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信息來源: 光華管理學院
編輯:山石 |編者按:本文用經濟學中的“供需彈性”,來分析原油現貨市場價格的變化及其動態規律,尤其是介紹了經濟學家對於原油供需價格彈性的計量估計及其含義。原油期貨的交易者們,需要了解“對於供需決定的現貨原油價格”的動態變化。
負37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牽動全球市場的神經。負值,這可以相當於“白送+包郵”了。與此同時,現貨價格也從此前的40美元/桶跌至每桶略高於8美元,創歷史新低,實屬罕見。如何客觀看待油價跳水?我們至少應該了解這幾點:
1.從經濟學角度,油價跳水背後的原因在於油價缺乏“價格彈性”,意味著石油需求或供給,一個很小的變動,足以造成市場價格駭人的數倍變化,按照各類經濟學文獻研究,大概是5倍的變化。
2.學習了“價格彈性”,不僅可以理解此番油價的震蕩,還能搞明白歷史上“蒜你狠”“姜你軍”“豬飛天”的真實原因,以後不要輕易被“貨幣超發”等說法蒙蔽雙眼。
3.油價暴跌對於中國的影響,不能以中國是石油大宗進口國,就認為“油價跳崖於我有利”,這過於簡單化了。
和蔥姜蒜一樣,石油價格也缺乏彈性
為何油價會跌這麽多?先說原理和結論:理解油價波動的規律,核心在需求和供給的價格彈性。因為石油供需的價格彈性只有0.1,這個值在經濟學家看來是“缺乏彈性的”。供需的變化對油價均衡價格的影響為5,也就是說供需端假如減少了1%,在現貨價格上的反應就是暴跌5%。因為抗擊疫情經濟暫時“半拉子”停擺,供需端的變化,直接引起“油價數倍下跌”,這也是石油市場自然本性的反應。
下面具體分析。人們在理解供需對價格產生影響時,大都知道一個樸素的原理:價格下降,大家就多買點,價格上升,大家就少買點,從而再反過來影響市場價格。但許多人不太了解,還有一個影響幅度的問題,在經濟學上就稱它為“彈性以及其應用”。我們既要知道供需的力量,也需要了解它們影響的程度,即兩條曲線的斜率。
需求價格彈性,衡量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需求的價格彈性,可以理解為如果油價減少了10%,其他條件不變,消費者對油的需求量會增加,增加百分之幾呢?若增加1%,那麽我們就說石油的需求價格彈性是0.1(用1%除以10%)。
同樣,石油供給的價格彈性是對石油生產者而言,說的是如果油價上升10%,生產者樂意擴大提高多少產量,假若樂意提高1%,那麽我們說石油供給的價格彈性是0.1。
全球石油需求的價格彈性和供給的價格彈性,是理解石油市場最核心的兩個信息。用數據與經濟學供需理論結合在一起,借助各種統計和計量工具,大量學者做了數十篇論文來評估兩者的彈性。
根據最近二十年來,數十篇各色論文的估計,平均來看,全球石油供給的價格彈性是0.1,全球石油需求的價格彈性也是0.1。這是就短期而言,比如三個月半年或一年。這個量級的彈性水平,經濟學家往往稱之為“缺乏彈性”。比如對供給者而言,價格變化10%,你才樂意(能)調整1%產量。石油需求者,亦然,也同樣缺乏彈性。
為什麽會缺乏彈性?這是由於產品特點決定的。短期內,油井的數量是相對固定的,生產能力也就相對固定。就跟我們吃的蔥姜蒜、豬肉一樣,它們的供給也是缺乏彈性。它有生長周期,長期可以調整,但是短期內調整的可能性比較小。
當然,需要強調,這種彈性也要取決於所考慮的時間長短,在大多數市場上,供給在長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富有彈性。一般而言,工業製造品供給彈性比較大,價格漲一點,生產能力容易調整的,價格彈性比較大。
需求端若降幅為1,反映到油價上則為5倍的震蕩
簡單的代數推演,石油市場的均衡價格受需求沖擊的影響,其變動等於需求價格彈性與供給價格彈性之和的倒數,即5。【1除以(0.1+0.1),石油供需價格彈性的絕對值均為0.1】。
因為疫情影響,強製的社會隔離措施導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了,比如下降10%,均衡油價會下降多少呢?10%乘上5,價格要下降50%。以此類推,若石油需求減少20%,均衡價格將下降100%。
目前原油價格從40美元/桶降至8美元/桶,降幅為80%,可以粗略倒推,需求端下降了16%左右。
油價缺乏彈性,意味著石油需求或供給,一個很小的變動,足以造成市場價格駭人的數倍變化。
2008年石油價格短期陡然升到140美元,不過是當時石油需求的突然增加,帶來的短期波動。記得頗有一些人,對石油市場供給需求缺乏彈性認識不足,竟然大談華爾街的操縱價格陰謀論了一把。所以,多學習一些經濟學原理,是必要的。薩繆爾森曾自負地說,只要允許我給各國寫經濟學原理教科書,我不在乎誰在為那個國家立法執政。
就如我上文提到的,很多農產品比如糧食、大蒜、姜,大多具有與石油市場相同之特性。短期內,供給與需求皆缺乏價格彈性。因此,產量的微小變動,適足造成市價幾倍的變動。前些年,大家所說的“蒜你狠”“姜你軍”也是如此,記得某自稱市場主義的經濟學名家寫文章將大蒜姜的價格波動,聯系到貨幣超發,也是一言難盡。
未來石油價格走勢又當如何?疫情受控後,社交隔離措施取消,經濟活動稍有復蘇,石油市場上述的價格彈性的特點,會使我們看到石油價格會迅速大幅反彈。當然,未來石油市場價格波動,取決於抗疫進程和經濟活動水平的恢復,近期將在低位徘徊波動。中遠期,隨著經濟活動回復,石油需求回復,價格將回到石油的長期成本水平,比如40美元/桶。
油價暴跌對中國完全是好事嗎?未必!
