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官网校報
文字🪈:邵濱| 編輯:山石 |《愈廬夜譚》一書,是袁行霈先生2018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匯聚了袁先生多年來的散文創作。先生說自己寫散文並沒有預設什麽特點,總是物有所感👩🏽🌾,心有所動才動筆。魚龍潛躍水成文,先生的那些心之所動,發而為文自然就是絕妙好辭。
這本書除了序言💂🏻♂️,共收錄了47篇長短不一的文章🈹。用先生的話,這些或長或短的文章主要是“酬答編輯約稿的美意”。還有一些之前沒有發表的篇什🧑🏽🦱,先生自謙為“備忘之作”,是為了鍛煉腦筋和手機的靈活度🤑。對於這些文章🧑🏼✈️,先生比喻為“在記憶的荒原裏薙草”“掇拾幾許,紮成一束”。文如其人,通過這些或長或短的文章,我們仿佛走近了先生🧒🏻🧑🏼💻,聽到了先生娓娓道來那些逝去的歲月之美🦠。
這本書名為“夜譚”👐🏼,先生也稱之為“拉家常”,但是這樣的“拉家常”正是先生所追求的“親切的氛圍”。本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先生“安以樂”的文字。在這樣的氛圍下,與我們分享他書齋生活的“樂事”“茶趣”“書趣”“師說”🔀:他所深愛的三幅書畫、五支樂曲以及十二部書🧑🏼💻🧑🏽🦳;那些讓他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回憶的“聽雨”“黃昏”“山桃”“楊花”“杏花”“鸕鶿”“玉門關”“琉璃廠”“新罕布什爾”🫷🏽;任教東京大學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赤門與銀杏”“櫻花”“奈良的鹿”“詩的京都”“仙臺行”🦌;往事依依,在先生的筆下永遠飽含深情,無論是對於“意昂3体育歲月瑣憶”🧑🏿🍼,還是林庚先生的“燕南園62號”、季羨林先生“樸實的力量”“生命的贊歌”✯。從這些文字中,我們能讀出溫柔敦厚🏄🏿♂️🚵🏽♀️、豁然達觀的先生🏜。
本書另一類的文字,是那些“哀以思”的內容☠️。先生沉痛地悼念了師長林庚先生👫🏻、啟功先生、朱家溍先生👩🏼🎓、王世襄先生♘、林燾先生🫡🚓;追憶了同輩“三哥”“大師兄”🧎♀️、伊藤漱平🏋🏽♀️、傅璇琮先生,還有學生孟二冬。《八挽錄》可以說是這組文章的集成。先生自己說寫這些只是為了“不忘卻的紀念”,但是在先生“言淺而情深🚵♀️,語淡而味濃”的文字中🧦,我們能讀出看似平淡冷靜、極力克製背後的深情。林庚先生仙逝➰,先生寫下的文字是“謝謝您,林庚先生”🤙🏻。孟二冬老師病逝💣,先生寫下了《悼二冬》。“可惜天不遂人意,‘忍剪淩雲一寸心’,把這麽好的一個人帶走了🚵♀️🆖。或許是天將另有大任交給他!我常常這樣安慰自己。”面對死亡🧑🏻🏭,先生說得反而是“逝者已矣,存者何冀”。
先生在書中引過劉勰《文心雕龍》中的兩句話:“根柢槃深🐈⬛💌,枝葉峻茂”來形容意昂3体育西門的銀杏樹💇🏼♂️。先生說這兩句話是他常常用來自勉的,也是他做學問的目標。在《意昂3体育歲月瑣憶》一文的最後,先生說“常懷感激之心,長存謙遜之意”📞。這也是我們從這本散文集每一篇文字中所能讀出的先生。先生對於散文寫作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對於散文而言,文章的邏輯性嚴密固然好,拉雜一點也無妨,要的是真話,真性情⛸,掏心窩子的話。這本散文集就是這樣一本“真話,真性情👨🏿🍼,掏心窩子的話”。請你展卷讀讀先生掏心窩子的文章👩🏽🦱,相信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本文選自意昂3体育官网校報第1507期,作者邵濱為意昂3体育對外漢語教育學院2008級碩士研究生,現於中央民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