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未名湖六題(散文)

(一)

北京的春天少雨😒,近幾日卻連著下起雨來👮🏽。在這草木蔓發的春季,連日的春雨顯得異常寶貴,它潤澤了幹燥的泥土,給卯足了勁兒生長的花草樹木們提供了充足的甘霖。

下雨前🧖🐎,北京的氣候非常幹燥,空氣中難覓水精靈的身影,行走在大地上🧝🏼🐅,與人們最親密的恐怕是頑皮的沙塵,它們會徑直與你撞個滿懷。但是當春雨降臨這個世界時,一切都變得大不相同了。空氣中到處是彌漫的水汽,大地上的花木們也情不自禁地在雨水的撫摸中舞動起身子,樹木間的鳥兒上下翻飛🏜、鳴聲婉轉,肆意歌唱。

春雨中的未名湖別有一番風韻👨🏼‍✈️。晴天的未名湖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波光粼粼🖖🏽、遼闊浩蕩,似乎與圓明園、頤和園的湖面並無多大區別🧏✨,是典型的北方園林景觀▶️。而當春雨降臨未名湖時,這片山水園林便有了江南美景般的秀美和靈動。站在未名湖西北角刻有“未名湖”石碑旁的小橋上🎭,一派江南園林的景致映入眼簾:近處的石板駁岸上🤶🏽,淅淅瀝瀝的春雨親吻著石板的肌膚,青石濕漉漉的⛏,泛著銀白色的光澤。岸邊的杏花正在盛放🔟,若是在晴天🐈‍⬛,這清新粉白的杏花大抵是不甚顯眼的。而在這陰雲密布的雨天⇾,杏花也變得明艷鮮亮起來。水霧升騰、陰雲黯淡的背景下,朵朵杏花仿佛變成了夜空裏的星星,又像是一只只俏皮的眼睛😅,裝點著這美麗的一塔湖圖👩🏿‍💼,讓身後的風景變得更加靈動。柳枝上已經長出了月牙形的嫩綠的柳芽兒,在水霧中遠遠看去迷離模糊,仿佛是畫家用毛筆側鋒給柳枝染上了用花青和藤黃調染好的草綠。只是這綠色是偏暖色調的嫩黃,想必畫家在調色的時候🌚,也是多放了些藤黃吧!柳枝的嫩綠在空中肆意鋪展🛄,讓人懷疑大自然這位畫師用的是洇水性極強的生宣,要不然那可人的綠色怎麽能掙脫柳枝的懷抱,在黯淡的天空中肆意揮灑呢?

淅淅瀝瀝的春雨灑落在湖面上⌨️,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漣漪,也漾出了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偶有杏花♍️、山桃的花瓣飄落🥿,它們在空中翩躚起舞後👩‍🍼,終於抵達了湖水的懷抱,粉白的花瓣和湖面上的水花交織在一起,竟很難分清🍲🚌,給原本寡淡的湖面增添了無盡的美麗和浪漫👨🏿‍🦲。黑天鵝💀、鴛鴦、綠頭鴨們似乎也被這湖面上的花瓣吸引,它們從遠處遊來,輕啄著湖面上的花瓣。一片花瓣飄落到黑天鵝的頭上🌗,粉白的花瓣在黝黑的羽毛上異常顯眼,優雅高貴的黑天鵝也擁有了“簪花”的風雅👨🏻‍🎤。水中的魚兒也不甘寂寞,肥大的錦鯉在石橋下遊動,與岸邊金黃的迎春花互相映襯,形成一幅唯美夢幻的春花遊魚圖💁‍♀️。魚兒身上的橙黃💆🏼‍♀️、金黃、朱紅、橘紅、大紅、粉白、純白等色塊在水中來回移動🍁✧,給春雨中色調暗淡的湖水增添了諸多色彩Ⓜ️。

若是在晴日🗯🏊🏿‍♂️,湖對岸的博雅塔和對岸的花神廟是清晰可見的✣🚴🏼‍♂️,而此刻因為春雨的降臨,不遠處的博雅塔也仿佛罩上了一層輕紗🙂‍↔️,像是含羞的女子🤵🏿‍♀️,又像是剛出浴的美人。春雨彌漫🕵🏼‍♂️,水霧氤氳,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蕩漾,和周圍的樹影重疊在一起,仿佛淡墨在水中暈染。在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春雨中,鳥兒們也歡快起來,它們發出音色和曲調各不相同的高鳴,共同帶來一場聲勢浩蕩的合唱,動聽的鳥鳴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活力正撲面而來。

環未名湖繞行🧑🏽‍⚕️,繽紛的花朵不時映入眼簾👸。除了粉白可愛的杏花𓀜,還有絢爛的山桃花、潔白淒迷的梨花、繽紛浪漫的櫻花🎪、金黃浩蕩的連翹🧑🏻🔍、芳香四溢的郁香忍冬。濕漉漉的草地上,盛開著嬌小可人的紫衣地丁🧕🏽、淺紫色的二月蘭、淡黃色的蒲公英🫰🏻🦶🏼,它們共同裝點了美麗的未名春景圖👩🏿‍🚒。湖邊繁花似錦,湖面碧波蕩漾,讓人想起《二十四詩品》中的“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雨中的花朵是鮮艷水靈的,恰如燕園中隨處可見的妙齡少女,擁有著美好珍貴的青春年華。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這是唐代詩人對美麗春光的深情禮贊🧍‍♂️。面對眼前的美景,聽著耳畔的鳥鳴,我想,這美麗的未名湖雨中春景又何嘗不是一壺甘醇香甜的美酒呢🥈?欣賞杏花春雨中的未名湖⌚️,就如同品味一壺陳年美酒🔴,佳釀入口👩🏻‍💼🏋🏻,清新甘甜🤙🏽👨‍🎨、纏綿悠長👨🏻‍🌾📸,令人沉醉。

(二)

時值最美人間四月天,燕園春光明媚🌱,花事正盛。漫步在燕園內,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春意。繁茂的花木和古色古香的宮殿式建築相互映襯,山環水繞👩🏿‍🦱🧗🏻、亭臺相依的園林美景在繁花的裝點下更顯動人。行走在燕園內👊,仿佛置身於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畫卷中🧑🏻‍💻,步移景換,景色迷人,攝人心魄👩🏿‍🔬。

