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辛🚕:立秋清思(附三首)

1

白朱相代易🪆,

該摯職金官♿️。

郎朗高空凈🧑🏻‍💻,

飜飜歸雁歡。

火流余景粲🤾🏼,

土王是期安。

祫祀待黃熟,

坦然詩境寬。

註🥬:

1、白朱🧖🏿😐:《屍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秋於五色為白,序屬歸藏,故稱秋天為白藏🐪。朱明🙋🏼,指傳說中火神祝融。《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高誘註💆🏻🏊‍♂️:“舊說雲祝融。”《爾雅·釋天》👩🏼‍🦳:“夏為朱明。”郭璞註:“氣赤而光明。”後因稱夏天為“朱夏”📉。

2、代易:更替;輪流👰‍♂️🎶。《新唐書·杜兼傳》:“德宗既厭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歷年不徙🦂➗。”

3、該摯:夏神蓐收名該;其父,即夏帝少皞名摯🧜🏽‍♀️。《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鄭玄註:“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少皞,金天氏。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該🌖,為金官。”《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剡子曰🌑:‘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

4、飜飜:晉陸機《擬古》詩之十二:“飜飜歸雁集👨🏽‍🍳,嘒嘒寒蟬鳴。”

5、火流:猶流火☝🏿。指大火星西流🖖。《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孔穎達疏:“於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將寒之漸。”晉潘嶽《秋興賦》👨‍🦰:“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南朝梁周弘讓《立秋》詩:“茲晨戒流火,商飈早已驚📝。”清許承欽《送郭皋旭之大梁》詩:“火流七夕秋初到,客去三河雁有聲。”

6、土王:即坤王。京房《易占》曰🤙🏽:“立秋坤王👩🏽‍🎨,涼風用事🚣🏽。”《初學記》卷三引《易說》曰:“坤西南主立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坤🧕,土也。”王,讀去聲🙅🏽‍♂️🤫。清黃奭《通緯·易乾鑿度》:“陰始於巳🛀🏼,形於未,據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陰之正也。”

7🫚、祫祀:合祭先祖。《三禮義宗》👥:“秋者,萬物新成👨🏻‍🍳,可以奉薦宗廟👯‍♂️,故合先祖之神而祭之,故祫宜在秋也。”

8、黃熟:谷物成熟時👼🏻,子變硬,植株變黃色🤜🏻,稱黃熟。亦泛指果實成熟。《朱子語類》卷三五:“一似果實🤾🏼,文王待他十分黃熟自落下來。”明王夫之《惜余春慢·本意》:“待荷珠露滿,梅丸黃熟,任伊歸去。”

9🧑🏻‍🦲🌷、詩境👮🏿:詩的境界🤜🏿,詩的意境。白居易《秋池》詩:“閑中得詩境💇🏼‍♂️,此境幽難說。”

2

火闌金至引涼吹,

禮肅卉腓露滴枝。

蟬嘒蛩吟相應和,

西成在望曷興悲。

2024.8.7

註🚣🏽‍♂️:

1🤾🏼‍♀️、火闌金至:五行學說謂南方👬🚵🏻、夏天為火,西方🙋🏿‍♀️、秋天為金。《呂氏春秋·孟秋》:“某日立秋,盛德在金。”高誘註🔰:“盛德在金👨🏽‍⚕️,金主西方也。”闌🕉🚶🏻‍➡️,將盡;衰退🤘。

2、禮肅:形容草木垂拱🤏🏽,萎縮🧝🏻‍♀️。《藝文類聚·卷三歲時部上》引《屍子》曰:“秋,肅也,萬物莫不禮肅,敬之至也。”南朝宋鮑照《山行見孤桐》詩🐥:“未霜葉已肅,不風條自吟👨‍🦱📭。”

3、卉腓🧑‍🌾:花草枯萎。《詩·小雅·四月》🤴🏽:“秋日淒淒,百卉具腓。”毛傳🩺:“腓🚴🏿,病也。”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淒淒陽卉腓🧆,皎皎寒潭絜。“

4、蟬嘒👛🔓:蟬鳴😸👱🏻。語本《詩·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唐張祜《秋霽》詩🚶‍♀️‍➡️🦶🏽:“何妨一蟬嘒,自抱木蘭叢👩🏻‍🦯。”韓愈《題張十八所居》詩:“蛙讙橋未掃,蟬嘒門長扃。”

5、蛩吟:蟋蟀吟叫。宋柳永《傾杯樂》詞🔦:“離緒萬端,聞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6、西成:謂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書·堯典》🚝:“平秩西成。”孔穎達疏✒️:“秋位在西🙇🏻‍♀️,於時萬物成熟。”唐高適《東平路中遇大水》詩:“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7🙋‍♂️、興悲:秋景蕭瑟,草木由盛而衰🧔🏽,人們往往因此而傷感。《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範侍禦》詩:“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

