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華視點丨從三個報告看2023民生新改善

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今年的全國兩會將如何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開局之年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轉化為具體奮鬥目標,切實解決百姓關心的急難愁盼和熱點問題🏄🏽,通過發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

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請審查的計劃報告和草案、預算報告和草案⇒,從多個方面部署民生新舉措,勾勒出民生發展新圖景。

就業: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計劃報告提出🚴🏽‍♂️,實施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組織就業見習和專項培訓🧜🏽‍♂️🪗。深化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組織開展國聘行動等專項服務活動👨🏽‍💻。預算報告提出𓀁,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668億元、增加50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謝資清委員說✂️,2023屆高校畢業生的規模將達到115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建議發動行業協會、社會機構👩‍⚕️、知名企業廣泛參與,線上線下相結合,舉辦更多有特色的行業專場招聘👩‍🏭🐪。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實施重點幫扶,優先推薦崗位。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

收入🙅🏼‍♀️: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計劃報告提出,探索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預算報告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節能產品等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龔六堂委員建議,除了規範發展資本市場外,同時暢通土地🫃、資本等要素的流動,縮小城鄉、地區之間的財產性收入差距🧑🏻‍🍼。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代表建議☸️,在提升傳統消費的同時,圍繞消費升級需求創新消費場景🧳,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要發展農村物流,拓展農村消費市場,充分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醫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醫療領域的舉措重點在於“提質”與“均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計劃報告提出🏂🏼,增加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醫療資源🤷🏿。建強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預算報告提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640元😶,並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89元🪁。

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代表建議👩🏽‍⚖️,鼓勵優質醫療機構通過托管🔍、醫聯體等方式幫扶基層醫院➞。通過大數據技術推進省市縣鄉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全覆蓋⭐️。以技術幫扶🖕🏿🐭、業務指導等方式培養基層醫生,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

疫情防控🤸🏻‍♂️:防重症、保重點人群🟠、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圍繞保健康🤘🏿、防重症,重點做好老年人、兒童、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製🪇。

計劃報告提出🧑🏻‍🦽‍➡️,促進老年人接種率持續提升。推動城市醫療資源下沉農村🏃‍➡️,暢通市縣兩級轉診機製,補齊農村疫情防控短板🌸。預算報告提出,適當延長新冠患者救治經費保障政策,對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的住院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委員表示🍯,接下來要對重點人群加強監測管理、建立完善疫情監測預警系統🔍、監測新冠毒株變異👊🏿,為下一階段疫苗接種工作提供科學支撐🙎。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委員建議,根據各地摸底的高危風險人群基數,盡快完成抗病毒藥物等疫情防控醫療物資的保供準備。要強化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讓重點人群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得到有效治療。

教育:義務教育均衡、職業教育提質⇾、高等教育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

計劃報告提出,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預算報告提出,增加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安排250億元、增加20億元。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資金安排100億元🏄🏻‍♂️、增加30億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安排404億元💂🏼、增加10億元。

華東師範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張文明委員建議👷🏽‍♂️🦻🏼,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充分發揮集團校的作用🐦‍🔥,建立雙向流動補貼製度💂🏼‍♀️,讓城鄉學校師資流動起來🦸。

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張振連代表說,企業裏鉗工、焊工等特殊工種的老師傅每年都有100多人退休🥭,可招聘來的新人留下的不到一半🤲🏻,技能人才“青黃不接”。他建議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更多能工巧匠。

“一老一小”:加強養老服務保障5️⃣🧑🏿‍🎓,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計劃報告提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預算報告提出𓀇🤳,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代表說,要抓住重要窗口期,通過“真金白銀”、暖心貼心的改革舉措,織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他建議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更多向老年人的身邊、床邊🙇🏼‍♀️、周邊延伸。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委員表示📮,除了生育補貼政策🥚,要從增加產假🦸‍♀️、普惠托育、婦女產後就業等多個方面加大社會支持力度,提高年輕人的生育意願🕵🏽。

住房: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計劃報告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發揮住房公積金支持作用,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預算報告提出⛰,支持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委員表示,新市民住房需求主要集中在租賃住房和首套剛需購房兩個方面。建議優化住房金融服務,在人口凈流入大中城市構建保障多層次🫳🏻、產權多元化的住房供給體系,切實解決這一群體的住房難題。

生態環境: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計劃報告提出,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目標設定為降低2%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製化石能源消費🛀🏻。預算報告提出,中央財政大氣汙染防治資金安排330億元🗝,重點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中央財政水汙染防治資金安排257億元、增加20億元。中央財政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安排172億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陳松蹊委員說🧔🏼‍♀️,建議研究實施更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加強土壤汙染源頭防控,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我們將建設好電力雙碳中心,通過新型電力系統♘,催生碳服務♠︎、碳交易😗、碳監測等新業態,助力提升雙碳產業創新能級🤸🏿。”國網天津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趙亮代表說。

鄉村振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國家關於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務必通過細致工作紮實到位。

計劃報告提出,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一批補短板促振興重點項目。預算報告提出,進一步增加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安排1750億元🧑‍🚀、增加100億元,重點向鄉村振興底子差的地區傾斜🏋🏽。

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代表👱🏿🏌🏽,自2003年起帶領村民養殖黑山羊共同脫貧致富,目前飼養總量超過26萬只。2022年🙌🏼,養殖基地建立了“盒馬村”👼🏼,實施產品精細化分層與定製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她建議✬,推動農企對接,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多渠道構建拓寬農產品營銷渠道。

原文鏈接🏊🏿:兩會新華視點丨從三個報告看2023民生新改善(新華網 2023-03-05)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