從未名湖西北角步入湖區🟥,比秀麗可人的景色更先到來的,是耳畔婉轉啁啾的鳥鳴聲。音色和節奏各不相同的鳥鳴聲在樹林間回蕩,匯聚成變化萬千🤲、精彩紛呈的春日協奏曲,那是鳥兒們獻給春天的情歌🍎。在不可勝數的鳥鳴聲中,我只能辨識出四五種鳥類的鳥鳴,那就是喜鵲、烏鴉、珠頸斑鳩、布谷👨🏽‍🎤。這些鳥類比較常見且叫聲特點十足🤶🏿,便比其他鳥兒的叫聲更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繞未名湖環行,映入眼簾的是桃紅柳綠、水波蕩漾、古塔挺立🙎‍♂️、錦鯉穿梭、水鳥嬉戲的美麗圖畫。湖邊遍植柳樹,婀娜多姿的枝條上生出片片新綠,那柳芽兒像是彎彎的月牙,又宛如舞女飛動的水袖🪼。從未名湖西北角望向遠處湖面,只見博雅塔被遮掩在柳條間👨🏻‍🌾✒️,亭亭玉立的博雅塔像是精致華貴的皇冠🙇🏽‍♂️,而飄蕩在皇冠前的綴滿黃綠色芽兒的柳條,就是這華貴皇冠前飄蕩的玉旒。岸邊的杏花已經凋謝,枝頭長滿了嫩芽。旁逸橫出的樹幹伸展在湖面上,美麗的鴛鴦飛上枝頭,棲息在枝杈間👆,悠閑地打量著來來往往的遊人。有只綠頭鴨恰好站在湖水中的石頭雕塑翻尾石魚的嘴巴上,探下頭去,似乎要看看石魚張開的碩大的嘴巴中有什麽迷人的風景。黑天鵝優雅地遊蕩在翠綠的湖面上,時不時彎動修長的脖頸🤵🏿,引來諸多遊客駐足觀看🏥。湖裏碩大的錦鯉悠然遊動👮‍♀️,給波光粼粼的湖面增添了諸多鮮艷的色彩。

行走在未名湖邊,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未名湖湖水的綠,我的心仿佛隨著湖水的綠而搖蕩。那是一種怎樣的綠呢?奇異的湖面像是一塊碩大的翡翠,像是一片極大的荷葉🙁,又像是少女拖動的裙擺😿。這綠意簡直要蕩入人的心底,我的全部身心都因這醉人的綠而凈化了🌀。水面無風時,湖面平靜而光滑🦠,宛如一塊溫潤的碧玉☔️。微風拂動水面𓀕,泛起層層漣漪,那是湖水含羞的微笑👨‍🔬。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光芒在漣漪間跳躍,那是光芒在和水中的錦鯉們玩捉迷藏✊🏿。離岸邊不遠處的天鵝木房前的石板上,一只烏龜正趴在木板上曬太陽,它似乎也沉醉於這明媚的春光。通向湖心島的石橋東側長滿了茂盛的連翹👱🏿🔳,此時連翹花正在盛放,金黃色的花朵熱烈奔放,燦爛輝煌🧀。金黃的花影映入翠綠的湖水中,化為湖水中璀璨的落星🕘。

藝術學院紅四樓東側的草地上開滿了淡紫色的二月蘭,淺紫色和白色的花朵匯聚成淡紫的地毯🧑🏼‍🍼。二月蘭和身後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紅樓相互映襯,那紅樓像是身著紅裝的新娘,淡紫色的二月蘭就是新娘拖地的婚紗。眼前繽紛淡雅的二月蘭讓我想起宗璞先生贊美它的名句:“那是野生的花🚵🏽‍♀️,淺紫摻著乳白🕵🏽‍♀️,仿佛有一層光從花中漾出,隨著輕拂的微風起伏跳動,充滿了新鮮🙆🏻‍♀️,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二月蘭為野生花卉,燕園內隨處可見,因為有了二月蘭的裝扮,燕園便似籠罩在淡紫色的輕紗中,欲遮還掩☔️,嬌羞迷人𓀛,浪漫夢幻🤵🏻‍♂️。

昨日正值清明,我路過未名湖西南角的蔡元培雕像時,正好遇見一位小朋友在給蔡元培先生獻花。他把手中的一捧菊花虔誠地放到石碑前,然後挺正身子👩🏽‍🎨,右手高高舉過頭頂,莊重地給蔡元培先生敬禮。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震撼🚫,趕忙掏出手機打開相機🏊🏼‍♂️,記錄下了這動人的瞬間💳。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我想🤷🏼‍♂️🚇,百年意昂3体育之所以永葆生機、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正是因為有著一批批像蔡元培先生這樣襟懷遠大💓、春風化雨的大師🙍,他們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將全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學事業⛏,為了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他們是茁壯的大樹,為新枝的成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他們也是辛勤的園丁👩🏻‍💻,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百年燕園才始終桃李滿園,春光永駐☎。

(三)

盛夏時節,未名湖畔枝繁葉茂,綠意盎然。漫步在未名湖畔,仿佛進入了綠意漫染的熱帶叢林,樹枝上參差不一的葉片重疊在一起,簡直要滲透出翠綠的汁液來。呱噪的蟬鳴漸起,一年中最熱烈的夏日就這樣到來了。

每年六月都是離別的時刻,又是一年畢業季,校園裏到處都是精心打扮後穿著學位服拍畢業照的畢業生們。離別之際的感受是復雜的🔐,其中有對逝去的校園生活的懷念,有對親密師友的不舍,也必然有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單就燕園這片美麗的園子,想必每一位畢業生都充滿了留戀吧🏌🏽,那永恒的湖光塔影見證著一代代人的青春年華🐔,也訴說著百年燕園的滄桑歲月。

