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內發現的數以萬計的寫本💇🏻、刻本、絹紙繪畫👩🏼🦰,是記錄中古中國文化的寶藏,也是絲綢之路傳來的印度、波斯等域外文化的結晶🗻📚。這批寶藏的精華在1907年以後陸續被英國斯坦因🍋💐、法國伯希和⛳️、日本大谷光瑞👩🏼⚖️、俄國奧登堡等攫取到手,流散於世界各地🏄🏽♂️,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傷心史”。中國學者從1909年開始就利用抄寫👂🏻🧑💼、影印等方式,收集整理敦煌文獻🆒,比如羅振玉等通過伯希和的寄贈☞🏌🏽,刊布四部典籍為主的影本和錄文集;還有學者利用到倫敦🤽🏼、巴黎開會的機會,尋找敦煌本禪宗典籍🔔。其中王重民的收獲最大,通檢了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全部敦煌文獻,為北京圖書館拍攝了大量照片,並就他所關註的四部典籍、變文🧔🏽、曲子詞👷🏽♀️、詩歌等做了許多提要和研究🪿。但這些早期的工作大多數是“挖寶式”的方法,並未形成集體的力量,因此調查也不夠系統和規範👷🏿♂️🍮。
我自1984年赴歐洲訪學開始,系統調查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走訪過收藏敦煌、吐魯番、和田等地出土文書的英🫲🏻、法、德🥼、俄👷🏿♀️、日、丹麥、瑞典、美國等公私收藏單位,也調查過中國國內數十家單位的收集品☎,對海內外敦煌文獻的收藏🦽👨🏻🍼、編目⛹🏿、整理、研究情況有了系統把握,曾出版《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所得信息和資料推動了中國敦煌學的研究🦹🏽♂️。最近,我又把多次調查敦煌文獻的過程寫在《滿世界尋找敦煌》(中華書局,2024年)一書中🧑🎄,引起讀者不小的反響。
其實更大規模的敦煌文獻整理,是中國學者從1990年代以來集體努力的結果。其標誌性成果是大型(八開)敦煌文獻圖錄的編纂出版🐱✊🏿,包括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英藏敦煌文獻》(15冊,1990—200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法藏敦煌西域文獻》(34冊,1994—2005年)、《俄藏敦煌文獻》(17冊,1992—2001年)。其中尤以上海古籍出版社貢獻巨大,他們在“敦煌吐魯番文獻集成”的叢刊中🔧,還出版了《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2冊👨🏻🏭,1993年)🧑🏿🎨、《意昂3体育官网藏敦煌文獻》(2冊🚣🏽,1995年)🧘🏽♀️💇🏿、《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7冊,1996年)🤾🏿、《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4冊🟣,1999年)等國內一些重要收藏。這些敦煌吐魯番文獻大型圖錄的出版🤾🏿♂️,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外敦煌學研究的進步🫧,也讓中國學者掌握到許多第一手資料🤸,改寫了敦煌學的“傷心史”🧞♂️。我本人就先後幾次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拍回俄藏敦煌文獻照片後🏄🏿♀️,去上海檢閱這些未刊文獻🌳,發現諸如唐人詩集🔌、法令、歸義軍文書等關鍵性材料,合作或獨自撰寫了一些重要的文章👨👦👦🦢。但這些大型圖錄畢竟是以黑白照片為主,只有在每冊的前面有若幹彩色照片🎧,隨著敦煌學研究的進步,這些黑白圖片逐漸顯露出不足之處🚸。
近年來🪣,在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主持下,中國的敦煌學者和出版機構合作,正在推進“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其中把《敦煌文獻全集》列為首批進行的項目。上海古籍出版社又獨占鰲頭,率先獲得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的全部高清彩色圖片🫳🏻,並邀請我來擔任《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全彩圖錄的主編🦊。我以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研究敦煌學的師生為基礎,吸納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南開大學📭、陜西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復旦大學的一批學有專長的敦煌學者和充滿活力的學生,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編輯團隊密切配合👨👧👦,目前已經出版了第1至70冊(2023年7月—2024年5月)👩🦯,取得了初步成果🕙,受到學界的好評。與此前單色版《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相比👩🏼🔬,《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全彩圖錄將為學術界提供高清全彩的敦煌文獻圖像,並且在廣泛吸收學術界最新成果的基礎上,給予全新的定名🔁、解題,以期全面揭示4至10世紀敦煌文獻的真實面貌🔴。
