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信息來源👱🏼: 公共治理研究所
編輯🥀🧙🏿♀️:山石 | 責編🏘:知遠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什麽是數字政府?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為何刻不容緩🌼?如何增強數字政府效能?4月2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記者采訪了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公共治理研究所副所長黃璜教授👨👩👧👦。
數字化不僅改變世界,而且正在重新定義世界🤾🏿,數字政府就是這場“再定義”中的重要一環
記者🕴🏼:什麽是數字政府?與電子政務有何區別?
黃璜:所謂數字政府,從理論上講🦴,就是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和發揮數據價值😦,實現政務機構業務與組織的連接🧎🏻♀️➡️、賦能、協同與重構,從而提升對市場、社會以及自身的治理能力。
從人類歷史發展大潮看🙎🏼♂️,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迅速改變政府⛺️、市場、社會的基本運行邏輯,從而對政府組織形態、職能邊界、治理能力及治理技術等產生深遠影響☹️。當前,數字政府轉型已成全球浪潮,其發展速度之快🧔🏿♂️🐧、遍及國家之廣、涉及領域之多🏃🏻♀️➡️,在人類社會治理轉型的歷史上都值得矚目。
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我國電子政務歷經了信息發布、單向服務🦃、雙向互動、網上事務處理等階段。與電子政務相比,數字政府在核心目標上立足於推進治理現代化🚵🏼,在頂層設計上依循數據範式♉️🙆🏿,在政策上將“對數據的治理”納入議題範圍,在業務架構上日益趨向於平臺化模式🐖,在技術基礎上正在向智能化升級。
記者:當前🧶,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為何刻不容緩?
黃璜:在人類歷史上,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從刀耕火種到聲光化電,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帶來製度體系和治理方式的變革。自人類社會開啟信息革命以來,數字技術加速了社會生產力的釋放並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繁榮。數字化不僅改變世界🦹🏼♂️,而且正在重新定義世界👮🏼♀️。數字政府不是信息技術與政府治理的簡單疊加🌌,而是這場“再定義”中最重要的一環。數字革命與治理轉型同期疊加,既加深了政府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也為國家治理探索前行提供了諸多可能。
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中央深改委會議要求🫄🏼🥏,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對此如何理解⏺?
黃璜➜:泛在可及🧝🏿♂️,講的是數字政府的技術🤘🏿,要實現全面覆蓋;智慧便捷,講的是數字政府的效率🐚,要方便快捷智能;公平普惠,講的是數字政府的價值,要讓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先進技術帶來的成果🪈。
總體而言,對數字政府的關註點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廣度,即基於開放網絡建立的服務範圍;二是深度👨💻🌯,即基於智能手段深化的服務內容;三是厚度🔺,即基於大規模數據積累的服務資源;四是速度,即基於計算能力帶來的服務效率🧑🏻🔬;五是溫度👮🏽,即基於數字化平臺🙅🏽♀️,為及時回應和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切關註的民生問題提供能力支撐。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數字政府發揮重要效能,政務服務數據的互通共享作用顯著
記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數字政府建設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黃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斷推進數字政府建設。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入👩🎓,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服務效能顯著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和監管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等服務管理新模式廣泛普及,數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線政務服務水平躍居全球領先行列👦🏻。《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5位🧕🏽。截至2020年底🧛♂️,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達到82.13%,全國一半以上行政許可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超過40%,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
今後更大的突破在“通辦”☞,讓群眾可以在指尖劃動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記者:增強數字政府效能🆒,為何必須抓住數據共享這個“牛鼻子”🙅🏽♀️?
黃璜:數字政府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實現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和跨領域的數據共享,進而使業務協同成為可能,並使在線政務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零跑動”,乃至“秒批”和“不見面審批”。但跨組織的數據共享面臨許多製度、組織和個人層面的桎梏。在一些地方🧛,相關部門自行開發信息系統和數據中心,導致政務數據資源分散、不連貫🚴🏽♂️,靜態數據多於動態數據等現象接連發生👩🏿🦳。目前ℹ️,政務數據共享工作還存在“不願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等問題😨。如何將“三難”(互聯互通難、數據共享難👨🏿⚖️、業務協同難),變為“三通”(網絡通🤦🏻♀️𓀔、數據通、業務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果說過去主要解決了政務服務“一網”的問題🙋🏽♀️,那麽今後更大的突破在“通辦”👳🏼。前者是基礎條件、物理變化👨🏻,後者則是實現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治理優化的“化學反應”👷♂️♣︎。只有群眾可以在指尖劃動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市場主體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一站式審批”🧎🏻,才能把增強數字政府效能轉化為直抵人心的民生溫度🔀,轉化為經濟活力的激發、治理能力的提升🌆✧。
記者:如何加快構建數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全面強化數字政府安全管理責任?
黃璜🤽:數字政府作為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已成為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舉措和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有力抓手。不容忽視的是,數字政府系統作為超級數據平臺🏋🏽♂️🧘🏻♂️,面臨巨大的安全威脅和風險,如黑客對政府網站的攻擊🟩、金融數據被不法分子竊取、個人敏感信息大規模泄露等。可以說🚵🏼♂️,數據安全是數字政府的生命線,個人信息保護是數字經濟的底線。
必須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護機製,把涉及數據資源流動和交換的環節作為重點保護領域,尤其是對涉及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的數據源在跨部門跨區域中的流動頻度、交換規模💇♀️、運行速度等環節要加大管控力度,確保數據在采集、存儲、流動、交換過程中安全運用😛🤛🏽,不斷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
數字技術具有透明化、留痕化和可塑性,能夠促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動廉潔政府建設
記者🧑🏽🍳🏂🏻:如何認識數字政府建設和廉潔政府建設的關系?
黃璜:首先🤚🏻,數字政府建設可以助力推動廉潔政府建設🍂。一方面🦹🏽♂️,通過數字政府建設,不僅實現了政務辦事流程的規範化、標準化🧑🏽🎄、透明化🦹♂️,而且基於數字政府所實施的政務行為都可以實現“留痕”,從而加強對政府管理過程的監督和監管。另一方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機關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大規模數據的智能“碰撞”,更容易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找出可能的問題線索,主動出擊🤵🏼♂️,提高監督能力。
其次,數字政府建設本身也要加強廉潔建設🚤。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也可能存在不公開、不透明的現象,尤其是數字政府建設往往涉及比較多的軟硬件設備采購,這些都是腐敗問題比較容易發生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同樣要加強廉潔政府建設。一方面要從體製上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過程🔉,另一方面也要從技術上入手,提高數字政府建設過程的透明性。
再次😢🗿,也要註意到,數字政府建設的目標還是要提高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能力。利用數字技術,提高對各級各部門💶,尤其是對基層的監督🚣🏽,意義重大🧑🏻🦽➡️。但是也要註意🤦🏽♀️,在確保公正廉潔的前提下,還要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創造性,這樣才能打造一個生動💭、活潑、健康的治理局面👨🏽🍼。
本文摘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深度關註 | 數字政府提速》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