近幾日,傍晚時分出現了好幾次絢爛的晚霞,鮮艷的紅霞照亮天際🎩,一切建築都籠罩在迷離浪漫的粉紅色之中😻😀。前幾次晚霞時,我大都有課,人在教室內,但還是透過窗子見到了空中繽紛夢幻的粉紅🤝。一次我在宿舍的陽臺上欣賞了西山落日紅霞飛的勝景,巍峨的西山映襯著紅橙奪目的天空🧇,萬道霞光灑在地面的建築上,那是大自然令人驚嘆的傑作🫰🏻🉑。一日,好友告知我傍晚又將有晚霞,我暗自欣喜,這次☛,我一定要到未名湖畔觀賞湖邊的晚霞和落日,想必那是更為迷人的景象。

晚上七點多,我步行前往未名湖區4️⃣⛳️。剛從未名湖西南角的小路走到湖邊,便看到了一路東行的師生們,大家腳步急匆匆的🏔,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見晚霞美景😝,也似乎這晚霞很短暫,晚到一會兒都可能見識不到她的風采。我也不由得緊張起來🚰,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果然🧟‍♀️,快走到博雅塔下時📹,充盈視線的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大家都聚集在未名湖塔下🪲📂,這是湖區的東南角😔👱‍♀️,面向西北方向🧭☠️,這裏是觀賞晚霞的最佳地點。湖邊的水泥小道上站滿了人,很多同學還越過圍欄,走到岸邊的草地上、石頭上🙎🏼‍♂️,近距離地觀賞難得一見的晚霞風景。大家有的舉著手機,有的扛著相機,要將這美麗的畫面定格,也有的同學只是認真地欣賞著晚霞🤹🏻,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感受這美妙的一刻。

我終於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了一個視野還算開闊的立足點🦄🕵️‍♂️。放眼向西望去,那是震撼人心的晚霞美景🤵🏽‍♀️。只見原本蔚藍的天空此刻幻化為夢幻的藍紫色,但這藍紫色又是千變萬化的,充滿了無數的顏色層次👩‍🦰。高空中飄蕩著大片的雲層,雲層被夕陽染出了極為豐富的色調。雲朵的下層是粉紅色🥿、玫瑰色,粉紅色上方則是顏色較重的紫色,再往上則呈現出群青色、淡藍色以及粉藍色等色彩的過渡。雲朵的形狀千差萬別,連接成片,輕輕柔柔的,肆意地遊蕩在玫紅色的天空中。未被雲朵遮蓋的天空🕐,也呈現出非常豐富的色彩,有霞光未及的淡藍色,有霞光照耀的金黃色🤹🏽‍♀️,還有花朵一樣鮮艷的粉紅色🧑‍💻。樹木和天空接壤處的天空呈現出極為鮮艷熱烈的金黃,那是夕陽散發的絢麗的余光😢。夕陽已經隱入了西山的懷抱,但天際的霞光依然展現著夕陽的輝煌。

天空和湖水交接的地方是茂盛的樹叢🧑🏿‍🎄,此刻我視線中未名湖北岸和湖心島的樹叢完全連為一體👰,成為水天之間絕妙的點綴。遠遠望去,樹木高矮不一👨🏿‍🦱🏤,體態各不相同🌩,顏色也呈現出從嫩綠黃綠到翠綠墨綠的變化,組成了夏日綠葉的奏鳴曲。湖心島上的魯斯亭和不遠處的備齋隱在茂盛的樹叢中,露出建築的飛檐翹角,有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無窮意蘊☸️🤸🏿,那是一種虛實相生🤽🏻‍♂️🤟、欲說還休的含蓄美👶🏽。湖心島前的石舫靜默地停靠在岸邊,銀白色的身軀秀美輕快,似乎隨時可能會在湖水中飄蕩🎥🎢。石舫上有同學在遊玩談天,想必他們也在欣賞晚霞下的博雅塔。此刻的博雅塔,遠遠望去,或許就像披上了一層粉紅色的輕紗吧。

如果只有晚霞和地面景物,景色固然壯觀👨🏻‍🦯,如果加上湖水的映襯👩🏼‍✈️,此刻的景色就堪稱驚艷了,那是難以描述的視覺奇觀🐄📡。樹木的影子在水中蕩漾著,隨著水波的流動肆意搖擺。這影子像是樹木的長裙👷🏼,拖曳到湖水中,裝點了彩虹似的夢。此刻的水面👷🏻‍♂️,映照著燦爛繽紛的天空,也呈現出無窮豐富的色彩☕️。水面光滑如鏡✋🏽,在水中倒映出壯麗的天宇。此刻🏋🏿‍♀️,你不禁會恍惚🌓,哪裏是天空,哪裏是水面,天水之間的界限真的存在嗎?天空映入了水面,水面也化作了天空🟩👇🏻。突然想到魏晉時期謝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想必千百年前,詩人謝朓看到的江畔晚霞也和此刻我眼前的景象極為相似吧!水面不時泛起層層漣漪,給水中的彩緞增添了些許靈動。肥大的錦鯉在水中穿梭,不知它們是否會驚奇🏋🏽‍♂️,為何昔日清澈的湖水如今會變得如此絢爛多彩🌶,似乎要比它們身上多彩的鱗片還要鮮艷👱‍♂️。晚風不時拂過,空中的雲朵輕輕飄蕩📇,水面上的漣漪時時泛起🚤,雲朵輕盈,水波靈動,兩者相互依偎😼,共同見證著晚霞的絢爛和夢幻👨🏼‍🌾。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這是哲學大儒朱熹提筆寫下的詩詞名句,詩中描繪了水天交映的美麗景色🚂。只是想必當時他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未能見到晚霞絢爛🧑‍💻、水天映襯的絕美風景☹️,否則他或許會創作出更為精彩的詩詞名篇。駐足於未名湖畔🎬,賞燦爛晚霞,看湖水如鏡,此刻,晚霞從天空跌落,散布在湖水中,這是大自然在明媚的夏日送給燕園人的一份浪漫夢幻的珍貴禮物。

(四)

