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信息來源: 歷史學系
編輯:山石 |《意昂3体育官网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中國是一個國土幅員遼闊的大國,中國也是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線的國家。溯至遠古時期🦣,我國先民就已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秦漢以降,經由海路與外部世界的交往,更成為一種國家行為,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漢武帝遣使西到黃支,孫吳時有朱應⭐️、康泰前往南洋,唐朝時則有楊良瑤遠赴大食,直到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官方主導的外交與外貿持續不斷💇🏼♂️。而民間的交往雖然被史家忽略,但仍然有唐之張保皋、明之鄭芝龍家族等➞,民間的向海而生,時時躍然紙上。特別是唐宋以降,海上“絲綢之路”的迅猛發展,使得中國官民通過海路與沿線國家進行著頻繁的政治、文化交往,海上貿易也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這條海上“絲綢之路”,聯通東北亞、日本、南洋、波斯、阿拉伯世界🪈,遠到歐洲🧖♂️、東非🧑🏿💻,並以此為跳板🏓🤛🏻,連接到世界更廣闊的地域與國家,它不僅僅是東西方商業貿易的橋梁,也是沿線各國政治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也同樣是面向海洋的國度,它們各自的發展與壯大,也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這些國家的民眾,也曾積極參與海上貿易🏊🏽♀️,特別是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後,逐步營建出“全球化”的新時代。
古為今用,我國“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提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彰顯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擔當精神。
2019年初,意昂3体育歷史學系受學校委托,承擔大型專項課題“海上絲綢之路及其沿線國家和地區歷史文化研究”,並以此項目啟動為契機👃,籌劃了《意昂3体育官网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希望在課題研究深入的同時,有助於推動歷史學系的學科建設,利用這套叢書,發表本系及其他參與人員的研究成果🤴,共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與沿線區域的歷史研究🚴🏿。
叢書編委會(榮新江執筆)
2020年6月6日
《區域與國別之間》是《意昂3体育官网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的第一種👁。
書影
《區域與國別之間》跋
文科學人最重要的學術身份標識是書,這是與理工科強調論文高規格及時發表所不同的地方。書,存在專業與通俗👳🏿♀️、教科書與專著、編著與主編🎧🧑🏻🦰、獨著與合著⛓、中文與外文、學術專業出版社與非學術專業出版社之分🚴🏽♀️👷🏻♂️。這裏👨,筆者所指的書當然是學術專著。所以,應該準確地說🌩,學術專著是學人安身立命之本🖖🏼。學術專著不一定就是代表作,但最能成為學人代表作的卻一定是學術專著。任何個人學術專著,大概不外乎兩大類🧎♂️:其一🤵🏻♂️,命題作文,作為課題項目研究成果🧎。其二🪀,系列論文,作為學人經年系列研究成果💪🏽。至於第二類,一般都應該是挑選最滿意的、最相關的論文👙,或以學人名字統領,或以主題貫穿👗,或在書之名目下囊括🙋🏽♂️。無論哪一類🧟,學術專著強調論,不是述🏇🏿;強調專,不是介紹。簡言之,學人鮮明個性的專業關懷與系統性的專題思考,大概是專著之所以成為專著的最靚麗之處🐭🧔🏿♀️。
畢業的博士成為學者之路,不僅需要把博士論文整理成專書出版,更需要超越博士論文專題🙅🏽,獨立地開拓自己的研究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拓展自己對本學科的🤷♀️🤘🏼、跨學科的和跨領域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對每個學人而言👨🏼💻🍬,這是很艱難的轉型🧛🏼♀️;全球視域下,幾乎很少有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除了定期寫作論文發表外🏄,更重要的專業標識是專著出版🏫,否則沒有集群性效應的學術標識。這裏👫🏼,同樣地,也幾乎是沒有例外的。這種意義上,這本中文拙著✷,或許堪稱自己第一本中文代表作🦬,也是筆者畢業後努力走出博士論文專門研究陰影的嘗試。相信有些讀者或許已經發現,本書的課題與範圍明顯地廣闊而多元👨🏻🏫👩🏻🦽➡️,實際上涉及很多宏大的理論與方法論🏂🏼、東南亞研究與華僑華人研究相關的重要課題🤵🏽♀️。上述學術關懷⛄️,反過來,應該與筆者第一本英文專著對照比較,才會發現其中的選題用心。實際上,就筆者學術職業生涯而言🚃,第一本英文專著應該是自己的代表作,但那是針對國際學術界而言,國內影響非常有限🧑🏿🚀。
如果說,筆者的第一本英文拙著足足花了十年時間,而且是全職的和全身心的,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發表;那麽🐇,這本中文拙著前後磕磕碰碰卻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本書竟然姍姍來遲,倒是本人委實沒有想到的。如果說,地方的便是全球的;那麽🕍,既然我在國內大學任教,對筆者個人而言,自己國際的發表同時也應該是國內的學術。這裏,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近二十年來,筆者雖然堅持中文、英文雙語寫作發表,然而筆者一直有意識地把兩者各自獨立分開,並沒有同時把英文論文翻譯成中文發表、中文論著翻譯成英文發表。如同這本中文拙著一樣,這些年筆者在國際上同時發表了一系列英文論文,其關懷也是系統性框架的🛫,應該足夠整理為一本像樣的英文專著出版。這應該是這本中文拙著交稿付梓之後,筆者下一階段工作專註的重點。