根據2016年美聯儲一篇論文的說法,石油價格的突然下降,無論其來自石油需求疲軟還是來自石油供給的沖擊,發展中國家好像比較倒黴,GDP為代表的經濟活動會減少。即油價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變差。油價跌,發達國家經濟變好,至少如果油價跌是來自石油供給沖擊。不過究竟為何這樣,該文章只是從數據發現此現象,並未給出所以然。
石油當前價格如此之低,產油國雪上加霜,這是顯見的。長期動態影響則復雜的多。因為石油生產者陷入虧損,並無能力投資於石油挖掘的長期能力建設,甚至被迫破壞性地關閉油井,因此當全球經濟重回軌道,石油生產能力可能出現不足,石油價格非正常的竄高,傷害經濟復蘇,也是可預見的事情。
美國的頁巖氣產業受重創,債務纏身,不得不破產重組。美國的挽救方案,會盡量減少產量,保持潛力,一旦需求回復,重新投入頁巖油的生產供給。美國需要“保市場主體”,借用我們中央政治局“六保”中的一保,描述美國之選擇。
誠如美聯儲關於石油的論文,作者發現,油價的走低,對新興市場國家從歷史經驗看,會傷害其經濟。作者未言明傷害機製。我倒表示贊同其結論。大約原因在於,新興市場國家,產業調整彈性和管理水平,會在巨大的石油價格下跌情形下,造成沖擊,而吸收這種沖擊的能力不足。
有報道顯示,我國的幾家石油公司面對低油價,陷入困境。幾個月前40美元進口一桶的石油,現在只值10美元甚至更低,那當然是虧本的買賣。低油價使得消費者或下遊產業短期內略受益,但會使供給者或上遊受損,從而影響整個經濟運行,總體的收益與受損,並不平衡。所以,如果只是看到油價暴跌,為消費端帶來那一點利好,未免短視和以偏概全了。
那人們會說,“三桶油”應該借此機會大幅度進口原油啊。在價格便宜的時候,多進口一些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大幅”究竟能有多大,又是新的問題。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有話題專門討論“原油大量的儲存,在實際的操作中,它既困難又不經濟”。簡單地說,一方面儲備原油能力不是說建就能建,並且在儲存上需要避免損耗,稍有不慎就可能是重大存儲事故。此外,“三桶油”本身也有石油開采的上遊環節,它的開采成本基本是固定的,下遊價格下挫,上遊自然會承壓。
與此同時,當某些環節的企業因為低油價受損,會傳染到其他行業甚至銀行體系。石油行業關系國計民生,與之相關的其他產業太多了。中國的情況,不能以中國是石油大宗進口國,就認為石油市場價格跳崖,於我有利。這過於簡單化和樂觀了。
在我看來,市場經濟,因為供需的力量,無論往哪個方向調整,都不能簡單說是好還是不好。比如,未來10年,如果油價平穩上漲或平穩下降,也許最後的總幅度較大,但企業是一點一點、逐漸適應的。
反之,市場價格的突然激烈變化,無論往哪個方向的激烈變化,暴漲或暴跌都是不好的。因為環環相扣的各經濟組成部分,在激烈變化面前,沒有辦法做及時、合理的調整。
物理學家曾說,自然界害怕真空。我要說,市場經濟害怕劇變。想想,房價短時期內,無論狂漲還是狂跌,都是糟糕的事情。匯率,石油價格等等,皆然。
陳玉宇,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並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獎。他致力於經濟發展和生產率、人力資本和增長、健康和汙染、行為經濟學與勞動市場、收入分配、地區差異等領域的研究。他的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等國際學術雜誌。曾獲得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厲以寧研究獎、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教學獎,多次獲得光華管理學院教學優秀獎。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