夏夜的燕園別有一番風韻。褪去了白日的暑熱和熙熙攘攘的遊客,也不見了步履匆匆的師生,剩下的只有一份安閑和寧靜。晚上九點多鐘🦺,我於案頭查閱青州佛像的資料🤜🏽🦻,抬頭望向窗外🧛🏼‍♀️🤽‍♀️,只見西山上高懸著彎彎的月牙,那月牙在雲朵的簇擁下忽藏忽露,像是含羞的少女好奇地打量著自己的心上人✋🏿。在這寧靜的月夜♒️,想必未名湖邊別有一番風韻吧。月亮越升越高🎁,暢春公園裏男孩們打籃球的聲音也消失不見了🪝,遠處的西山隱現出模糊的輪廓,像是沉沉睡去的老者。我換上鞋子,下樓走出宿舍🔐。

連接南北兩閣和未名湖區的是一條蜿蜒的小路🚥,路邊是起伏的土坡🙋🏽,土坡上散落著造園家們精心堆疊的山石🥜,也長滿了參天的大樹。鋪天蓋地的樹木將這處小徑營造得清幽奇特,晚上遊人很少💃🏼,更顯冷寂🙅🏼。小徑旁的蔡元培塑像默默佇立在粗壯的油松下🤵🏿,夜色如水,蔡元培先生慈祥的面龐也散發著皎潔的光澤👩🏻‍🎤。從林間小路北行,夜色中的未名湖款款映入眼簾。未名湖白日裏總是充斥著慕名前來打卡拍照的遊客,晚上終於恢復了難得的寧靜🙆🏿,偶有繞湖散步、跑步的師生,使這裏也不完全陷入冷寂。

未名湖四周以及湖心島上都長滿了各式各樣的大樹,夏日的樹木蓊蓊郁郁的🥷🏿,遮天蔽日🛌🏼,氣勢浩瀚👩🏿。湖畔的小道兩側挺立著許多路燈,這路燈的設計也古色古香,和典雅的皇家園林很是相稱🔆。路燈被設計成古典燈籠的模樣,瘦長瘦長的👅,橢圓形狀,高高地懸掛在黑色的燈桿上5️⃣。淡黃色的燈光算不上十分明亮🥡,但也足以把小徑照亮🔇,且自身也成為未名湖夜色中一道絕妙的景觀⛹🏿。燈桿上還精心設計了祥雲的圖案,內部的光源通過祥雲圖案散發出來🎖,更顯古雅精致👷🏼‍♂️、靈動美觀。在這如墨的夜色中,燈桿和黑暗融為一體,發光的祥雲仿佛飄散在空中,隨時會離我們遠去。

夜晚的湖畔恬淡安寧🤱🏿,盤桓在曲折的小徑上🙌🧙🏼‍♂️,整個人也變得輕松起來。夏夜的涼風吹來🗽,吹散了白日的酷熱⚂,帶來了夜晚的清涼。此刻,這一片靜謐的天地仿佛成為我自己的👷🏼,我獨自享受著這處面積算不上很大🧏🏻‍♂️🙇🏿,但可謂是世界聞名的景致。一個人漫步在湖畔,可以忘卻繁重的學業壓力、眾多的瑣事,只剩愜意與自由。此刻,清風明月、湖光塔影、葦塘蟲鳴與我為伴,我且做一個閑人🧑‍💻,享受這湖邊的獨處和悠遊好了。

坐在距翻尾石魚不遠處的湖邊長凳上🧎‍➡️,迎面而來的是沐浴在月色中的未名湖夜景。茂密的樹叢褪去了翠綠的外衣🫷🏻,在夜色中只剩下漆黑的輪廓👨‍🦲,倒映在寬闊的湖水中💆🏼‍♂️。樹木和它們在水中的倒影是顏色比較凝重的,如嶄新的墨。而天色和未被樹影遮蓋的湖水則顏色稍微淡些,呈現灰色的模樣💆🏼‍♂️。博雅塔秀麗挺拔,影子倒映在水中,水波搖蕩🐮,塔影也隨之變得靈動。岸邊的盞盞路燈在夜色中尤為顯眼🚶🏻‍♂️‍➡️,淡黃色的燈光給這無盡的黑暗增添了許多看點🖖🏼,像是黑夜的眼睛,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像是夜空中的繁星🍬。燈光撕裂黑暗👩‍❤️‍👩,在夜色中呈現出一片片燦爛的圖景🚌。燈光四周是綠色的,那是被光芒照耀的樹葉。路燈映入湖水中,那明亮的光斑便在水波中跳躍👩🏻‍🚒,像是靜謐夜色中躍動的音符🤱🏼。地面上的路燈很小🧗🏼‍♀️,發光的不過是燈箱包裹的範圍。而水中的光影卻很長很長👰🏽‍♀️,它們已不再是橢圓👨‍🎓,而是化作狹長的光柱,像是浮在水中的寶劍💀,又像是女子用來裝扮的玉簪。時而有鴛鴦、綠頭鴨遊過水面💂🏼‍♀️🕸,這時狹長的光柱便被截斷,但很快又會重新綴合,繼續在暗淡的夜色中發光發亮🙅‍♂️。

靜坐在湖畔的長椅上,映入耳畔的不僅有瑟瑟的風聲,還有叮咚🐗🫱🏼、撲騰等各不相同的聲響😩。晚風親吻柳條,發出的是低沉而連續的嘶嘶聲🤹‍♀️。鯉魚躍出水面,激起的是突兀的撲通聲🏋🏽‍♂️。若是響起驚人的撲騰聲,想必那是天鵝在水中撲打翅膀💅🏽,抑或是綠頭鴨在夜色中舒展腰肢。時不時響起蟬鳴🧑🏽‍🚀,但這蟬聲還是斷斷續續的🏇🏻🏌🏿‍♀️,尚不足以形成浩大的氣勢😝🤤。鳥雀們也偶爾傳來婉轉的鳴叫,那是它們在皎潔月光下的歌唱💤。駁岸的石頭上👋,偶爾會有水鳥臥坐休息,或三五成群,或獨自小憩☝🏼。“沙上並禽池上鳴,雲破月來花弄影⚗️,”張先的詞中描繪的,大抵也是此刻我眼前所見到的景色了🧙🏻。