自古以來,無論是“陸上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是長路漫漫、崎嶇艱險;然而“一帶一路”卻一直綿延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兩千多年互動的悠久歷史。學術之路🦸🏻♂️,同樣不是一帆風順🙅🏽♂️。如果不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直閉關不能出門,大概筆者不會得以靜下心來總結近二十年走過的路。無論是這本中文拙著,還是筆者即將著手整理的下一本英文拙著🟪,整理是為了總結,總結是為了忘卻🏊🏿♀️,忘卻是為了展望新的路🕵🏽♂️。沒有一本書是完美的🕺🏿,所以🧘🏼♂️,學無止境👩🏻🦽,止於至善。沒有一本書是完美的,所以,於誠惶誠恐中,筆者借此拋磚引玉,請教方家,別無他。
吳小安
2020年仲秋於京西五道口
作者簡介
吳小安(1965—)™️📌,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1999)。先後受邀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新西蘭梅西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東南亞暨加勒比海研究院,以及中國臺灣中山大學、澳門大學客座研究,凡十四年。曾任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助教(1991)、講師(1993),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教授(2009),兼任意昂3体育官网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為東南亞近現代史與華僑華人史。英文專著《華人商業與馬來屬邦的形成 1882—1941》(Chinese Business in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1882-1941;英國Routledge出版社, 2003; 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 2010)榮獲提名並最後入圍美國“亞洲學會”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05年度東南亞研究最佳著作獎“Harry J. Benda Book Prize”全球六部著作的短名單。共同主編四本著作,主持兩卷本合作譯著《東南亞的貿易時代》(商務印書館,2010👸🏻😥;漢譯世界名著版,2013、2017)🍕🤦🏻♀️,受邀參加撰寫《劍橋全球移民史》第二卷 (The CambridgeHistory of Global Migrations ),出版詩集《燕寨集》(上海三聯書店,2020)💪🏻,以及在海內外著名學術出版社發表中英文專書章節⇢🕜、論文多篇🥢🔘,包括劍橋大學出版社▪️、杜克大學出版社、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京都大學出版社、荷蘭Brill出版社和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出版社等。
區域與國別之間
吳小安 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1.3
ISBN 978-7-03-068263-5
責任編輯♻👨🏼🦲:耿雪 李秉乾
內容簡介
作為範式的傳統標簽,殖民研究是歐洲的🥨,區域研究是美國的🏄🏼♀️,地域研究是日本的✍🏿,區域國別研究則是中國的。在全球學科發展脈絡的大背景下,本書探討了區域與國別的概念、區域研究的譜系🏰,以及“區域與國別之間”的維度。結合東南亞研究與華僑華人研究🫵🏽,從學科方法論與個案專題研究兩大層面,本書系統考察了區域國別究竟是為什麽暨到底是什麽等當下重大學術關懷的方方面面🏋🏿♂️。本書分上、下兩編,共13章。
本書是區域國別研究🙋🏼♀️、“一帶一路”研究🖐🏿、東南亞研究、華僑華人研究🃏、國際關系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的重要參考書。
本書目錄
導論 / 1
上編 學科方法論
01 東南亞研究與東南亞華人研究:田野調查的經驗 / 23
02 從“南洋研究”到“東南亞研究”🧑🏽🚒:歷史的觀察與方法論的思考 / 44
03 華僑華人學科建設的反思:東南亞歷史研究的視角與經驗 / 66
04 概念脈絡、文化關懷與比較視角:華僑華人研究的再梳理 / 88
05 全球視域下的馬新華人研究:學術脈絡的回顧與前瞻 / 109
06 福建學與東南亞福建學🧙🏿:個案透視與學術建構 / 124
07 “我在等風”:跨界與比較視野中的本·安德森回憶錄 / 149
下編 專題個案研究
08 試論東南亞國家與國家形成:形態、屬性和功能 / 167
09 中國與東南亞:長時段的歷史考察 / 193
10 日本與東南亞🧑🏻🦯➡️:戰後中日關系架構下的透視分析 / 230
11 公平的尺度🛀🏿🤦🏽♀️:試論中華性與華人社會的共贏發展 / 263
12 移民、族群與認同:東南亞華人方言群的歷史特征與發展動力 / 284
13 地區政治、家族歷史與權力關系:以檳城莊氏為個案的研究(1857—1916) / 311
參考文獻 / 346
跋 / 380
原文鏈接👩🏿✈️:新著丨吳小安:《區域與國別之間》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