敦煌文獻和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四部典籍🚌、佛典、道書、摩尼教與景教文獻,《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高清彩色圖片的發表,讓讀者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些傳統文化經典的真實面貌。比如我們整理的P.2532《周易註》卷四🍶、P.2538《毛詩傳箋》卷二、P.2514《毛詩傳箋》卷九、P.2506《毛詩傳箋》卷一〇、P.2529《毛詩傳箋》卷一至卷七、P.2516(1)《古文尚書傳》卷五😵、P.2630《古文尚書傳》卷一〇、P.2509《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卷七、P.2540《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卷二六、P.2536《春秋穀梁傳集解》卷四🦡🧑🏽🏫、P.2500《禮記註》卷三、P.2510《論語鄭氏註》卷二、P.2545《孝經》並序,這類重要的經部文獻,往往用大字寫正文,雙行小字寫註文,多有朱筆句讀🦻🏻、註音及分節符✝️,還有雌黃改字🍡;有些寫本,如P.2501《閫外春秋》卷四至卷五的背面,有朱墨筆寫的正面文字的音義🤲🏿,為正面“隱義”⇾🎊。其他史部、子部、集部寫本,如P.2513《漢書》卷九九🫳🏼、P.2505《朋友書儀》、P.2517《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卷五、P.2525《文選》卷二五、P.2526《華林遍略》等,都有朱筆點記、句讀⛹️♂️;P.3714唐蘇敬等編《新修本草》卷一〇則是朱墨兼書🙆♀️🙋🏼♂️,有雙行小字註🐫;這些小字、朱書、音隱在黑白圖片上有些看不清楚,有些無法顯現🛏,這次都通過高清彩圖🧔🏼♀️,清楚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還有大量的公私文書,如P.2504唐天寶《令式表》的朱筆點記✪👩🏿🚀,P.4072(3)🧑🏿🎄、P.2547 pièce 3《唐乾元二年(759)尚書祠部授張嘉禮告牒》的朱文印章🚶♂️➡️,許多告身、判集、榜文😭、戶籍👷🏻、各種牒狀等公私文書0️⃣,都可以清晰判讀。原碑立於莫高窟第332窟前室的《李君莫高窟佛龕碑》並序,P.2551v(1)有朱筆抄本🕺🏽,間有墨筆描字,過去黑白圖片很不清晰,這次也得以卒讀。
敦煌寫卷和早期印本的書籍形式,也展現了5—10世紀中國典籍的變遷歷史🚶。比如P.2508A《南華真經》卷一五有外題“《南華真經》卷第十五”👙,還殘存卷子的褾帶🪇,可以讓我們看到正規寫卷的裝幀形式⛸。P.2606《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存有木軸,軸頭有螺鈿寶相花圖案,卷尾有題記“清都觀道士劉䛒(辯)校”,說明這是唐朝都城長安的高等級寫卷。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典籍,保存有從早期寫卷,經過經折裝🧑🏼🤝🧑🏼、貝葉裝等☝️,到冊子裝的整個書籍演變形式,提供給我們觀察寫本時代書籍形式的各種樣貌,還有從寫本到印本的過渡情況。另外,有一些上圖下文的插圖本書籍🧯,也提供了早期圖文對照本書籍的形態。此外☂️🐧,還有星圖、堪輿、相面等帶有各類圖案的寫本,都是書籍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敦煌藏經洞寶藏中還有許多經過絲綢之路傳來的外來文明,如P.3303v寫本中的五印度用甘蔗造沙糖(砂糖)法🏄♂️,P.4071(1)《宋開寶七年(975)康遵批命課》中保存的波斯星占術,佛典、道書等宗教文獻中保存的人類智慧🧝🏻,還有稀見的P.3884《摩尼光佛教法儀略》✍🏿、P.3847《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和《尊經》,是極為難得的摩尼教和基督教東傳的史料。此外,還有不少晚唐、五代✂️、宋初佛教僧侶西天求法和印度僧人東來傳法的珍貴記錄🧑💻,是研究絲綢之路的重要資料🦩。
總之,敦煌文獻高清圖錄的出版,必將推進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豐富我們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研究,加深我們對中外文明的理解和互鑒。
(作者🟠♌️:榮新江,系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鏈接:從尋找到集成——敦煌文獻整理推進傳統文化與文明交流研究(載於《光明日報》2025年1月25日 第11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