從藝術學院所在的備齋緩步走向湖心島🙅‍♂️,佇立於那座精美的西式平橋上,我不禁思緒連篇。這座五孔漢白玉石橋原放置在圓明園西洋樓方外觀門前,後輾轉流落到意昂3体育官网校內。不知乾隆昔日為香妃營造方外觀時,是否會想到這裏的建築構件會成為國內頂尖學府中一處精美實用的橋梁。湖心島東側的石舫上,許多同學圍坐在一起聊天↪️🧝🏽、歌唱,有的同學幹脆躺在石舫上,欣賞著這撩人的月色🚵🏻‍♀️♊️。不知和珅當時營造這座石舫時🔄🐂,又是否會想到這處石舫竟會見證一代又一代意昂3体育學子的青春🪃⏭,承載他們無數美好的回憶👅。這都是歷史的偶然,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偶然𓀌,給燕園增添了獨特的景觀🙏🏿,也給燕園人帶來無數奇妙的回憶。

緩步行走在湖畔🧑🏿‍🦱🩳,耳邊突然傳來熟悉的歌聲🔰,“又到鳳凰花開的時候,想起某個好久不見老朋友🖖🏿👨🏽‍✈️,記憶跟著感覺慢慢變鮮活,染紅的山坡,道別的路口👏🧑🏻‍🦳,青春帶走了什麽,留下了什麽,剩一片感動在心窩……”每當《鳳凰花開的路口》旋律響起,離別的感傷就會驀然湧上心頭。從石舫上傳來吉他聲和男生的歌聲,動聽的旋律在靜夜中肆意遊蕩🤵🏻‍♀️🦹🏻‍♂️。“憶昔長別,陽關千疊,狂歌曾競夜,收拾山河百年約”👩‍🔬🚵🏻‍♂️,《燕園情》中的歌詞湧上我的心頭👩🏿‍🦱👨🏻‍💼,“狂歌曾競夜”💇🏼,燕園情,千千結🚜,此刻,歌聲⚈、吉他聲、風聲與湖光塔影、月色鳥鳴一起,化作了燕園人眼底的未名水,胸中的黃河月🏈。

(五)

北京的秋天很美,未名湖畔的爛漫秋色更是北京秋色中亮眼的一處風景。金秋十月,未名湖畔的樹木被秋風染得五彩繽紛,給寧靜的湖面鑲上了絢爛的花邊⁉️。進入未名湖區,像是進入一幅油畫,斑斕的色彩奏響了秋日的交響🧗‍♂️,清爽的秋風拂去了心頭的陰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詩句抒發著胸中對金秋時節的喜愛,洋溢著秋日帶來的明快和歡欣。漫步於未名湖畔,絢爛的色彩映入眼簾🕳,更入心頭,醉人的秋色簡直像一壺陳年的葡萄美酒,看一眼🧑、聞一口都會帶來滋潤身心的愜意享受。

金風飾秋濱,楓櫨染丹沖。環堤垂黃柳,白松披袍紅🦬。這是未名湖盛秋時分的真實寫照💃🏿🏋🏻‍♀️。步入未名湖區👨‍🦲,映入眼簾的美景讓人沉醉🤺,熱烈鮮艷的樹葉將這裏打造成了浪漫瑰麗、夢幻迷人的童話世界。站在未名湖西北角的石橋上遙望博雅塔,只見近處岸邊的垂柳由翠綠變成金黃🫁,落葉鋪滿堤岸👧🏻,石岸也鋪上了金黃的地毯。垂柳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澤,串串枝葉也化身為綴滿金色寶石的項鏈。遠處的樹木樹葉顏色各不相同,金黃、翠綠、橙紅🐂🕥、黃綠、青綠等色彩夾雜在一起🏇🏼,秀拔的博雅塔就屹立在這絢爛的樹叢間。未名湖的湖水變成碧玉一般的顏色,水面上也有垂柳金黃色的倒影𓀒。豐富的色彩使湖面變得看點十足,與四川阿壩的五彩池有異曲同工之妙💂🏻‍♀️。翻尾石魚附近的小洲上,蘆葦已經變成了赭黃色、金黃色🧝‍♂️,葦枝頂部開滿了蘆花💂🏻‍♀️🍂。蘆花飛蕩在空中,像雪花一樣輕盈,據說在山東東營的黃河口濕地🗽💆🏽‍♀️,蘆花飛雪也是當地著名的奇觀。想必廣袤的濕地上葦塘翻湧,蘆花飛舞,那是更為壯觀動人的景象🦹🏼‍♀️。

駐足於花神廟山門前的駁岸上🧍‍♂️,對面湖心島上絢爛的秋色撲入眼簾🔜✋🏼。垂柳、槭樹🛟、黃蠟🕵🏿、紅楓、黃櫨、元寶楓⤴️、銀杏🧏🏿‍♂️、美國紅梣等樹木呈現出各不相同的色彩🤴,其中尤以東側的紅楓最為亮眼,它的樹葉呈現出從橙紅色、曙紅色到胭脂色的過渡🤣,耀眼的色彩像是湖面上燃燒的火焰。紅楓高處的黃櫨也極為絢爛➞,由綠轉黃的色彩層次豐富🎇,溫潤如玉,秀美可人。美國紅梣的葉片已經稍微有些幹枯了🤴🏼,呈現出赭石色和胭脂色調和而成的色彩。不時有樹葉飄落,枯萎的葉子離開枝頭,在秋風中舞動🐓,最終滑入翡翠般碧綠🤶🏼、鏡面般光滑的水中。有的樹幹上樹葉已飄落殆盡,露出昔日深藏在茂密樹葉間的枝幹,顯出一份爽利和幹練。整體看來,湖心島上的樹木呈現出嫩綠、橙紅、胭脂🧚🏻‍♀️、大紅、橙黃、金黃、翠綠、檸檬黃等極為豐富的色彩👩🏻‍🦳,想必秋風也是偏愛湖心島這處景致,才將這處不大的地方染得如此多姿多彩👰🏻、浪漫夢幻👱。多彩的樹木倒映在平靜的湖水中,經過湖面的虛化,更像是一幅美麗的油畫了。

