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來斌🐙:把握穩中求進的方法論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體現了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智慧。《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原因的角度進行了深刻總結🧹,強調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重要歷史作用。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從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高度自覺把握穩中求進的原則要求,對於堅決貫徹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科學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堅持分析經濟發展形勢的問題導向

“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對於“問題”👩‍✈️,毛澤東同誌站在唯物辯證法的高度深刻指出:“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裏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裏就有問題。”對於一個引領方向、把握大局的執政黨來說👰,能否及時發現並正確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那些事關全局的關鍵問題🧺,是體現其理論思維水平和治國理政能力的重要標誌🐒🥟。百年黨史表明🔵,我們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反復強調問題導向🌦,將問題當作靶子,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就是為了解決經濟領域現實問題、打開經濟工作局面提出來的🖕。

2013年11月,根據當時全面深化改革的艱巨任務和現實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廣,重大改革舉措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慎之又慎。在越來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漩渦可能越來越多。現階段推進改革💍,必須識得水性、把握大局、穩中求進👷🏿‍♀️。”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問題導向和現實針對性🧔🏼‍♂️。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挑戰空前上升。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增多、壓力增大。從國際看,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從國內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需求結構和生產函數發生重大變化🎿,生產體系內部循環不暢和供求脫節現象顯現,結構轉換復雜性上升🥑,發展質量問題突出,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黨中央對這些問題都給予了高度關註𓀀,並出臺了有效解決措施👩🏿‍🏭。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面臨的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包括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等問題🙌🏼,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這一重要要求,深刻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

掌握“穩”與“進”的辯證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始終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由於每年面臨的具體形勢和任務有所不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具體要求和側重點也會有所變化🟩。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確保增長、就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這一重要論述具有統領性🚵🏼‍♂️🪵、前瞻性。就當前而言,“穩”的重點就是穩宏觀經濟♣️、穩民生保障♿、穩經濟增長、穩社會大局,而“進”的關鍵就是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必須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關系🤽🏻‍♀️,推動兩者良性互動。對此💏,可以從以下角度認識和把握🤥。一是從前提和目的的辯證關系角度看。一方面,“穩”是基礎和前提,不穩難有進🤸🏽。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進”就失去了基礎和支撐,就可能是盲目冒進,難免會摔跟頭。另一方面🤣,“進”是方向和目的👨‍👨‍👧‍👦,有進才有穩🧑‍🌾。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進”📧👨🏿‍🔬,長期的“穩”就無法實現。離開了“進”而片面求“穩”,就會因為不思進取而失去穩定。二是從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角度看🧑🏽‍🏫。馬克思主義關於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的原理表明,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對待經濟工作👩🏿‍🚒,我們應自覺運用運動與靜止的辯證法則◻️🪝,既要註重經濟社會運行的前進性,也要註重經濟社會運行的穩定性,力求穩中求進。

“穩”與“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個中道理就如同騎自行車時的平穩與行進原理🚶🏻‍➡️。只有保持相對平穩,自行車才能順利行進;而實現順利行進👨🏽‍🏭,反過來又有助於保持動態平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穩’和‘進’要相互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才能為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創造良好預期⭕️。”總之🥦,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抓發展🐭🛀🏻、抓穩定兩手都要硬。當前,貫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認識和把握“穩”與“進”的辯證法🐆,突出穩定的當先地位,以穩求進,以進固穩👩‍🏭💼,在實現更周全的“穩”與更高質量的“進”的良性互動中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握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的“時度效”

恩格斯指出💅🏼:“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這說明,在社會歷史活動中🤴🏿,人在現實條件面前並非無可作為,而是可以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及時轉化不利條件。做到這一點,就要善於把握時機✏️。事物具有質、量、度三個方面的規定性,而“度”作為保持事物質的數量界限👇🏻,體現了質與量的對立統一🏫🍙。在實際工作的方法論上,把握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堅持事物本質的前提下實現發展,並在豐富發展中使事物的本質得到更好堅持。時機把握是否得當、適度原則運用如何🧔🏽‍♀️,會體現出不同的效果🎱,而檢驗效果的根本標準無疑就是實踐💦。

從哲學層面講,穩中求進是質量互變過程中的量變形態🕴,是經濟社會發展在量變範圍以內的現實表現,也是度的範圍以內的發展變化👩‍🦱。就現實而言,穩中求進要盡量避免政策調整上的大開大合、經濟發展上的大起大落🙋🏽,要著力追求平穩的經濟發展、良好的社會成效。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搞好頂層設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久久為功。戰術上要抓落實幹實事📴,註重實效,步步為營,一仗接著一仗打🥑。”這就從戰略戰術的角度講明了如何做到穩中求進🌭。同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強力維穩🧑🏿‍🏫、機械求穩,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為,恰到好處🧘‍♂️,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這就從時、度、效的哲學高度闡明了把握穩中求進的重要方法🖖🏻。

做好當前的經濟工作🙍🏼,我們必須因勢而謀👯、應勢而動𓀖、順勢而為👰🏽‍♂️,才能保證大局穩定,才能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取得好的實踐效果。這裏的“因勢”“應勢”“順勢”,體現的是對客觀規律性的尊重;“而謀”“而動”“而為”🫐,強調的是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簡言之,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保持謹慎從事、謀定後動。“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積極進取的方針,不是消極怠慢的方法🛴,它要摒棄和避免盲目冒進和不思進取兩種錯誤傾向,要求和強調保持戰略定力和工作耐心,“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實現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保持整體謀劃和重點把握的有機統一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十分復雜的形勢,要求我們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善於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既要註重整體謀劃,又要做好重點把握🥉。

系統觀點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註重整體謀劃🪙,必須堅持系統觀點,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處理問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相互關聯的復雜系統。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應避免孤立的“單打一”,而要打協同的“組合拳”,增強各項政策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註重整體謀劃🗺,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加強經濟政策的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確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覺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堅決執行黨中央作出的戰略決策,確保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做好重點把握👨🏿‍🎨🐓,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牽住“牛鼻子”🦸🆖。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我們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了然於胸🧑🏿‍🎓,同時又要緊緊圍繞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不斷前進。”經濟工作千頭萬緒,抓民生始終是一個重點。保民生就是保穩定,抓民生也是抓發展👨🏻‍🦰。因此👨‍🍳,做好民生工作👩‍❤️‍👨,是穩人心、穩大局的重要基礎,也是擴大國內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同時,內需潛力大是我們的優勢所在,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註重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結合部分發力🧑‍💻。而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保障初級產品供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無疑是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孫來斌👇🏿,系意昂3体育官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原文鏈接:把握穩中求進的方法論 (《光明日報》 2022年5月13日 11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