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關註和研究所處時代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在其發展的每一階段,都不斷地吸收同時代的社會科學和其他各科學領域存有的一切有價值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是那種需要人們向它膜拜的“終極真理”,它總是從發展著的社會實踐和時代課題中闡發新的理論。

“中國化”和“時代化”的鮮亮底色,使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這裏所說的“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基於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和現實進路兩個方面得出的概念,是對當今世界馬克思主義時代主題的嶄新的理論概括。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報告對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作出新的闡釋,在“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政治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的觀點,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思想性、理論性、政治性和科學性的緊密結合。

一、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自覺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並對這一科學理論的內涵作出深入的探索。事實上,早在黨成立之前,毛澤東就曾提出“吾人如果要在現今的世界稍為盡一點力,當然脫不開‘中國’這個地盤。關於這地盤內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實地的調查及研究”。立足中國“這地盤內的情形”的“研究”,成為中國共產黨理論自覺的基本立場。1923年,黨成立後不久,瞿秋白就以其在俄國親歷的對新經濟政策的觀察,結合黨面對的中國革命的實際,深有感觸地提出“各國各有其特殊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的觀點,認為各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社會主義只能建築在現存的實有的基礎上”,形成“種種‘社會主義生產’之不同形式”。

中國共產黨追求的就是這種以中國現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即如毛澤東提出的“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的馬克思主義。正是毛澤東奠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石,堅定地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我們黨才牢牢地把握住了中國革命的歷史主動,鑄就了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政治優勢。

1938年,毛澤東就揭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並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的深刻道理。1943年,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民族形式”問題作出闡釋,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中國共產黨人“要使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革命科學更進一步地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要同中國實踐和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的思想,突出地提升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要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主動性,也初步地體現出在把握時代變化中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主動和理論自覺。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上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鄧小平理論寫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的“序言”,確定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續寫了世紀之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的精彩篇章。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之際江澤民提出的“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既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的觀點,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胡錦濤提出的“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的觀點,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對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自覺的集中體現。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新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化”和“時代化”的鮮亮底色,使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這裏所說的“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基於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和現實進路兩個方面得出的概念,是對當今世界馬克思主義時代主題嶄新的理論概括。

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自覺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青年馬克思追求的就是哲學能成為“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希冀的就是科學理論“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並相互作用”,能夠“變成文化的活的靈魂”。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質的必然賡續,也是中國共產黨秉持的歷史主動和理論自覺的必然取向。2018年4月,正值《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在闡釋《共產黨宣言》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把《共產黨宣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運用到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去,不斷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譜寫這一“新篇章”,就要密切結合時代發展的新特征,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彰顯馬克思主義時代性的理論特征,深刻弘揚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關註和研究所處時代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在其發展的每一階段,都不斷地吸收同時代的社會科學和其他各科學領域存有的一切有價值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是那種需要人們向它膜拜的“終極真理”,它總是從發展著的社會實踐和時代課題中闡發新的理論。百年奮進、砥礪前行,在回顧黨的百年思想歷程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成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發展的科學精神和思想方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也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發展的新的形態。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指出的,十年來,“我們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文化自信問題時強調:“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進程,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相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原則和方法,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2016年5月,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必然過程,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化自信思想源泉的必然路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與思想文化的“轉化”和“發展”深刻地聯系在一起的。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激活中華優秀文化的生命活力、強化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的基本遵循,也是在思想文化中融入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真諦所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能夠增強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奮進中積澱起來的文化精粹,蘊含著中華民族世代奮進所聚合的文化力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智慧,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形態相結合,必將增強科學理論的生命力、感召力和親和力。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和發展脈絡,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氣質、文化品格和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通過激發“修身”“齊家”“平天下”古訓的時代意蘊,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從而“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四、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到《共產黨宣言》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時曾指出:“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註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中國共產黨勇於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創新成果。這些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這一新的飛躍,是以新的歷史方位的變化為根本依據的。黨的十九大把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概括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這些特征,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現實依據。

這一新的飛躍,是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回答新的時代課題而凝聚的科學理論為根本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面對的時代課題發生了重要變化,演進為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對這些重大時代課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這一新的飛躍,集中體現在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的理論概括上。這些理論概括包含著對三大時代課題的深刻回答。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時代課題的回答中,凸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思想,進一步明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對於凝聚人心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進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大時代課題的闡釋中,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更加鮮亮的中國特色,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作出深入闡釋。在對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時代課題的回答中,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在此基礎上,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並提出了“六個堅持”,即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必將在中華大地上展現出新的蓬勃生機。

作者顧海良 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講席教授

原文鏈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