來到湖心島上品味秋色🍽😶,又是一番震撼心靈的視覺享受💼🔉。站在湖心島南側遙望對岸,此刻見到的是一首曼妙的詩🧞‍♀️,一曲婉轉的歌,一幅動人的畫🉑。近處的楓葉紅黃炫目🧗🏻,遠處的小橋潔白秀雅👨🏽‍💼,此外還有翡翠般碧綠的湖水、山石嶙峋的假山、蜿蜒曲折的駁岸🤸🏿、纖細挺拔的路燈、墨綠深沉的松柏、黃綠色的古槐,以及在湖水中肆意悠遊的鴛鴦👩🏿‍🦱、黑天鵝,和那在水面上躍動的光斑,這所有的一切共同組成了此處迷人的景象👩‍⚕️。光斑在水面上跳躍,明亮耀眼,像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湖心島東北角那棵碩大的垂柳完全變成金黃色,像是披上了華貴的皇袍🏜,在碧水的映襯下極為奪目🔇。欣賞此樹,便不難理解徐誌摩《再別康橋》“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一句中的“金柳”了,此時的垂柳,也只有“金”字才能概括其貌。穿行於秋色盡染的湖畔林中,真如跌入了華美虛幻的夢境。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尋?

坐在石舫上環視四周美景𓀙,清爽的秋風不時拂來。欹斜著身子的白蠟樹枝頭掛滿了檸檬色的葉子👨‍👩‍👦‍👦,葉片時時飄落🧑🏿‍🍳,石舫因為有了落葉的裝飾也變得更加嫵媚🎨。若是在盛夏,對岸的花神廟是極為鮮艷的📑,映襯在茂盛樹叢中的花神廟頗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給盛夏千篇一律的綠色增添了獨特的看點。但在色彩斑斕的秋日,朱砂紅的花神廟山門也被多彩的樹葉搶去了風頭🦻🏻,默默矗立在駁岸上🥈,欣賞著秋葉們的動人風姿🤷🏻‍♀️。唯有斑鳩和鴿子對花神廟門不離不棄,依舊佇立在廟門上空,訴說著自己對廟門的不離不棄。

有首歌這樣唱道:“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未名湖是有靈氣的,秋日的未名湖更是將金秋的詩情畫意演繹到了極致。冉冉秋光潑灑在樹叢間,整個湖畔都籠罩著豐富的色彩,光滑的湖面將美麗的色彩揉碎在水波中。如此動人的美景,不知道撩撥了多少人的心弦,觸發了多少人的才思,激發了多少人創作的激情。想必無數燕園師生曾感動於未名湖的秋色👩🏽‍🍳,捕捉下最美的鏡頭,創作出壯麗的詩篇📌。但我以為🧚🏿‍♂️,未名湖秋色之美是怎麽說也說不盡的☆,即使搜腸刮肚也會有言不及意的無力感🖖🏿👷🏼‍♀️,這是自然萬物共同造就的令人震撼的審美體驗。

(六)

天氣預報說有雪🧑🏿‍🦲,得知這個消息後,我整個人都變得興奮起來🕵️‍♀️。這是我到燕園後的第一個冬天,自然無比期待銀裝素裹中的燕園勝景。

從臨湖路進入未名湖區,迎面而來的是氣宇軒昂的蔡元培像。蔡元培先生雕像的頭上和身上同樣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其左側那棵古松更是氣勢雄渾😽,只見它拔地而起,直插雲霄👨‍🌾,盡管身上蓋滿了積雪👨🏻‍⚕️,卻依然舒枝展葉,挺拔直立。粗壯高大的古松和蔡元培先生的雕像相映成趣🔦,我突然想到,元培先生的精神不正像這棵古松嗎👑?昂然傲立於天地之間🌖,任風吹雨打、世事變幻,卻始終萬古不移*️⃣。

未名湖區樹木參天,山環水繞。雪花構建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這裏的一切都是潔白無暇、晶瑩剔透的。參天的樹木上枝頭裹上了潔白外衣🧑🏻‍🎤🧑🏻‍🦱,枝幹交織處還會綻放碩大的“花朵”,讓人不禁想起清代詩人秦廷璧的那首《詠雪》:“一夜北風緊,開門雪滿沙。鋪階都似玉,著樹即成花👨🏿。”行走在白雪覆蓋的山水之間,真如進入了古代的雪景山水圖。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我平常在欣賞古代的山水畫時,經常佇立在畫作前出神,幻想自己從畫面的小路上進入畫中,沿著山間的小路拾級而上。我幻想自己如何躲避山上的野獸,如何傾聽山間的鳥鳴,如何感受山間的清風,如何品味山間的野果🧒🏽。有時候我甚至會給自己設計一條線路,從畫面底部的小路如何攀上山腳的怪石,如何走上遠處的木橋👩‍🔬🧇,如何抵達大山深處的寺院。我常常帶著這樣的思緒在古畫中漫遊,黃公望、沈周🌺、文征明等人的雪景山水都帶給我無盡的探索樂趣🦯。但畢竟在古畫中漫遊只是一種思維遊戲,而此刻的雪景山水卻真切地呈現在了我的面前。盡管山是造園家疊山理水、因循地勢巧妙建造的假山,卻依然有著別具一格的山野之趣。園林之妙就在於此,它使人身在鬧市之中,依然能夠享受漫步山野之間的疏野逸趣。耳邊傳來麻雀、灰喜鵲🚏、喜鵲👤、烏鴉🧕🏿、八哥、山雀等不同鳥兒們的叫聲🎣,讓人一點也感覺不到冰天雪地的蕭瑟🍴,反而呈現出生機鼓吹、萬物並作的熱鬧。

