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8 信息來源: 文化產業研究院
【編者按】近日,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昆曲傳承計劃的主要內容,2012年春季學期《經典昆曲欣賞》本科生通識選修課結課。一學期四個月的時間,選課的學生通過昆曲理論與表演穿插、臺前與幕後交融的立體化視角,由《牡丹亭》為中心向外輻射,全面體驗了昆曲的藝術之美。以下我們摘編了部分同學的學期文章,管窺一角,展現大學生眼中的昆曲之美。
家鄉在一個毗鄰蘇州的小鎮,聽得蘇州的灑水車放的都是昆曲。可惜之前也只是看了《牡丹亭》和《長生殿》這些經典劇目的原著讀本,覺得那唱詞美得可以穿越時空,卻沒有對昆曲有更多了解。第一節課上,王安祈老師講解昆曲的演出史,說到動情處我竟有落淚的沖動。熱愛昆曲的人都帶著沉澱氣質的內涵,仿佛配合了昆曲從幾百年前緩緩走來的詩意步伐。然而那樣的熱愛與真誠又讓老師保持著赤子之心,依然顯得如少女般嬌柔美好。大概這也可見昆曲的魅力之處罷?尤其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更讓書卷中、歷史中的江南春意在現代生活中生機盎然。
昆曲的復蘇經歷了“則見風月暗銷磨”的蟄伏,又幸虧綻放在戲劇改編與審美的“落花時節”。正是江南好風景,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為昆曲癡迷。而於我而言,昆曲之美也恰好綻放在我生活的“落花時節”。書裏寫西藏有一種酷刑:把人用濕牛皮裹起來,放在陽光下曝曬。等牛皮慢慢幹硬收縮,就把人箍得烏珠迸出。聽起來殘忍得很,不過很多時候,溫吞的生活現狀豈不就是這麽一張牛皮?在“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的境遇裏,能與昆曲偶遇,真正是莫大的幸運。
經典昆曲欣賞課程就是一場美的盛宴,每次聽課都有些屏氣凝神的小心翼翼,生怕錯失了絲毫體悟。時光與成長容易消磨銳氣,消磨熱情,我很久都沒有如此專註和感動過,而昆曲給了我這種久違的感覺。原來我還可以和從前一樣,可以因為瞬間感動而覺得人生充滿希望。這樣巨大的感動,其實是特別可貴的力量。
葉朗教授在課上說,美會催生人的責任感。昆曲之美,藝術之美想必更是如此。學習昆曲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萌發對美的感恩,對守護的感恩。誰能忍心看這樣的美麗失落?為什麽要讓前輩們孤獨那麽久?我同樣慚愧於自身與美的差距,並且想為了回報這樣的美麗而做些什麽。這樣想來,美是最勵誌的了。我依然覺得生活如此美好,依然值得你為之熱血,為之奮鬥。
落花時節又逢君。昆曲於我,是美妙的饋贈。(文/中文系2010級 陸佩)
編輯:剡溪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