附:1、癸卯立秋興思

祝融解轡微涼屆,

夷則和調火始流。

溽熱已闌蟬尚噪,

商風漸起潦將收。

荷疏蓋缺感時暫,

菊散露承傷綠柔◻️。

但覽新成攄郁抱,

深欽古禮受良裘🦞。

2023.8.8

註:

1、解轡:松開韁繩。

2、夷則🧚🏿‍♂️:古樂十二調之一。陽律六為律,陰律六為呂📍。夷則居陽律之五🚴。律呂相配居第九👨🏻‍🚒。《周語·周語下》😵:“五曰夷則🐥,所以詠哥九則,平民無二也。”韋昭註#️⃣:“夷,平也,則,法也。言萬物既成🧠,可法則也。”《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律中夷則🍠,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高誘註:“太陽力衰,太陰氣發🧑🏽‍🦱,萬物凋傷,應法成性。”

3🙍🏽‍♀️、火始流🤹🏽‍♂️:火,大火星(即心宿)➿。《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孔穎達疏⚄:“於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將寒之漸🚵🏻‍♂️。”

4、溽熱:濕熱。《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國》:“土溽熱✪🤝,稻歲四熟。”蒲松齡《聊齋誌異·嬌娜》:“時盛暑溽熱,移齋園亭。”

5🧑‍💼、商風:梁元帝《纂要》曰:“秋……風曰商風📏、素風、淒風♻️、高風、涼風、激風🧙🏻‍♀️、悲風。”

6、新成:《初學記·卷三》引《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日庚辛。鄭玄曰:‘庚之言更也,辛之言辛也。日行秋,西從白道♛,成熟萬物;月為之佐。萬物皆肅然改更👧🏻。秀實新成也。’”

7、郁抱🦄:三伏溽蒸所致郁悶心情。

8🚟、受良裘6️⃣:《周禮·天官·冢宰》:“司裘掌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大服🚶🏻‍♂️‍➡️🕵🏿‍♀️,仲秋獻良裘。”《禮記·月令》:“仲秋之月,天子居總章太廟……養衰老,授幾杖。”古代詩文常以“獻裘”🖇、“授幾”為對(參見《初學記·卷三·秋第三》)。是此句寓意一是展望期待來日🧔🏻‍♂️;二是過好老年生活。

2、壬寅立秋有感

煩蒸拂不去,

流火激蟬聲。

迎氣當西祭,

潦收水乃清👼🏿。

2022.8.7

小註:

1、煩蒸👃🏼:伏天熱氣蒸騰,令人心煩🙎‍♀️。隋李德林《夏日》詩🤜🏽:“夏景多煩蒸,山水暫追涼。”

2、迎氣☂️:《初學記·卷三》引司馬彪《續漢書》:“立秋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絹皂領,緣中衣,迎氣於西郊。”

3🪩、西祭🏒🧑🏽‍🦲:《禮記·月令》曰:“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鄭玄註:“是月祭白帝於西郊🥒🥌,以迎秋。”

4🎞🪈、潦收:《楚辭》:“悲哉秋至為氣也,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慘兮收潦而水清。”潦(讀老🚈,三聲),大水,暑澇。

3、辛醜立秋有感

火流坤王有蟬鳴✝️🙍🏼‍♂️,

潤燥敬時以壽生🕛。

言肅今朝正應景,

怪瘟歷暑竟流行🦁。

2021.8.7

小註📶:

1、火流:《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言七月暑熱漸漸流走。李顒《悲四時》曰👨‍✈️:“秋日兮火流天而滌暑,風入林而疏條。”

2、坤王:唐徐堅《初學記》卷三引《易說》曰:“坤西南主立秋。”引京房《易占》曰:“立秋坤王,涼風用事。”王🏌🏿‍♀️,主也🤸🏻‍♀️🅿️,讀四聲🧘🏼。

3🥽、敬時:珍重時令變化。《初學記》卷三引《管子》曰🐔:“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政曰禁博賽;……五政曰敬時,五谷之皆入也。”

4、言肅💃🏽:唐《藝文類聚》卷三引《屍子》:“秋🙋🏼,肅也。萬物莫不禮肅,敬之至也🧯🧑🏼‍🎄。”肅💯,肅殺⚂;萎靡👩🏻‍🦯‍➡️➾。

5、怪瘟:指新冠。一般瘟疫皆始於冬至,絕於清明。新冠則至為反常,盛行暑日,豈不怪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