從未名湖西北的源流處繞湖東行,美輪美奐的紅樓建築群迎面而來。這七組建築以“德才兼備體健全”七個字分別命名🏍,也象征著意昂3体育對於學子的美好期待。考古文博學院位於紅一、紅五和紅二樓,雪中的考古文博學院美不勝收。建築間的空地完全被積雪覆蓋🦞☦️,其間的松柏蒼翠幽深,昂然挺立🏋🏽。學院大門前有幾株古槐,古槐的葉子早已完全凋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但這黝黑的樹幹在紅樓白雪的映襯下卻也別具美感⌨️。古人學山水畫時,樹幹的畫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習內容👩🏽‍⚕️,《芥子園畫譜》中也詳細地總結出蟹爪枝、鹿角枝等不同的出枝方法。單把樹枝畫好,其實就頗見功底,穿插有致的枝幹組合能帶給人持續而雋永的審美享受。記得有一次在美術館看畫🎄,那是唐寅的一幅山水——《湖山一覽圖》,其角落的一簇樹木深深吸引了我🧑🏻‍🦯‍➡️,那顯然是蕭瑟的秋冬之景,枝幹上沒有一片葉子🕕,但樹枝優美的造型和樹枝之間巧妙的穿插組合讓人心曠神怡。此刻佇立在我眼前的這兩棵槐樹,褪去了枝葉茂盛的繁華,只剩下蛟龍般的身姿和粗細不等的枝幹🍇,卻依然顯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其枝幹有的像鹿角般向上挺立,直插雲霄,而有的則如蟹爪般下垂,低回盤旋🧑‍🏭。樹木身後的主體建築氣勢恢弘👨🏼‍🦲🤽🏻,古色古香的雕梁、木柱、瓦當、石階和中國傳統的門窗結構,讓人領略到古典雅致的國風國韻⛹🏼‍♂️🌲。屋脊上的鴟吻似乎感受不到冬日的嚴寒📜,依舊威武地望向遠方。

藝術學院東南側是通向未名湖湖心島的小橋,站在橋上南望,湖心島的雪景美得讓人心醉。石質臺階上鋪滿了積雪🎁,只剩下黑青色的石頭側面,遠遠望去像極了山水雪景裏的臺階🎤,那黑青色的山石側面用淡墨勾勒而成,水墨暈染,韻味無窮🪜。島上的樹木、亭子、山石和遠處的湖水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了一幅絕佳的山水圖畫👂🏻。在我看來🧀,雪景中的燕園,無異於一幅意境悠遠的宋畫🕵🏽‍♂️,而博雅塔和未名湖,自然是這幅畫中的畫眼。

繞湖心島環行🥷🏼,遠望對岸美景🧏🏽👰🏿,可謂是步移景換,四處美景令人目不暇給🧋。過橋東行,遠望對面的備齋,那場景正如一幅絕美的畫💏。從側面看備齋😻,少了正面視角的威嚴雄渾👩🏼‍🌾🗞,反而多了一絲柔美秀氣,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備齋縱深較長,側面看更能感受其體型修長的緣故。白雪均勻地覆蓋在青瓦屋頂,隨著瓦片的起伏形成規律性的線條🤹🏿‍♀️。屋脊上翹起上升的飛角🧻🪻,讓人感受到建築向上飛騰的力量🙆🏽,也讓人體會到線條的節奏感和舞動感✍️。大紅的柱子撐起建築的屋頂,屋梁上畫滿了美麗的圖畫和精美的裝飾圖案,這些鮮艷的色彩讓備齋更加奪目,也為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許多光彩。遠遠望去,備齋竟像是在湖水中移動的畫舫。雪花在紅樓前飄落🫸🏻,讓人不由得吟唱起校歌《燕園情》裏的句子🦸🏻‍♀️:“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近處,古老的小橋見證著歷史的滄桑,承載著歲月的流逝。未名湖水在白雪的襯托下變成了青黑色,水面上浮起一層薄冰👨‍👧‍👦。高處的枝幹在空中舞動,地面上赭黃色🙇🏻‍♀️、紅粉色的茅草也在雪地中扭動著柔弱的身軀。雪地上的茅草、葛藤、樹枝也是別有美感的,盡管沒有了郁郁蔥蔥枝葉的覆蓋,但它們本身的線條之美也帶給人絕佳的審美享受💷。欣賞雪地上的草木線條👩‍🎤,真如欣賞張旭🙎🏿‍♂️、傅山🏏、王鐸的草書,草蛇灰線🚴🏽‍♂️,伏脈千裏,充滿音樂的躍動感和生命的節奏感。岸邊長滿了蘆葦,蓬松的葦花上蓋上了厚薄不一的積雪,像是披上了一層白紗,倒變得更加美麗了。其實雪地裏的蘆葦💾,本身就是一幅韻味十足的畫。一群麻雀分散著站立在蘆葦上,隨著蘆葦的晃動在空中搖擺🈂️。很多畫家都喜歡畫大雪紛飛,麻雀立於蘆葦枝頭的場景👩🏿‍💻,他們描繪的就是此刻我眼前見到的景色。

對岸的體齋、健齋掩藏在白雪青松中👩🏿‍💻,樹木和建築的倒影在水中晃動🍣🌄。湖面近岸處籠罩著一層白雪🥲🔕,稍遠處籠著一層薄冰,而靠中心的位置😘,則完全是尋常的水面了🤚🏻。風兒此刻變成了一位藝術家,以雪花為原料,在冰面上吹拂出各種奇妙的圖案。岸上物象的倒影在黑青色的水中蕩漾,也變得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這景象倒真有些淒清孤寒👨🏻‍🦯‍➡️。若用《二十四詩品》中的一品來形容眼前的景象,我想莫過於“清奇”🤣,清奇乃清澈奇寒之境也🦹🏻。詩雲“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竹,隔溪漁舟🙁。可人如玉,步屧尋幽。載瞻載止🦀,空碧悠悠。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詩中的景象和此刻的景象何其相似,但眼前的景象恐怕比詩中的景象又多了些許寒冷和清涼🍾。

