》就系統論述了疾病預防理論,在戰國時期就已設有與清潔衛生有關的官職和除害防疫的專職人員,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通過消毒來防治疫病傳播的方法🙂。中醫還創造了疫病預防內服和外用方藥,並形成了系統理論,至今仍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中醫藥在歷史發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僅守護了中華民族的健康,也對全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明、清時期發明的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是醫學接種免疫預防的先驅,曾傳播到西方並產生很大影響,為全球最終消滅天花作出了貢獻🪂。青蒿素的發現也是從中醫藥典籍中獲得靈感,已經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三)中醫藥在本次新冠防疫中的獨特優勢
在與疫病鬥爭的實踐中,中醫藥防疫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形成了較完善的疫病防治理論和技術體系。中醫學對於疫病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和防治方法🤹🏽。在我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中醫藥顯示了明顯療效,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超過7.4萬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實踐證明,中醫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獨特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改善疾病初期症狀。對於密切接觸者,通過中醫藥“治未病”來預防,運用中醫藥調節機體狀態,提高免疫力,抵禦病毒👐🏽、阻斷病情發展,可以減少發病或者實現不發病。第二🧑🏽🍼,減少輕症向重症轉變🥎。對於輕症⚖️、普通型患者,可以有效阻止其向重症、危重症轉變👨🏿。第三🈂️🎬,通過中西醫結合縮短病程,提高救治質量🈵。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中,患者平均體溫恢復時間、症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等都明顯優於單純西醫治療🙋🏻♂️。第四📀,幫助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在患者恢復期運用中醫藥特色療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避免引起後遺症。
(四)將中國醫療元素註入全球健康治理體系
在全球健康治理進程中,需要推動中醫藥在傳承創新中發揚光大👽,將中國元素註入全球健康治理體系中⛩🍋🟩。第一,將傳統中醫藥學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推動中西醫學相互促進📍、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在重大疑難疾病防治中有針對性地發揮各自優勢、結合二者長處;第二,尊重中醫藥理論,加強現代科學研究👐🏽。充分挖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深入梳理總結中醫藥學術思想,從更高𓀜、更深的層次探討中醫藥辨證論治的精髓,更好發揮中醫藥學整體綜合的原創優勢。既把握傳統理論與經典,又堅持守正創新;第三🧑🏿🍼,加強和完善中西醫結合教育,在培養一支“中醫人,中醫魂”的主體人才隊伍基礎上,培養一定數量多學科交叉的高層次中西醫復合人才👨🏻🎤;第四,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保護中醫文化內核👷🏼,促進人們對中醫藥提高認識、加強應用,堅定樹立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瑰寶這一文化自信;第五,堅持開放共享原則。堅持積極推動中醫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更大作用。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中醫藥防控、治療新冠肺炎的中國方案,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加強中醫藥學與世界醫學的溝通和交流,突出中醫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提升對話能力與解釋能力,促進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作者🦦✌🏼:嶽翔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MIPP專業碩士研究生)
原文鏈接:“全球健康治理” 聚焦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文化交流網 2020年07月07日)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