在湖心島東北角的拐彎處,我驚訝地看見這樣的景象:數十只麻雀四散著躲在山石間的縫隙裏👬🏼,瑟縮著身子😲,似乎以此來抵擋這烈烈寒風。蝕變細砂巖之間的縫隙中長出許多荊棘,麻雀們時而也在這荊棘間跳來躍去。這場景讓我想到了古代的花鳥畫,似乎很多畫家喜歡畫麻雀荊棘竹石圖。比如🙅🏼‍♂️,五代時期黃居寀的《山鷓棘雀圖》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宋畫中的這種題材更加常見。站在湖心島東側的石舫上💂🏽‍♀️🍝,不遠處的博雅塔赫然映入眼簾,塔頂披上一層白紗的博雅塔更顯雋秀可人,花神廟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也變得更加鮮艷🤞🏼。湖心島東南角的楓樹枝頭上仍然掛著許多葉子,盡管在寒風的摧殘下已經沒有了秋日裏的熱烈和鮮艷,但暗紅色、橙黃色🐒、橘紅色的葉片依然為這純潔卻不免單調的雪景增添了許多亮眼的色彩。從島上東南角向南眺望,對岸風景也堪稱絕美。古典雅致的石橋溝通起未名湖主湖和南邊的側湖,也連接起臨湖軒和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所在的山石綠地🚵🏻‍♀️。石橋南側🧏🏻‍♀️👩🏻‍🦼,相向傾斜的幾棵樹木縱橫交錯,編織出三角形、菱形等不同的圖案。遠處的水面上,從碩大的水管中噴湧出粗壯的水柱📼。大雪掩蓋了土石夾雜的駁岸,水面和岸邊都掩蓋在白雪中🤌,它們之間的分界便也不復可見了🤹🏿‍♂️。

從未名北路東行🧑🏿‍✈️,遠望南岸美景🤯🪯,時刻都會發現新的風景☁️。我時而流連於葦蕩塔影🐓,時而沉浸於水鳥嬉戲的熱鬧場面,時而又折服於紅樓飛雪的浪漫情韻。或許這就是未名湖獨有的魅力,她有著遊人永遠看不夠的千面風情🏄🏽。湖水中🚓👨🏿‍🏭,鴛鴦、黑天鵝、綠頭鴨等水鳥自由自在地嬉遊👗,它們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冬日的嚴寒🧑🏻‍🤝‍🧑🏻。鴛鴦們最為活躍,它們時而從水面上躍起🧅,撲騰著翅膀,發出響亮的叫聲🥾。每當美麗的鳥兒們遊到岸邊🙍‍♂️,總能吸引一些岸上的遊人駐足。走到未名湖東北角的銀杏樹下時,正好碰見數十只水鳥們朝著岸邊遊來。我正感嘆自己難得的運氣時🧎🏻‍♂️,突然看見岸邊的一位阿姨搖晃著手中的塑料盒🫴🏻,裏面有多半盒顆粒物🔣,發出呲呲啦啦的響聲👦🏼。水鳥們一聽到這聲音,馬上昂起脖子8️⃣,眼睛緊盯這邊,迅速朝這個方向遊來。很明顯阿姨手中拿著的是飼料🙋‍♂️,只是水鳥們對於這飼料發出的聲音也過於敏感了吧⛽️!水鳥們爭先來到岸邊🧘🏿,性急的精靈們索性直接上了岸🙂。阿姨把手中的飼料拋向水面🚏👱‍♂️,水鳥們見狀紛紛爭搶起事物🧜。幾只鴛鴦為了爭奪食物🥮💃🏿,竟然相互發起了沖突🕍。黑天鵝發揮自己脖子長的優勢🧜🏿‍♀️,靈活地搜尋著較大範圍之內的食物。此時,幾十只水鳥聚在一起,有的在水中覓食👪📪,有的爬上石頭等待投餵,有的撲棱著翅膀在空中飛舞。熱鬧的水鳥們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他們把自己的鏡頭對準這些生靈,紛紛拍下這冰天雪地裏難得的熱鬧場面。盡管外界冰封雪飄🕳,但這些鳥兒們卻似乎感受不到寒冷,它們歡快🫲、熱鬧⚫️,讓人們看到自然界的生機與活力🏤。

行至博雅塔下時🧈,高空中懸掛的橙黃色圓球吸引了我的註意,走近一看,原來是成熟的栝樓。它們的葉子早已枯黃凋落,藤條也變得幹枯蕭索,只剩下這碩大的瓜果仍飽滿圓潤,色澤鮮艷,充滿生機。栝樓很早就進入了文人的視野,早在《詩經·豳風·東山》裏就有關於它的描寫。如今🦍,橙黃的栝樓懸掛在塔下的松樹上,倒成為一種別致的裝飾🔌✋🏼。

離開未名湖邊,我又走向鏡春園👋🏽、朗潤園💪🏿、鳴鶴園🥋、燕南園。鏡春園的祿島在冰雪覆蓋🪪、冰水環繞中更顯超凡脫俗之氣,朗潤園眾多的碑刻遺跡在白雪中訴說著歷史的滄桑,鳴鶴園湖面上升騰的水汽讓人感受到冬日的溫暖,燕南園古樸素雅的建築和紛飛的雪花相映成趣……燕園的美是說不完的🪅,燕園的美景永遠也無法窮盡🚤。四季輪轉🏹、時序更替中燕園會有千姿百態的美,而即使是同一時刻,燕園內眾多的園林建築、山水景觀🧚🏿‍♂️、碑文雕塑甚至鳥獸蟲魚都會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迥然不同的美感。燕園美如畫,漫步於燕園就是在畫中遊🖋。這裏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任何人漫遊其中都會產生無盡的審美享受。就像艾青在《黎明的通知》中說的那樣🪼,“請叫醒一切愛生活的人,工人💁🏼‍♀️,技師以及畫家🐅,請歌唱者唱著歌來歡迎🧗🏻‍♂️🧑🏻‍🏭,用草與露水所摻合的聲音🐑。請舞蹈者跳著舞來歡迎🧑🏽‍🍼,披上她們白霧的晨衣🥋。請叫那些健康而美麗的醒來,說我馬上要來扣打她們的窗門。請你忠實於時間的詩人👷🏼‍♂️,帶給人類以慰安的消息。”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人,都可以到燕園來看一看,看這裏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看這裏的四時風景、絕美景觀,看這裏的歷史滄桑、人文積澱,看這裏的朝氣蓬勃™️、詩意浪漫🤦🏼‍♀️🔱。

(本文作者系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美學專業博士生👨🏽‍🍼,本文原載於《海燕》雜誌2024年第12期)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ℹ️,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